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尼采谈到了虚无,我想知道尼采指出虚无的出路在哪里?在您的散文中,我可以感受到,您对于生活有一种节奏的把握,它慢得非常舒服,我想知道面对虚无您是怎么样掌握您的节奏的?
SUMMER
精选问答
问:尼采谈到了虚无,我想知道尼采指出虚无的出路在哪里?在您的散文中,我可以感受到,您对于生活有一种节奏的把握,它慢得非常舒服,我想知道面对虚无您是怎么样掌握您的节奏的?
周国平:虚无和慢节奏属于不同的问题。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有联系,也可以说,当你以虚无或者永恒为背景的时候,你会觉得人世间的匆忙毫无意义,在无限的时空里,你只争朝夕是可笑的。尼采讲的虚无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上帝死了,人类没有信仰了,原来一直用来赋予人生以意义的东西不存在了,这时候突然发现人类是站在一片荒原上,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尼采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我在《尼采与形而上学》中做了详细解说,最基本的是两条。第一条,虚无主义不就是没有信仰了吗,那你就不要冒充有信仰,不要装出还有信仰的样子,你要诚实。你宁可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勇敢地在虚无的荒原上跋涉,你连虚无都能承受,这一点恰恰证明了人的伟大。这叫做积极的虚无主义。你不要因为发现了人生没有意义就垮掉了,或者去找个安慰,这些都是软弱的表现。当然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还要往前走,所以,
第二条就是重估一切价值。虚无主义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前追求意义的方式错了,是虚构了一个本体世界作为意义的源泉,结果却是否定了现实世界,我们的生命也属于这个现实世界。世界本无意义,意义是人创造和解释出来的,现在应该改变方式,立足于生命,站在肯定生命的立场上重新解释世界。尼采早期的酒神精神,后期的权力意志,实际上都是站在肯定生命的立场上对世界做出的新解释。
问:有一天晚上,我和我的上铺同学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谈到深夜。我们谈的是,我认为世界是唯物的,他认为是唯心的,我们都尝试去说服对方,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就想问一下,这个世界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周国平:你们两个谁都说服不了对方,我认为是当然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在理论上是没有办法驳倒对方的。为什么呢?因为世界的本质到底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宇宙完全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还是有一个精神性的本质,比如说有一个上帝,这个问题是超出我们经验范围的,既没有办法证明,也没有办法证伪。
所以,最后就是一个信念的问题,而不是理论上正确与否的问题。不过,我想告诉你,争论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意思,你应该具体地去了解那些重要哲学家的思想,这才有意思,不管他被我们的教科书贴上了唯物主义的标签,还是唯心主义的标签。一个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贡献大小,和他被贴上什么标签无关。我认为,你们热衷于争论这种问题,本身就是受了我们的教科书的误导,是盲人摸象式的争论。
问:哲学能让人跳离具体事物看世界,那为什么会有很大的认知差异,有唯心和唯物的不同,宗教反而能殊途同归?
周国平:大哲学家也能殊途同归,最后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守护人性,提升人类的精神水准。我不认为唯物和唯心的划分有什么意义,我们把一个哲学家归类到唯物还是唯心,这常常是牵强附会的,是贴上一个标签。比如说尼采,历来被我们说成是一个反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但是你真的去分析他的思想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他归类,他的主要概念权力意志,既可以解释为一种精神力量,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生命能量。了解一个哲学家,不要带着标签去看,应该看他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才有意义。凡是大哲学家,各有各的精彩,你要会欣赏他的精彩之处。
问:我们如何理解宇宙万物那个最初的开始,那个初始的存在,即所谓“第一因”,何以会存在?在我的想象中,宇宙最自然的初始状态应该是什么都没有的“无”,没有物质、能量、灵魂、空间、时间等等,这样才对啊。哲学上有什么解释吗?
周国平:你思考的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是一个有名的哲学难题,是康徳说的四大二律背反问题之一。所谓二律背反,就是怎么回答都不对,人类思维根本无法对付这样的问题。康德说的这个问题是,宇宙有没有一个初始状态或者说第一因?你看你多厉害,自发地想到了康德的问题。如果说有初始状态,这个初始状态又是从哪里來的?我们的思维是不能设想无因之果的。设定了某个第一因,总还可以追问这个第一因的原因是什么。基督教说上帝是第一因,有人问上帝是怎么产生的,圣奧古斯丁回答说:上帝创造一切包括时间,上帝之前不存在时间,所以不能问这个问题。他是以宗教的名义回避了问题。霍金说宇宙开始于大爆炸,大爆炸毁灭了过去的一切信息,所以不能问大爆炸之前有什么。他是以科学的名义回避了问题。你想象宇宙的开端是无的状态,也会面临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无中怎么能生有,宇宙是怎样从无中产生的?
问:向您请教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我们没法区分人和机器人,对人类来说机器人就是人。那对机器人来说呢?会有自我意识吗?或者说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不是这个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
周国平:全世界都在说,人工智能时代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肯定将带來许多想象不到的变化。不过,我的看法是,机器人不论达到多么高的智能,和人仍有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別正是自我意识。我认为的自我意识,只存在于具有理性能力的生命个体身上,是理性对生命的觉知。这就是说,要具有自我意识,生命和理性缺一不可。动物有生命无理性,所以没有自我意识。就理性是逻辑思维能力而言,机器人可以有理性,但不可能有生命,所以也没有自我意识。当然可以设想,将来某一天,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能够制造出有生命的机器人,或者培育出智能化的克隆人,它们是有自我意识的。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话,人类离末日就不远了。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