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5日,也就是在咱们的九三大阅兵结束仅两天之后,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权威智库——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The 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于当天发布了一份题为《赢得下一场战争》的重磅报告,对美国空
美国智库披露重磅报告:中国5代机大爆兵,一年增量直逼美军3倍。美国网民被整抑郁了,在社媒平台上大发牢骚:家人们,我已经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当地时间9月5日,也就是在咱们的九三大阅兵结束仅两天之后,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权威智库——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The 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于当天发布了一份题为《赢得下一场战争》的重磅报告,对美国空军的现状作出了毫不留情的评估。
这份长达60页的报告书给出了一个令所有美国有识之士都倍感震惊的结论:美国空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不进则退”的危机关头。这是“美国空军历史上规模最小、机龄最老、战备最差”的时刻 。现在这支美国空军的整体战备水平,甚至“远低于卡特政府时期的‘空心军队’”。
而更加要命的是,美国空军的大步衰退,好死不死还碰上了太平洋西岸的某个东方大国的狂飙突进。中国空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现代化建设,在中美两国的空中力量之间,一道危险的“能力鸿沟”正在迅速形成。除非美国能够痛定思痛,并抓紧时间亡羊补牢,否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旦在战场上碰到渴望建立功勋的解放军飞行员和新锐的中国隐身战机,那么一向自诩“老子天下第一”的美国空军,将很有可能只有抱头挨打的份儿。
美军的飞机老化问题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更加严重
在米切尔研究所的这份报告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让美国人感到不安的,莫过于中美两国在第5代隐身战机产能上的巨大差距。
报告披露,根据最新的生产数据推算,在2025年,中国空军预计将接收多达120架歼-20系列战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空军在2025财年的预算中,仅计划采购42架F-35A。
中美两军这一增一减,几乎就快差出去近3倍的产能差距了,而且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在这里还只算了歼-20系列战机,比如歼-20和歼-20S的产能,没把沈飞歼-35A的产能给算上。如果把沈成两家的5代机年产能全部算上,别说和美国空军差出去近3倍了,搞不好差出去5倍也是有可能的。
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美军5代机的存量优势很快就会被中国追平乃至赶超
除了增量上的巨大差距之外,更令美国人感到担忧的是,2026财年的预算请求甚至打算将F-35的采购量进一步削减至24架,报告的作者将此举称为“完全不可接受”。因为这将意味着,如果美国空军按照2026财年的采购计划开方抓药,那么中美两国的5代机存量差距将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出现逆转。届时,中国不仅5代机的产能比美国高得多,存量上也将超过美国。
对于向来把存量优势视作对华心理优越感防线的美国人来说,这个逆转给他们造出的冲击,搞不好会比2024年12月末的“沈飞时刻”和“成飞时刻”还要大。
除了硬件上的差距,美军飞行员的战备状态同样拉响了警报。报告指出,中国飞行员每年能获得超过200小时的飞行训练,而美国空军飞行员自2011年以来,年均飞行时间不足140小时,有时每周甚至只能飞1.2个架次。
报告毫不客气地评价称,美国飞行员“已不再具备与旗鼓相当的对手进行空战所需的反应、习惯和判断力”。更雪上加霜的是,就连被寄予厚望的模拟器训练,美军飞行员的训练时长也未能达到最低标准。
正在接受模拟器训练的美军飞行员
所谓“美军飞行员相比解放军飞行员经验更丰富”说法完全是扯淡,这事自始至终都是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国“小战鹰”“小红脖子”在吵吵,至于真实情况如何,了解内情的美国空军反而是讳莫如深的。
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江河日下,美军机队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样堪忧。报告指出,美国空军战机的平均机龄已高达26年,而中国空军战机的平均机龄仅为8.6年。这种老化直接导致了美军极低的妥善率,全美军战机的平均任务执行能力率(MC rate)仅为59%。报告总结称,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战备水平,中国空军如今都“很可能”已经超越了美国空军。解放军,而不是美军,才是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朗朗乾坤下,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最伟大的力量。
米切尔研究所这份报告一经发布,迅速在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红迪网上引发了剧烈震动。相关帖子的讨论区充满了震惊、沮丧、愤怒和无奈的情绪。一位英语用户的评论“妈耶,我真的是无话可说了。(I genuinely have no words for this. wow)”精准地概括了许多美国网民的心情,获得了大量点赞。
能够看到这种帖子的美国网民,通常都是对中国如今的现代化军事建设有着较为准备认知的人,所以这条帖子评论区下方的留言,头脑普遍比较清醒。除了少数阴阳怪气的酸鸡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呜呼哀哉,哭诉美利坚“国将不国”的:
“这份报告有些地方看得我很迷:什么叫‘中国空军将在2025年采购100架歼-16和44架歼-10?’中国人现在还能瞧得上这两款落后机型吗?这不对吧?”
