摘要:一场由微博吐槽引发的餐饮界地震,让西北菜巨头西贝付出了日均损失数百万的代价,也让企业创始人贾国龙与网红罗永浩的争执演变为全国关注的公共议题。
一场由微博吐槽引发的餐饮界地震,让西北菜巨头西贝付出了日均损失数百万的代价,也让企业创始人贾国龙与网红罗永浩的争执演变为全国关注的公共议题。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从新疆休假地赶回北京。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被媒体称为“西贝危机”的舆论风暴:贾国龙强硬回应起诉罗永浩、西贝公布“罗永浩菜单”反被指侵犯隐私权、后厨直播暴露食材问题、日均营业额减少数百万。
风波起源,初代网红罗永浩一句吐槽引发餐饮界地震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上的吐槽迅速点燃了舆论导火线。这位初代网红直言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贾国龙立即采取强硬回应策略,宣称“西贝100%没有预制菜”,并表示要起诉罗永浩。这位西贝创始人甚至坦言自己气得睡不着,凌晨三点下楼吃烤串喝酒抽烟。
西贝随后公布了罗永浩就餐的菜单和包厢信息,上线“罗永浩菜单”,这一做法却被法律专家指出可能侵犯了隐私权和姓名权。
危机升级,从企业回应到舆论反噬
西贝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的举措原本旨在自证清白,却意外暴露了更多问题。媒体和消费者在后厨发现了“无鸡的鸡汤”、一岁的冷冻羊腿、两年的西兰花等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
贾国龙强大的朋友圈资源也帮了倒忙。将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的聊天截图流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经营数据显示了危机的严重程度。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9月10日、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
儿童餐危机,信任坍塌的核心区
西贝近年来凭借儿童餐实现了业绩突破。2019年到2022年,西贝儿童餐营收增长了415%,2024年共卖出超2000万份儿童餐。
这次风波中,儿童餐恰恰成为信任坍塌最严重的区域。西贝在道歉信中宣布将儿童餐牛肉焖饭牛肉酱改为门店现炒,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这反而变相承认了此前儿童餐并非现做。
家长们感到被背叛:“儿童餐的卖点,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刚需。即使价格偏贵,但是消费者也能认可”。
预制菜定义,各执一词的核心争议
争议的一个核心点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理解不同。贾国龙强调“预加工不等于预制菜”,并引用国家规定称西贝没一道菜是预制菜。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指出,西贝的预制餐食比例在85%以上。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规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经营危机,从口碑影响到实质损失
这场争议已经给西贝带来了实质性的经营损失。贾国龙向媒体坦言,自争议爆发以来,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
西贝采用合伙人制度,众多投入数百万的合伙人可能因公司经营危机而遭受损失。更为深远的是,此次风波恰逢西贝计划2026年IPO的关键时期,为其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道歉与整改,试图挽回的声誉
9月15日,西贝通过微博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并承诺进行多项改进。
西贝宣布将调整包括烤羊肉串、椒麻鸡以及儿童餐部分菜品在内的8道菜品的制作工艺,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贾国龙在道歉信中写道“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并表示要“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
监管回应,行业标准即将出台
这场风波已经引起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均表示正关注该事件并开展相关工作。
据报道,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近日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项标准将首次规定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的信息披露要求,可能会对未来餐饮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西贝承诺在10月1日前完成全国门店的整改调整,包括将儿童餐牛肉焖饭改为门店现炒,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然而顾客们用脚投票,西贝六里桥旗舰店客流量下降超七成。公司5%的利润率难以承受预计年化10亿元的营业额损失。
来源:Today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