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工商联:以“四联”为抓手推动小湖杨梅产业振兴共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9 23:34 2

摘要:南平市建阳区工商联积极落实全市“回家乡来、助乡村兴”工作部署,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联动“乡愁”IP资源,引导建阳区小湖镇商会发动乡贤、民营企业与农户,通过技术破局、品牌赋能、产业延伸,推动小湖镇杨梅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高质量转型,构建“企村协同、

南平市建阳区工商联积极落实全市“回家乡来、助乡村兴”工作部署,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联动“乡愁”IP资源,引导建阳区小湖镇商会发动乡贤、民营企业与农户,通过技术破局、品牌赋能、产业延伸,推动小湖镇杨梅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高质量转型,构建“企村协同、互利共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一、联乡贤建载体,破解产业发展痛点。针对小湖杨梅缺乏标准化技术、规模化经营的难题,乡贤企业家张桂明心系家乡发展返乡发力。一是牵头攻坚技术补短板。组织种植户赴全国东魁杨梅发源地——浙江台州黄岩区实地考察,系统学习罗幔杨梅网室栽培技术,选取30亩试点田开展实操教学,帮助种植户快速掌握核心技术,快速补齐技术短板。二是搭建合作平台聚合力。牵头成立南平市湖人杨梅专业合作社,吸引建阳区添宏工贸等企业参与,业务覆盖杨梅种植、农村工艺制品、休闲农业、文旅产业等全链条,为产业一体化发展凝聚合力。

二、联农户强服务,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合作社聚焦农户需求提供全流程支撑。一是种植端降本提质。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方法,统一采购种苗和农资,降低成本并同步提升杨梅产量与品质。二是销售端破解难题。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批发市场,构建“线上 + 线下”立体销售网络,有效解决杨梅“销售难、易滞销”问题。三是产业链延伸增值。开发杨梅酒、杨梅干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度深加工杨梅干销售量超60吨,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带动50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达6600亩,预计今年产量突破2200吨。

三、联流量塑品牌,拓宽产业增收路径。 创新“活动+新媒体传播”品牌推广模式,打响小湖杨梅知名度。一是办特色活动引流量。举办首届小湖杨梅嘉年华,设置采摘体验、产品展销、文创市集等板块,开发古风木扇、“杨梅仔”卡通折扇等文创产品,带动接待游客3万人次,同比增长160%,总销售额突破600万元。二是借新媒体扩影响。邀请国内知名乡村生活博主、“乡愁”IP创始人沈丹拍摄短视频,抖音单条播放量286万次,同步开启“短视频+直播”带货,单场直播观看超10万人次,推动小湖杨梅走向全国市场。

四、联商会聚合力,构建产业长效生态。 以商会为纽带强化协同保障。一是创新合作模式集资源。区工商联广泛引导广大乡贤企业参与“同心一家”民企聚力兴村行动,指导小湖镇商会建立“乡贤+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推动资源向乡村产业集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强化示范引导广参与。依托商会组织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更多乡贤、民企参与“万企兴万村”。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当地超60个就业岗位,采摘加工季村民日薪2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来源:闽商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