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姐们儿,是个妥妥的理科生,高考数理化几乎满分,语文英语不及格,不过,饶是这样,人家的总分也能去读个211。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01
有个姐们儿,是个妥妥的理科生,高考数理化几乎满分,语文英语不及格,不过,饶是这样,人家的总分也能去读个211。
她在农村长大,当时信息闭塞,选专业的时候她连法学院是文科都不知道。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进了法学院,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不学她最爱的学科-数学。
短暂的沮丧过后,她调整了大学的学习计划,经常跑去隔壁经济学院旁听。
很快,她被市场营销、微观经济、消费者心理学、电商这些课程迷住了。她知道自己高考报错了专业,但也知道不能停。
于是,她自学数三,啃完了整套经济学教材,最后考上某211的经济学硕士,还是专业第一。
她的性格里有一种典型的理科式偏执,走错了路没关系,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法学四年,虽然对专业课万般不喜欢,但她仍然没有浪费资源。
为了给自己画一个体面的句号,她去考了司法考试,成了全班第一个过司考的人。
不是为了当律师,只是觉得该有个交代。
02
毕业那年,她看到某律所招聘实习生,要求“既懂经济,又懂法律”。
她没有按套路投简历,而是直接打了个电话:
“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面试完当天她就上岗了,待遇比正式员工还高。
但她总是不安分的,也志不在此,毕竟,做律师并不是她最想干的事,她想去钱多的地方。
彼时,地产热起来了,她决定去魔都闯一闯。
很快,她成了某地产咨询公司的顾问,入职第一天,其犀利的言辞和清晰的办事逻辑就被集团总经理注意到。
半年后经济危机来了,公司裁员,作为新人,她是第一批被裁的。
这次被裁,对她打击还挺大的,毕竟,她一贯自信。
只不过,脑子灵活的她想起手里的律师证和脑子里的市场营销课,于是用律所名义做网站、接电话、引流。
在那个百度刚起步、Google尚未被封锁的年代,她在Google上投放广告,每充值100块就能接到一个案子。
她和律所主任谈了一套“共赢模式”:你的案子我免费给你跑腿料,我的客户你帮我出面,律师费我来收。
就这样,她第一次实现了年入百万。那一年,她才毕业三年。
03
2014年,她判断上海房价要起飞,但个人购房门槛高,公司购房却几乎无门槛。
她说服一位民企老板拿出1个亿,成立合资公司,一套一套地买房,前后买了20多套。
2016年上海政策突变,限制公司购房。而她已经完成了布局。
可惜她那时缺乏税务经验,公司购房税负重,收益被吃掉大半。
虽然没亏,但也没赚到预期的钱。这次“胜中带败”让她明白:运气和眼光都不错,但控制力还差。
于是,她决定去央企“进修”,学一学真正的集体决策机制。
靠着刑辩律师的现场表达能力顺利通过央企面试。
在央企几年,她没浪费时间。
学机制、学系统、学怎么用“规则”赚钱。
2019年,她发现航运价格低到离谱,预感到这是周期底部,开始操盘央企收购某家船公司。
2020年,疫情暴发,海运价格飞涨。她的决策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国央企的机制注定拿不到什么提成。
这姐们儿曾告诉我,早些年见到某些地产大佬,心里都会暗暗激动,觉得“他们好厉害”。
但在大平台,那些在媒体上意气风发的大佬,见到她都恭恭敬敬伸出手:“X总好。”
她笑着对我说:
“当甲方爸爸的感觉真好。”
04
央企发展得顺丰顺水,但她并不眷恋这一切。因为她又看到更大的机会:经济下行,企业破产潮必来。不良资产会成为下一个金矿。
她毫不犹豫转型,开始做不良资产整合。
而自己20年也就在磨一剑“解决负责问题并沟通协调落地”,特质也与做不良资产整合完美契合。
这次她再次毫不犹豫的转型到能源类不良。原因无他,用她的话说就是,
“价格好时还本,价格低时还息,
有持久现金流就有活下去的机会,有行业壁垒竞争较小”。
这个行业的起步价就是“以亿为单位”。
她的判断又一次对了。
这两年,她赚的钱,开始需要保密了。
05
我很喜欢和她聊天,她能把商业世界的本质讲得赤裸而诚实,让我瞬间明白一些东西。
今天心血来潮告诉大家这位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想讲明白三件事:
第一,命运确实掌握在自己手里。
你要避不开的弯路,就把走弯路当成健身,利用多走的几步去“减脂增肌”,把自己练得更强壮。
第二,环境好坏没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经济好的时候你嫌卷,经济差的时候你说没路,那到底哪天才是你出手的时机?
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而是用环境反手做一笔大买卖。
是不是没有想到,如今去整合不良资产能赚得盆满钵满。
第三,自己的特质才是最强发动机。
所以,别问风往哪儿吹,而是问你自己有没有帆。
她闲下来的时候,会写点文章,不是为了经营自媒体啥的,就是为了梳理、反思一些东西。
我关注的公众号很少,这是我为关注的其中一个,因为看她写的东西很涨见识,虽然很多时候我也看不懂。
看她的文章,至少能满足一种虚荣心哈,你看,我都看这类文章了,你肯定看不了。
PS:
前段时间去上海,我俩在五百多米的高空吃了一顿饭,当时听她娓娓道来这两年她的经历,那感觉就像飘在空中,有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她的轻描淡写地说着沉重的事,云淡风轻地赚着别人看不懂的钱。
她没有什么背景、没有谁扶她上位,只是用一副好脑子、几次弯路和不甘平庸的倔强,硬生生把人生走成了一部传奇。
我喜欢她,也佩服她。因为她让我相信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天选之人,只有不肯认命的人。
希望大家在经济严冬注意保暖,实在要破除,也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