“确实,买歼-16还有可能,但再怎么也不至于有100架那么多。至于歼-10,我也觉得解放军不会再在这种过时机型上面再浪费精力了。”
“另外,你们要注意啊,这份报告统计的中国5代机并不完整,它没把中国空军已经列装的歼-35A给算进去,更不要说刚刚才在九三大阅兵上亮相的那么老些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牛鬼蛇神了。如果解放军发言人的说法是真的,他没有在耍我们,那些在阅兵场上展示的飞机都是已经服役的现货,那我只能说:家人们,我们这下真的是麻烦大了。”
“去他大爷的,要是美国能吸取教训,别把制造业搞得这么贵就好了。我能理解我们的研发成本高,但即便是那些用相对简单技术生产、产量达数千件的产品,美国军工的生产成本也仍然高得离谱。更别提还有长期目标(研发和生产不能断断续续),在采购和需求上含糊不清。除此之外,美国简直是自讨苦吃。我们不去打造高效的工业体系,反而受制于投资者和选民的就业需求。以美国的财富和科技实力,按理说我们的导弹都能把太阳给遮住了,可实际上呢?我们屁也不是。”
起初的震惊,很快转变为对美国自身问题的愤怒。许多美国网民将矛头直指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认为其早已沦为一个“巨大的腐败机器”。有评论认为,美国的军工体系已不再以高效生产和国家安全为首要目标,而是为了取悦投资者和为议员所在选区创造就业机会而运转。
这种系统性的问题让许多美国人感到绝望。他们经过计算后发现,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中国空军的隐身战机数量将在2030年、甚至可能在2020年代末就超越美国空军的全部机队。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空军今日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其数十年战略失误和预算削减累积下来的结果。
报告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沉浸在“和平红利”的幻想中,国防预算大幅削减,而空军则承受了不成比例的重创。为了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推动现代化,美国空军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剥离投资”(divest to invest)的策略,即退役大量老旧飞机,希望将省下的运维资金用于采购新飞机。
然而,这种策略被证明是灾难性的。美军退役老飞机省下来的钱,远远不足以支撑新飞机的昂贵采购费用,反而导致机队规模不断缩小,陷入了“产能死亡螺旋”。F-22的生产规模从最初预计的750架一刀砍到仅剩187架,便是美国空军在这一时期的短视决策的一个典型例证。
F-22的错误是美国空军永远的痛
与此同时,长达20年的全球反恐战争,也极大地消耗了如今这支规模更小、机龄更老的美军机队。各种飞机被高强度使用,比如跑到阿富汗的山旮旯里头丢制导炸弹去炸几个塔利班的帐篷,加速了美军机队的老化,而针对高端对手的对抗性训练则被长期忽视。
在报告的最后,米切尔研究所无不忧虑发出了警告,称美国如今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国家安全危机” 。如果情况再照这么发展下去,那么美国空军将“很可能会输掉”一场与“同级对手”的战争。
为了扭转这一危险的局面,报告的两位作者——美国空军退役上校维纳布尔( John Venable)和米切尔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亚贝克(Joshua Baker) ,两人共同提出了一系列紧急建议,包括立即大幅增加空军预算 ,停止退役还能发挥余热的上一代战机,以阻止美国空军在“死亡螺旋”中越陷越深,并将F-35的年采购量提升至72架,另外还要将美军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的年采购量提升至21架。
虽然这哥俩想得都挺美,但无奈美国的现实它长得丑啊。现在是美国军方和美国的军火巨头不想买、不想造更多的F-35吗?我觉得不是。美国又不是中国,你又没有歼-36和歼-50这样的6代机,也没有歼-20S这样的5代半机,你不买不造F-35还能把钱花在哪儿?总不能回头接着买F-15和F-16,完了指望这对卧龙凤雏在未来的冲突中去跟歼-20S,甚至是歼-36和歼-50玩命吧?
歼-20S
歼-35和歼-20
歼-20S和歼-20A
我觉得美国空军现在之所以把F-35的采购量压得那么低,不是因为不想买,而是因为下了单也买不着现货。因为美国军工制造业的脖子,已经被中国的稀土出口禁令给卡死了。制造高端零部件所必须的稀土材料你都没有,你让洛马之流上哪儿给你变出那么多F-35来?
所以,我劝诸位美国朋友先不必急着无语,这一切并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随着中国航空工业体系的持续升级、产业链的日益成熟,歼-20与歼-35的产能还将进一步释放,而更先进的歼-36、歼-50也将加速登上历史舞台。时间可不站在守成与幻想的一边。真正的冲击尚未真正到来,美国人要着急的日子,我看还在后头咧。
等过几年歼-36和歼-50服役了,美国空军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来源: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