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争底层逻辑已变了! 美专家: 中国武器研发已超脱西方体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0 01:03 1

摘要:退役美空军上校塞德里克·莱顿在CNN上点评,说别只盯着那些武器的具体参数,更要看到中国在研发思路上已经跳出西方老套路,形成了自己一套从未来作战需求出发的体系。大家觉得中国军事逻辑确实变了,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自主创新主导。

2025年9月3日北京阅兵式上,中国展示了各种新装备,从隐身无人机到高超音速导弹,让不少西方观察家直呼意外。

退役美空军上校塞德里克·莱顿在CNN上点评,说别只盯着那些武器的具体参数,更要看到中国在研发思路上已经跳出西方老套路,形成了自己一套从未来作战需求出发的体系。大家觉得中国军事逻辑确实变了,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自主创新主导。

过去几十年,中国从海湾战争学到教训,一步步建起全链条军工体系,现在在无人装备和多域融合上走在前头。美国那边虽然理念先进,但装备更新慢,执行起来卡壳。

1991年海湾战争打响,美国领头的多国部队用100小时就把伊拉克军队打趴下,那场面让全球军方都睁大眼睛。

中国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军队装备还停留在老式阶段,看到美军用隐身战机精确打击、巡航导弹远程投弹、防空导弹拦截飞毛腿,顿时意识到差距巨大。

报告显示,中国领导层从那时候起就把军事现代化摆上日程,不光是买武器,更是要从根上学技术。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大力投入预警机、精确制导弹药和数据链系统研发。

举例说,1996年台海危机后,中国启动跨军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到2004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搞出第一代国产数据链,能让坦克、战机和舰艇实时交换情报。

这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中国军工基础弱,得从零起步。2010年前后,中国空军陆续装备歼-10、歼-15这些国产战机,海军添置护卫舰、驱逐舰和航母辽宁舰,陆军更新主战坦克和自行火炮。

同期,无人机起步快,像彩虹系列和翼龙系列很快就出口海外。人工智能也融入进来,帮着优化作战决策。中国从单纯的三军联合,转向全域作战思路,涵盖陆海空天网电。2015年左右,美国提出多域作战概念,但中国早就在实践层面推进。

国防报告指出,中国军费投入稳定增长,2024年达1.7万亿人民币左右,重点砸在科技上,避免依赖进口。海湾战争的冲击,让中国明白,战争不是拼人数,而是拼体系,现在中国军工产业链齐全,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能自给。

2025年9月3日阅兵,中国亮出隐身战斗无人机、协同作战飞机和AI驱动系统,美专家莱顿在国家安全杂志上说,这不光是秀肌肉,更是中国武器研发脱离西方框架的信号。

中国不再走别人老路,而是从未来战争场景倒推设计,整合科研院所、军企和民用科技,形成闭环创新。比方说,中国无人机从大型察打一体到小型蜂群,都能跨域协作,这在美国那边还停在概念阶段。

莱顿强调,中国这种模式跨界融合强,从数据训练到实际部署,全链路打通,不像西方军工巨头纠结于高价长周期项目。

阅兵中,坦克装相控阵雷达,能实时扫描周边;无人艇和潜航器展示水下能力;机器狗这类地面无人系统也亮相。这些装备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全域网络。

专家分析,中国在2014年就开发出DTS-03数据链,用自组织网络技术,性能超美军Link-16。2019年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用中国歼-10C和PL-15导弹,在预警机支持下击落印度战机,那次事件让全球见识中国武器实战效果。

莱顿点评,中国战争逻辑变了,不求单一尖端武器,而是建自主可控体系,主导未来冲突。这点在美国围堵下更显突出,从贸易摩擦到技术封锁,反倒逼中国加速国产化。现在中国工业门类全覆盖,产能占全球三分之一,做装备时短板少,速度快。

2016年美国推出全域作战理念,2018年成熟,搞出JADC2系统,目标是把雷达、卫星、无人机、战机和舰艇数据融进一个网。2022年起,美军演习频繁,像闪电挑战系列,验证多域数据共享。

2023年后,Link-16和MADL等链路整合进JADC2框架。但问题出在装备老化上,美海军74艘阿利·伯克驱逐舰中,超六成是2010年前造的,升级雷达和电子系统工程量大,船厂产能饱和,十年内难完成。

空军F-22、F-15这些也需大修,陆军坦克火炮同样面临瓶颈。专家说,美军理念领先,但末端装备跟不上,尤其是消耗型无人机欠缺。

中国这边叫多域精确作战,类似JADC2,但后发优势明显。2010年驱逐舰才25艘,到2025年超58艘,多是新舰,直接接入数据链。老装备升级也快,一两年搞定。

中国无人机产业链全球最强,从FPV到大型隐身型,应有尽有。水面无人艇、水下无人航器发展迅猛。2024年8月,美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推Replicator计划,想产低成本智能无人机对抗中国,但军工承包商不适应短平快模式,价格高企,项目拖沓。

比方CCA协同无人机,本想成本是有人机的1/10,结果逼近1/2,空军采购意愿低。中国军工则灵活,民军融合深,2025年阅兵展示的无人僚机已服役,形成战斗力,美方YF-44系列还验证中,差距至少3到5年。

中国军备爆发式增长,看似最近十年事,其实根扎得深。从1953年一五计划起,重工业打底,建铁路港口,养科技人才。

1970年代末,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借机引外资,改革开放加速。1986年863计划攻关航天信息激光,1997年973计划强基础科研,2006年重大专项推高铁北斗核电集成电路。

2015年中国制造2025,90%目标已实现;2016年科技创新2030,瞄准AI量子深空。联合国工业分类,中国独占全41大门类,集成电路产能全球近三分之一。这让中国装备国产率高,发展无瓶颈。

对比美国,Replicator2.0虽瞄准反无人机,但政策和技术挑战大,国会监督严,伦理财务问题多。中国则稳扎稳打,从海湾战争到今,军力从跟跑到并跑。

专家莱顿说,这差距会拉大,中国主导权渐显。未来战争,谁控体系谁赢,中国逻辑变了,强调自主全域,值得全球警醒。

来源:文史旺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