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么可笑?我们亲身见证了国际奥委会的两套准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21 09:20 1

摘要:在体育的神圣殿堂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被视为公平、公正与和平的象征,承载着全球运动员的梦想,以及人类对超越自我、团结友爱的追求。然而,近期国际奥委会的一系列决策,却让人大跌眼镜,不禁让人感叹:这多么可笑?我们竟亲身见证了国际奥委会的两套准则!

国际奥委会“双标”:体育精神蒙尘

在体育的神圣殿堂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被视为公平、公正与和平的象征,承载着全球运动员的梦想,以及人类对超越自我、团结友爱的追求。然而,近期国际奥委会的一系列决策,却让人大跌眼镜,不禁让人感叹:这多么可笑?我们竟亲身见证了国际奥委会的两套准则!

2025年9月18日,国际奥委会明确拒绝了西班牙等方面提出的禁止以色列参加国际赛事的提议,理由是不应因政治因素剥夺运动员平等参赛的权利,否则就是违背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体育不应被政治干扰,要维护运动员的平等参赛权,这番话听起来确实冠冕堂皇,似乎国际奥委会在坚定地捍卫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

可就在第二天,9月19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运动员在2026年米兰 - 科尔蒂纳冬奥会上只能以中立个人身份参赛,他们的国旗、国歌乃至任何国家标识都将被禁止出现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运动员就遭受了诸多限制,足球、田径、游泳等多个项目的运动员都被大部分国际赛事拒之门外,即便个别运动员能以中立身份参赛,也完全剥离了国家象征,如今这样的限制在冬奥会也延续了下来。

同样是处于冲突中的国家,以色列运动员就能安然无恙地以国家代表身份参赛,挥舞国旗,高奏国歌;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却要遭受集体性惩罚,以模糊的个人身份参赛,这巨大的反差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国际奥委会决策的公正性。国际奥委会解释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运动员限制是因为其国家奥委会“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比如在乌克兰被占领土上整合体育组织等行为。

但对于以色列,尽管加沙地带伤亡惨重,国际社会批评不断,国际奥委会主席柯丝蒂·考文垂却干脆利落地表示:“本届执委会以及其他任何执委会没有考虑过把以色列奥委会排除在奥运之外。”仅仅以以色列奥委会是合法认可的成员,且担心因地区政治争议开此先例,会导致更多赛事被政治干扰为由,就拒绝了对以色列的禁赛提议。

稍微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因冲突受到牵连,承受了不应有的惩罚,这似乎与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体育无关政治”背道而驰;而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国际社会呼吁对其进行体育制裁,国际奥委会却置若罔闻,这难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压力的影响。有观点就认为,国际奥委会或因畏惧美国三分,在处理俄罗斯、以色列运动员参赛问题上,做法存在双标。

国际奥委会一边强调“政治不应干预体育”,一边其决策却处处透着政治考量。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曾公开对这种“双重标准”表示不满。许多人也难以理解,同样是与武装冲突有关,为何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就需经过严格审查,证明未“积极支持”冲突才能参赛,而以色列运动员则无需面临此类审查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不仅伤害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的感情,也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变得如此艰难和尴尬,更让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公平竞争原则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回顾历史,国际奥委会的这种“弹性标准”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巴黎奥运会,仅15名俄罗斯运动员获准以中立身份参赛,而到了2025年2月,国际奥委会又要求各协会必须放行俄白选手参加2026冬奥会资格赛。这种规则的随意摇摆,让人不禁质疑奥运会的规则到底是铁律,还是可以随意捏揉的橡皮泥?

此外,国际奥委会还曾被指责针对中国体育优势项目频繁修改规则:乒乓球改大球、缩短比分、限制名额;跳水预赛成绩清零;女子举重全球只针对中国限制参赛项目等。这些“规则优化”,被很多人视为是对中国体育优势的刻意打压 ,进一步凸显了其在规则制定和执行上的不公平性。

国际奥委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本应是公平、公正的守护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然而,如今其种种“双标”行为,不仅伤害了那些被不公正对待的运动员,更侵蚀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根基和公信力。

体育赛事的魅力就在于其公平竞争,一旦公平的基石被破坏,奥运会的光环也将逐渐黯淡。国际奥委会若想重拾人们的信任,就必须反思自身的决策,摒弃双重标准,真正回归到奥林匹克精神的正轨上来 ,否则,它将失去全球体育爱好者的尊重和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也将陷入更深的危机。

来源:靠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