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激活多元业态 山乡古厝披“新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1 08:33 1

摘要:蓝天、白云、稻田,与镶嵌在半山腰的古厝相互辉映……近日,电视剧《斗局》和电影《夏日宝藏》先后在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开拍,这个藏于延平区东南部的深山乡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延平区巨口乡对古厝进行集约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激活多元业态,唤醒乡村活力

山乡古厝披“新衣”

东南网9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卫金平)

蓝天、白云、稻田,与镶嵌在半山腰的古厝相互辉映……近日,电视剧《斗局》和电影《夏日宝藏》先后在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开拍,这个藏于延平区东南部的深山乡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延平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5个县之一,因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古厝群,巨口乡则是辖区内古厝的主要聚集地。为了让祖辈们留下的“传家宝”发挥出最大价值,近年来,延平区对巨口乡的古厝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改造提升。

披上“新衣”的古厝,不仅唤醒了乡愁,更变身为热门旅游景点、影视取景地,带动了文旅经济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古厝二次创业

从延平城区出发,沿宁光高速和一段崎岖的山路行驶约50公里,便进入巨口乡。这里峰峦叠嶂,一路上可见成片古厝依山势而建,土墙黑瓦、错落有致。

巨口乡虽有户籍人口1.3万人,但在城镇化的浪潮下,近年来常住人口减至不足3000人,大量古厝无人居住。

“没了人气,古厝自然也闲置下来、年久失修。2017年,我刚来这里的时候,许多古厝结构严重损坏,院落里长满了杂草。”巨口乡党委书记胡玉贵说,凋敝破败的景象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2018年,以被纳入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延平区把保护、改造提升巨口乡的古厝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第一步是摸清家底。对此,延平区委托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对巨口乡进行文化资源全面梳理。调查显示,乡里共有古厝600余座,其中明清时期的102座,还有清代石桥等历史人文遗址20余处、闲置集体旧礼堂16座。

为了高效保护、利用散落在乡间各处的古厝资源,延平成立了南平市巨福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拨改投的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共计3.4亿元,对古厝集中改造提升后再进行流转。

“我们聘请了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组织专业团队,针对古厝屋面阶沿、结构体系等要素,按照‘一幢一策’原则,制定相应的修缮维护方案。”胡玉贵说。

此后,村集体、村民、艺术运营企业及院校等主体与巨福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参与市场运作,享有古厝运营增值带来的收益。

目前,巨福公司已集中修缮古厝200多座,并将35座古厝、民居和闲置校舍打造成驿站、艺术创作基地和民宿等,实现盈利200多万元,带动巨口乡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余元。

解锁缤纷业态

走进位于岭根村的“田园梦享庄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焕新的古厝。登上古厝的阁楼,倚栏远眺,远山如黛,稻田阡陌纵横。

“在城市奔波了很多年,早就厌倦了喧嚣的环境,来到这里,仿佛找到了心灵安放的地方。”“田园梦享庄园”项目负责人吴本泉说。多年前的一天,吴本泉来到巨口乡游玩,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随即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向古厝活化利用。经过长期的考察和规划,从巨福公司流转了古厝、池塘和田地等资源后,“田园梦享庄园”农文旅项目于去年6月正式营业。

两座连片的古厝改造提升后,共有39间民宿客房70张床位;古厝院落则成了小花园,摆放户外桌椅供游客休闲。“远处的山林和田野,都是庄园的范畴。”吴本泉介绍,整个项目总投资超3000万元,占地5000亩,分为三期。一期“缤纷花园”除了山脚下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民宿区,还有半山腰的一片区域,那里不仅有农田、池塘,还有露营房、多功能会议室和果蔬采摘园等。

“‘田园梦享’的意思就是‘在田园里做梦和享受’,打造这个项目,是想让更多人能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吴本泉说。

眼下,一期项目“缤纷花园”已全部投用,自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以农耕体验为主的二期项目“牧歌田园”和以康养为核心的三期项目“云上草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当地鼓励村民将手中分散的农田、山场和鱼塘等自然资源流转,围绕古厝的开发利用,策划形成多个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项目。“我们把古村落、古厝、古街和田园自然风光等串点成线,打造‘乡愁古厝’农文旅示范带,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巨口乡乡长陆陈财说。

古厝“苏醒”,巨口乡成为创业热土。除了“田园梦享庄园”,巨口乡还开发了茶洋窑、竹编、剪纸等传统手工作坊,带动当地2800名村民就业。

艺术点亮乡村

走进巨口乡谷园村村部广场,一座“浦城剪纸”平面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在村里的古街漫步,街道两侧的墙绘同样吸睛,它们以丰收、儿童嬉戏玩耍、农田作物景象等为主要内容,有平面涂鸦,也有鹅卵石铺成的立体墙绘,描绘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作品,都是外地师生、艺术家创作的。延平区与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和福州大学等多个院校合作,在巨口乡设立了写生基地,师生们可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巨口乡党委宣传委员廖靖宇说,当地举办了三届乡村艺术季和两届中法建筑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共吸引30多批次1800多名艺术创作者前来采风、创作,留下包括雕塑、墙绘等在内的200余件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成为乡里独特的微景观。

古厝焕然一新,巨口乡艺术创作氛围日渐浓厚。2023年以来,延平区积极布局影视产业赛道,吸引多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拍摄。古色古香、充满艺术气息的巨口乡成为众多剧组青睐的“天然摄影棚”。

“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自带时光沉淀的质感,高低起伏的山村地貌与片中呈现的冒险氛围格外契合。”电影《夏日宝藏》制片人冯一艨称赞道。

影视作品的拍摄、播出,让巨口乡“流量”大增,“藏在深闺”的古厝被更多人看见。

“摄制组的入驻,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明亮的石头》在巨口乡持续取景一个月,摄制组百余人就为我们村民、村集体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入,涵盖餐饮、住宿和场地租金等。”廖靖宇说,乡里商超的日用品、食杂销售额也较往年大幅提升。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