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不容忽视的热带疾病!

360影视 2024-12-23 11:13 4

摘要: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分布: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

我国虽尚未形成稳定的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源地,但输入性病例常年可见。广东、云南、福建、浙江、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夏秋季高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主。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把登革热划归为乙类传染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其传播过程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潜伏期一般为 1~14 天,多为 5~9 天。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出现“双峰热”,发热时可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俗称“三痛”),还会出现面、颈、胸部潮红(俗称“三红”)。出现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

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多数病例病情较轻,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表现,少数病例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3.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心肌标志物检查等;4.凝血功能检查。

(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1.血清抗原、抗体检测:急性发热期血液中采用胶体金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登革病毒 NS1 抗原阳性。

2.核酸检测: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3.病毒培养分离:从血液等标本中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三)影像学及心电图检查

1.超声检查

2.X 线、CT 和核磁共振检查

3.心电图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登革热诊断。

(一)疑似病例

1.发病前 14 天内曾到过登革热流行区。

2.场所周围1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

(二)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登革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或NS1抗原检测阳性。

(三)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之一者:

1.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3.血清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 倍及以上升高。

1.年龄>65 岁;

2.晚期妊娠女性;

3.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和地中海贫血等基础疾病者;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二次感染者。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2.清淡饮食;

3.监测神志、生命体征、液体入量、尿量、血小板、红细胞压积、电解质等,极期患者密切监测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4.对血小板明显下降者,慎用有创检查,进行动静脉穿刺时要防止出血、血肿发生;

5.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根据感染部位及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抗菌治疗,并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二)对症治疗

1.退热

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不退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者应避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防止出现溶血。

2.补液

轻症患者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

3.镇静止痛

予对症处理。

(三)重症登革热的治疗

1.容量管理

2.抗休克治疗

3.DIC的治疗

4.出血的治疗

5.重要脏器支持治疗

(1)心脏损伤

(2)脑病和脑炎

(3)严重肾损伤

(4)严重肝损伤

(5)中医治疗

预防

我国尚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主要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登革热至关重要,以下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环境整治

• 定期检查和清理房屋周围的积水。比如,每周至少清理一次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容器内的积水,因为这些地方是伊蚊最喜欢的繁殖场所。

• 疏通下水道和沟渠,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形成易积水的低洼地区,可以使用沙子或泥土进行填平。

• 妥善处理废旧物品,像废旧轮胎、空瓶子等应及时清理或存放在有遮盖的地方,防止雨水积聚在里面,为伊蚊产卵创造条件。

物理防护

• 在伊蚊活动频繁的时段(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要穿长袖长裤,并且尽量选择浅色的衣物,因为伊蚊更容易被深色物体吸引。

• 使用蚊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蚊方法,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孕妇等易受蚊虫叮咬的人群。安装蚊帐时要确保其密封性,避免蚊虫进入。

• 安装纱门、纱窗可以在房屋入口处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阻挡蚊虫进入室内。同时,也可以在窗户上使用防蚊网,进一步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

化学防蚊

• 使用蚊香、电蚊液等驱蚊产品。在使用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在皮肤暴露的部位涂抹适量的驱蚊剂。

公共卫生行动

• 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灭蚊行动。

• 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了解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类传染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共同为预防登革热贡献力量。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热怎么办?

及时到我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外出差旅活动情况,如了解到周边有人感染登革热,也需告知医生,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加重的风险。

参考文献: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版)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