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月如歌,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场。
文/荣华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真正懂得如何把握余生的人,往往都能过得丰富精彩、安享天年。
65岁到75岁,是人生最关键的十年,也是健康和长寿的分水岭。
身边多少人,从这一段坎上走过去,耳顺心安,安心养身;却也有人因为疏忽大意,错过了调整和修养的最佳时机。
但其实,这个年龄,岁月虽然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却也给予了我们更多对生活的宽容和领悟。
第一件事:顺应身体,规律作息
到了这个年纪,熬夜打牌、应酬聚餐早已不再适合。
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在减弱,每一分健康都是无价之宝。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听从身体发出的信号,不与自己较劲,就是最大的善待。
许多老人觉得,“反正年纪大了,怎么高兴怎么来”,其实这是误区。
有意识地保持早睡早起,饭食有节,保证午休,才能用稳健的步伐迎接每一天的清晨。
第二件事:管好嘴巴,吃得平淡一些
健康的饮食,是长寿的源泉。
少油少盐少糖,多蔬菜、多杂粮、多喝水。常常看见有老人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讲究啥”。
其实,现在的每一口饭,每一次仔细咀嚼,都是对明天的负责。
老子言:“味无味,致平淡。”越是追求简单、自然的食材,越能滋养身心。
第三件事:动静结合,养成锻炼习惯
陈年旧疾不可怕,只怕无所作为。
每天散步、慢跑或者是做套广播体操,也可以试着练练太极、广场舞。
只需要微小的坚持,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改变。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就是如此,动起来,比坐等焦虑更重要。
第四件事:保持乐观,放宽心胸
孙儿绕膝固然幸福,儿女孝顺当然难得。
但人到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把心态归于平和。
世界总有不如意,世事难免有遗憾。
拥有一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你会发现,风雨只是片刻,晴朗自会来临。
遇到糟心事别往心里搁,和朋友聊聊天,或是种点花草,总比独自愁眉苦脸强太多。
第五件事:不断学习,保持活力
老有所学,才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底气。
哪怕是在家看看报纸、写写毛笔字,或者研究个新菜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都会让人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精神上的充盈,是抵御衰老最好的利器。
不要让思维停滞,更不能向年龄低头。
第六件事:珍惜当下,关爱家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在65岁往后,亲情的陪伴显得弥足珍贵。
这一阶段,不必纠结孩子是否出人头地,也不用斤斤计较曾经的对与错。
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陪伴,把页页旧时光拼在一起,回头看全是温柔。
说一句关心的话,送一个温暖的拥抱,让爱意常在,家就永远有温度。
65岁到75岁的这道分水岭,是安然行舟的港湾,也是走向长寿的入口。
你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就以什么样的温柔回馈你。
愿大家都能满怀感恩,心怀期待,把握人生下半场的黄金十年。
岁月不负勤劳人,时光静好,余生且歌且行。
你愿意如何度过自己的分水岭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来源: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