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一场席卷家庭的“无声海啸”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08:04 1

摘要:2025年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也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的宣传活动将围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主题展开。

2025年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也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的宣传活动将围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主题展开。

提及阿尔茨海默病(AD),“记性变差”仅是表象。作为占我国老年痴呆病例60%-80%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更像一场悄然蔓延的“海啸”——《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预测,如果不加以有效预防和控制,2030年我国将有2160万AD患者,AD的危害不仅限于吞噬患者身心,更将家庭拖入照护、经济与心理的三重困境。

AD的病程具有明确渐进性。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研究证实,患者从早期“近期记忆骤降”(如5分钟内重复提问、刚做饭就遗忘),到中期丧失自理能力(需协助穿衣进食),再到晚期不认亲人、出现幻觉攻击,平均仅需5-7年,期间家庭照护压力呈指数级增长。

AD带来的经济负担触目惊心。国内数据显示,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年的直接医疗支出约12.7万元,重度患者的护理成本更是大幅增长。除此之外,营养品、辅助设施以及主要照护者误工等间接支出及收入损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压力一般在确诊5年后开始凸显,使原有的生活品质逐渐下降,陷入“老人贫困”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照料者的身心健康。研究显示,78%的照护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约60%有抑郁的苗头。他们常因无法与患者沟通、看不到好转迹象而感到心理上的消耗,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自身的身体健康问题,陷入“患者恶化—照护者受损—照护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好消息!早期干预能显著缓解病情。《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中指出,高风险人群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做出改变,痴呆患病风险就降低32%。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或亲友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科学诊断、及时干预,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共同努力做到“AD三提升”:一是提升对AD的科学认知,消除歧视与病耻感;二 提升对AD干预因素防控意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降低发病风险;三是提升对AD的辨识能力,提高疾病早期就诊率。

这场“无声海啸”虽凶猛,但并非无懈可击。因此我们要牢记“十大痴呆预警信号”,早重视,早管理,以权威数据深化认知,用科学干预争取时间,靠社会关怀减轻家庭负荷,才能真正守护亲人记忆,留住家庭温暖。

来源:年年有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