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卖爆了!AI眼镜竟成新宠?消费电子迎来十年最大换机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0 11:40 1

摘要:沙特采购商围着一台扫地机器人连拍视频,说要直接空运回利雅得;俄罗斯大叔举着翻译机,一句“多少钱”重复五遍,生怕错过折扣。

青岛电博会刚散场,朋友圈就被“折叠屏”“AI眼镜”刷屏。

有人感慨:钱包还没捂热,科技又换了一副面孔。

把展会逛完一圈,最大感受不是产品多炫,而是“老外比中国人还着急下单”。

沙特采购商围着一台扫地机器人连拍视频,说要直接空运回利雅得;俄罗斯大叔举着翻译机,一句“多少钱”重复五遍,生怕错过折扣。

外贸优品专区18家国内企业,现场签掉的意向合同已经够他们干到明年春节。

中国消费电子的“硬通货”身份,算是坐实了。

新品扎堆上市,像约好了一样。

华为Mate XTs三折叠17999元起,价格听着吓人,可体验区排队长度堪比网红奶茶店。

工作人员悄悄透露,开卖十分钟线上就断货,黄牛直接加价三千。

另一边,三星Tab S11 Ultra那块14.6英寸巨屏,被游戏主播当场拿来跑《原神》,帧率稳得离谱,弹幕齐刷“钱包危”。

苹果iPhone 17 Pro的横向三摄模组被吐槽像“电磁炉”,可预售数据显示,Pro Max占比超过六成——嘴上说丑,身体很诚实。

产业链公司吃肉还是喝汤?

立讯精密半年净赚66亿,数字背后是给苹果、华为、Meta同时打工的日常;精研科技靠折叠屏铰链小零件,利润涨了三成多,老板在业绩会上笑称“每折一次屏,我们赚一次钱”。

蓝思科技更夸张,一块手机玻璃毛利率居然比去年高了近五个点,全靠客户集体升级“超瓷晶”。

深圳那批电子厂,上半年营收加起来快顶半个贵州省GDP,资本市场直接给电子板块打上“印钞机”标签。

AI不再是PPT概念。

Meta新眼镜379美元那款,现场试戴五分钟,拍视频、回微信、导航一条龙,旁边小姐姐惊呼“比男朋友还贴心”。799美元带显示屏的版本更离谱,直接把导航箭头画在真实马路上,感觉像活在科幻片。

华为预测2035年算力翻十万倍,听着像吹牛,可看看现在手机里的AI修图、实时翻译、语音助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换机潮说来就来。

德谊数位调研显示,想换iPhone 17的人比去年多了9%,理由简单粗暴:旧手机卡到怀疑人生。

vivo靠S30系列拿下19%市场份额,秘诀是“拍照美颜连我妈都认不出”,线下导购嘴甜得像相亲红娘。

资本市场更疯狂,消费电子指数年初至今涨42%,电子板块60天吸金3800亿,连银行都被挤下市值第一宝座。

有基金经理私下吐槽:“现在不买电子股,就像十年前不买房。

热闹背后也有冷思考。

折叠屏耐摔测试现场,工作人员摔了三次就花屏,围观群众默默收起钱包;AI眼镜续航号称提升50%,可实际体验两小时就开始发烫,像贴了个暖宝宝。

技术迭代越快,消费者越纠结:现在买还是再等等?

毕竟明年可能又出“六折叠”“全息投影”。

不过纠结归纠结,趋势已经摆在眼前:消费电子正在从“工具”变成“器官”。

手机不只是打电话,而是钱包、钥匙、身份证;眼镜不只是看东西,而是导航仪、摄像机、社交窗口。

当这些产品开始替代人体功能,换机就不再是“想要”,而是“需要”。

电博会结束那天,青岛下起小雨。

展馆外,黄牛蹲在路边加价卖华为折叠屏,旁边的外贸老板打电话催工厂加单。

远处广告牌写着“未来已来”,字迹被雨水晕开,反而更像句真话。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