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军歼-10C战果有误,原来不是6:0,阵风的真实损失让印军死心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06:30 1

摘要:巴基斯坦空军宣称,在代号“坚不可摧之基”的反击行动中,成功击落6架印度空军战机,其中包括4架被誉为“四代半王牌”的法国制造“阵风”战斗机,并首次公布了被击落战机的垂尾编号。

巴基斯坦明确告诉西方,歼-10C在5·7空战当天的战果有误,并非之前已经确定的6:0,阵风的真实损失数量足够让印军绝望。

2025年5月7日,一场被英国权威航空杂志《空军月刊》称为“史上最大规模超视距空战”的印巴空中对决震惊世界。

巴基斯坦空军宣称,在代号“坚不可摧之基”的反击行动中,成功击落6架印度空军战机,其中包括4架被誉为“四代半王牌”的法国制造“阵风”战斗机,并首次公布了被击落战机的垂尾编号。

它们分别是BS001(第17中队)、BS021、BS022、BS027(均属第101中队)。这一声明迅速引发国际军界高度关注。

据《空军月刊》10月刊独家报道,巴方情报系统通过人力情报(HUMINT)网络确认了第四架“阵风”(BS021)的战损情况。此前,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仅宣布击落3架。

消息人士透露,巴方已掌握导弹命中目标的视频记录与战损评估资料,但暂未公开,意在“适时给予印度更大战略打击”。

【制胜关键:中国装备实战首秀,J-10C+PL-15成“阵风杀手”】

此次空战不仅是战术较量,更是现代战争体系的全面对抗。巴基斯坦空军以J-10C“猛龙”战机为核心,搭配JF-17 Block3“雷电”、F-16及萨博2000“爱立眼”预警机,构建起高效杀伤链。其中,由中国提供的霹雳-15(PL-15E)远程空空导弹成为决定性武器。

据《空军月刊》披露,PL-15E在160至190公里距离外成功锁定并摧毁“阵风”,而印度“流星”导弹最大有效射程约150公里,处于明显劣势。

更重要的是,巴方采用“静默接战”模式——J-10C全程关闭雷达,依赖数据链接收预警机信息后发射导弹,使“阵风”的泰雷兹SPECTRA电子战系统未能及时预警,直到导弹末段主动导引头启动才察觉威胁,为时已晚。

一位巴空军资深飞行员坦言:“我们训练的核心就是‘一次交战,一击毙敌’。”从合同签署到形成战斗力仅用9个月,远快于印度接收“阵风”耗时6年。

这不仅体现中国军工品质的可靠性,更彰显巴基斯坦空军高强度、实战化训练体系的强大转化能力。

【多域融合:电子战、网络战与太空力量协同制胜】

此战真正颠覆传统空战模式的是巴基斯坦空军的“多域作战”体系。在空军参谋长扎希尔·西杜上将推动下,巴军建立了涵盖太空、网络、电子战与动能打击的综合指挥架构。

战前,巴方利用本土卫星与无人机实现全天候ISR(情报、监视、侦察),并通过“Link-17”/“天卫”数据链将统一态势图实时传至各战机座舱。

开战后,移动电子战单元对印军实施全频段干扰,切断其S-400防空系统与“阵风”战机的数据连接,致使其战场感知瘫痪。

更惊人的是,巴空军网络部队同步发动攻势,侵入印度关键基础设施,干扰印度铁路、银行、能源系统,并篡改政府网站发布挑衅信息。

除此之外,杂志的报道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细节:印度空军的三颗卫星由巴基斯坦空军使用其自主研发的系统控制。下行链路随后被切断,GPS信号也被中断。

这是全球首次由空军主导、实现网络空间与物理战场深度融合的实战案例,标志着战争形态进入新纪元。

【战略启示:体系对抗取代平台优劣,中国军工赢得全球信任】

这场空战证明,单一先进战机无法决定战争胜负。印度虽拥有“阵风”与S-400,但在体系整合、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方面全面落后。

相反,巴基斯坦依托中国技术平台,结合自主战术创新,打造出高性价比、高韧性的现代空防体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JF-17搭载CM-400空地导弹精准摧毁S-400雷达系统,展示了“以攻代防”的防空压制(SEAD)新范式。CM-400导弹射程达400公里,速度高达5马赫,可规避敌方拦截,堪称“S-400克星”。

此次实战验证极大提升了中国高端武器系统的国际声誉。“签合同8个月交付,2年形成战斗力,3年就能打下阵风”,已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新标杆。

正如一名土耳其空军指挥官在“印度河之盾”演习后所言:“巴基斯坦空军的训练水平,堪比美军‘红旗军演’。”

【结语:新时代空战的序幕已经拉开】

印巴5.7空战不仅是地区冲突,更是未来战争的预演。它宣告了“平台中心战”时代的终结,开启了“体系智能战”的新篇章。谁能整合太空、网络、电磁与火力,谁就能主宰天空。

而对于全球军事格局而言,这场由中国装备支撑、由巴基斯坦空军执行的胜利,无疑正在重塑世界对现代战争的认知。

来源:唐驳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