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黄瓜1亩赚5000?老农20年套种招:降本30%提产1倍,新手可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0 14:34 2

摘要:“去年种黄瓜,1亩地才赚2000多,今年换了套种法,净赚5800!”在河南周口太康县的蔬菜种植区,58岁的张大哥蹲在自家黄瓜棚里,掐着指头给记者算账,“以前光买化肥农药就花了3000多,现在套种后成本降了1000多,产量还多了2000斤,这钱赚得踏实!”

“去年种黄瓜,1亩地才赚2000多,今年换了套种法,净赚5800!”在河南周口太康县的蔬菜种植区,58岁的张大哥蹲在自家黄瓜棚里,掐着指头给记者算账,“以前光买化肥农药就花了3000多,现在套种后成本降了1000多,产量还多了2000斤,这钱赚得踏实!”

张大哥种了20年黄瓜,曾是村里有名的“种瓜能手”,但前几年受市场波动、成本上涨影响,收益一年不如一年。直到去年跟着县农技站的专家学了“黄瓜套种秘诀”,才彻底扭转了局面。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他的瓜田,把这套能让黄瓜“增产又省钱”的技术扒了个明白。

传统种黄瓜,为啥“累死累活不赚钱”?

张大哥坦言,过去种黄瓜全靠“老经验”:春天育苗、搭架、浇水,夏天防虫、摘瓜、卖瓜,从春到秋忙得脚不沾地,但钱却越赚越少。问题出在哪儿?

1. 成本高企:1亩地需买黄瓜苗800株(约320元)、复合肥5袋(约600元)、农药10次(约400元)、搭架竹竿/铁丝(约200元),仅基础投入就超1500元;若遇连阴雨或虫害,还得额外买叶面肥、杀虫剂,成本直逼2000元。

2. 单产瓶颈:传统露地黄瓜亩产约4000-5000斤,按去年地头价1.2元/斤算,毛收入5000-6000元,扣掉成本,净利润只剩2000-3000元。

3. 土地浪费:黄瓜是藤蔓作物,需搭架占据整片土地,行间空隙大,杂草丛生,既浪费光照,又增加了除草成本。

老农的“套种秘诀”:1亩地当2亩用,黄瓜+它亩赚5000+

去年春天,张大哥在农技站指导下,尝试在黄瓜地里套种“矮生毛豆”,没想到竟尝到了“1+1>2”的甜头。具体怎么操作的?

第一步:选对“套种搭档”——矮生毛豆

张大哥选的毛豆是“早熟矮生品种”(如“台75”),株高仅40-50厘米,不会与黄瓜藤蔓争夺光照;且毛豆根系浅、需肥量少,与黄瓜的“深根、喜肥”特性形成互补。更关键的是,毛豆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减少黄瓜对氮肥的需求,相当于给黄瓜“免费施肥”。

第二步:把握“黄金时间”——黄瓜苗期套种毛豆

张大哥的种植节奏是:

3月中旬:先育黄瓜苗(采用嫁接苗,抗病性强),同时播种毛豆(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3粒)。

4月上旬:黄瓜苗移栽到大田(行距80厘米、株距30厘米),此时毛豆刚出苗(约5厘米高),正好种在黄瓜行间(两行黄瓜中间留40厘米宽的空行,专门种毛豆)。

4月中下旬:黄瓜开始爬藤搭架,毛豆进入分枝期,两者高度错开(黄瓜藤蔓爬至1米高时,毛豆仅30厘米),完全不遮挡阳光。

第三步:管理“两不误”——肥水、病虫害分开控

套种后,张大哥调整了管理方式:

施肥:毛豆需氮多,黄瓜需磷钾多。底肥用腐熟鸡粪(每亩1000斤)+ 过磷酸钙(50斤),毛豆结荚前追施尿素(10斤/亩),黄瓜膨果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斤/亩),避免“抢肥”。

浇水:黄瓜怕涝,毛豆耐短期干旱。前期保持土壤微湿,黄瓜坐果后减少浇水次数;毛豆结荚期(5月下旬)需水多,此时黄瓜已进入采收后期(可连续采收至6月中旬),适当多浇水不影响黄瓜品质。

防虫:黄瓜主要防蚜虫、白粉虱(挂黄板+喷苦参碱),毛豆主要防豆荚螟(喷苏云金杆菌),两种害虫活动期错开,用药互不干扰,比单种黄瓜少打2次药。

成本降30%,产量翻1倍:老农的“账单”晒出来

张大哥给记者算了笔“对比账”:

项目 传统单种黄瓜 黄瓜+毛豆套种

种植面积 1亩 1亩

基础成本 1800元(苗+肥+药+架材) 1200元(减少20%肥料、1/3农药)

毛豆额外成本 0 200元(毛豆种+少量追肥)

总成本 1800元 1400元(降22%)

黄瓜产量 4500斤 5000斤(因毛豆固氮,长势更旺)

毛豆产量 0 800斤(按市场价2元/斤)

总收入 4500×1.2=5400元 (5000×1.2)+(800×2)=7600元

净利润 5400-1800=3600元 7600-1400=6200元(翻72%)

“去年我种了8亩套种黄瓜,净利润近5万,比以前单种多赚2万多!”张大哥笑着说,“更省心的是,毛豆5月底就能收,刚好能赶在黄瓜拔秧前卖完,不影响下一季种辣椒或白菜,土地一年能多利用2个月!”

套种不是“随便种”!老农总结3个关键细节

张大哥提醒,套种看似简单,实则有3个“雷区”不能踩:

1. 选对“搭档”是核心:黄瓜株高、需光强,套种作物必须“矮生、耐阴、需肥少”,除了毛豆,还可选菜豆(矮生品种)、洋葱(前期需光弱)或草莓(行距宽时套种)。忌选高秆作物(如玉米)或需肥大的作物(如南瓜),否则会“抢光、抢肥”,反而减产。

2. 时间差要卡准:黄瓜苗期(3-4叶前)需光少,此时套种耐阴作物最安全;若黄瓜已爬满架(6月后),再套种会导致通风差、病虫害高发。最佳套种期是黄瓜移栽后10-15天(幼苗期)。

3. 密度要“留有余地”:黄瓜株距不能太密(建议30厘米),否则会影响套种作物的光照;毛豆等作物的行距要与黄瓜错开(如黄瓜行距80厘米,毛豆种在40厘米宽的空行),避免藤蔓缠绕。

结语:套种是“老智慧+新科学”的结合

张大哥的套种成功,本质上是将传统农业的“间作智慧”与现代农技(如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结合的结果。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套种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还能减少土地闲置,符合“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

“明年我打算试试黄瓜套种西瓜(小果型礼品瓜),听说能再增收2000块!”张大哥指着棚外的空地说,“农业这事儿,只要肯琢磨、肯尝试,老办法也能玩出新花样!”

如果你也想让自家黄瓜“增产又省钱”,不妨试试这套“套种秘诀”——毕竟,土地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心的人。

来源:农家事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