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鞠教授,您对这个公共管理心理学颇有研究,想请问一下,您对这个问题,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怎样来改善或者说控制这个预制菜的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呢?
学生:鞠教授好!
鞠教授:哎,你后台查了,又有什么比较集中的问题?
学生:最近后台粉丝不少人在讨论西贝的事情。
鞠教授:对,这个预制菜的安全性问题。
学生:对。因为西贝呢,大家最近比较关注一个预制菜,还有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
鞠教授:哎呦,这个食品安全的问题,在大陆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系统性问题。
学生:是。鞠教授,您对这个公共管理心理学颇有研究,想请问一下,您对这个问题,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怎样来改善或者说控制这个预制菜的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呢?
鞠教授:就是粉丝问的是“如何改善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吧?
学生:是。
鞠教授:嗯,那么我是搞心理学的,包括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内容非常的宽泛,跨度很大,上到公共管理心理学,下到人的心身管理心理学,心身问题管理。
那么公共管理心理学,有一门主干课,是人本主义心理经济学嘛。那么当然公共管理的机构,公共管理绩效管理,这个都是属于它的范围。好,我来谈一下。
因为我们是科普平台,科普平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你讲的太深的话呢,非但得不到理解,反而会被许多人认为你是二百五。
因为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这么一个管道,使得这个精英知识分子能够跟民众直接沟通,所以现在呢,在民众当中有一部分人形成了一个误判,就认为你们这些精英知识分子怎么就是智商很低,实际原因是他没听懂。
科普呢,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那我在这里呢,只能说尽我能力讲的明白,但我不能保证都听明白的。所以大家呢,在认为我这个是胡说八道的时候呢,你还是要谨慎的想一想,你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一个现象与本质的问题。
因为我们知道,公共管理心理学呢,它是民粹主义大本营,民粹主义就是从直觉的而非本质的、从情绪的而非理智的、短期的而非长期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公共管理的主张,会得到广大人民的喝彩,但是最后倒霉的是广大人民,因为公共管理的现象本质差离度非常大。
那么我们已经看了很多的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问题,从我的专业的眼光看,绝大多数人谈的都是不到点子上的,没找到问题的关键。
比如说,他们说要要有知情权呐,对吧?要公布啊,还要加强监管,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最关键在哪里?
排在第一位关键之关键,重点之重点,是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共管理部门的,他的绩效考核方法没有设计好。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动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猛抓这件事,把这件事抓好。
我们很多人有个假定:负责食品安全的几十万工作人员,他们天然的是利他超过利己的。
我们公共管理心理学主张,人的本性是既是利他的又是利己的,但绝大多数人是利己超过利他,而且对个案来说,可以找到利他超过利己的人,对一个大群体,概率规律一定体现,你是不能把他想着他会是总体上利他的,他一定是总体利己的。
那么绩效管理的办法,就是要利用他的利己性,把他引导到公众利益。在这方面,我们是做的非常差的。问题的根源之根源,本质之本质,重点之重点,在于公共管理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部门,动力不足,绩效管理出了问题。
那有人说,应该怎么设计绩效管理?对这一块的绩效管理设计,我出过很多学术专著。
这个其中有一本学术专著,是在这个出版社出版,这个书里头明确的说了,对于这种情况下的一个管理的一个内容是什么呢?在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他们,要进行大规模的抽样群众满意度调查。
比如你这个公共管理机构,关于食品安全范围覆盖的是2,000万人口,那起码要大规模街头抽样100万:你对本市的食品安全满意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满意度上升了,升官发财,满意度下降了,你就降级降薪降待遇。
当然这样是一个大原则,具体的操作不能展开讲。那么至少要抽5%,而且这个抽样的评价机构是必须独立的,不能跟这个公共管理食品安全的部门是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口子,大家经常往来,这样就要作弊。
而且这个抽样调查,有个调查技术问题,那里头可以作弊的东西很多,这个我们以后再来讲。
首先第一个关键之关键,要改革食品安全监督公共管理绩效管理问题,迫使它的导向——导向人的需求,就是民众的需求。
第二要立法开一个口子,这个口子是什么东西呢?或者在文件里头开个口子,关于食品方面的这个舆论让他尺度放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当然要依法管理,要控制,不能让他随便乱说话,但是在食品安全方面,不妨放的大一点。
一放大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就会导致一个什么现象?大家拼命去扒粪,到处去找这个脏的东西——不是因为这些媒体人员的高尚的道德,而是为了传播率、收视率、这个关注度,他们会拼命的找脏东西的,挖后面的黑幕,容易把事情捅出来。
捅出来了以后,让他捅嘛,至于是不是司法上面有问题,由司法机构独立去判断嘛,让他捅。
第三点要用财税办法扶持民营的对于食品安全的评价公司。这种评价公司,从公共管理心理学的角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是一个典型的有正外部效应,但是他自己盈利能力是差的。
那么既然有正外部效应,但是又赚不到钱,我们就要用人为的力量,不是市场的无形的手,而是用第三只手呢,对他进行弥补。因为他有正外部效应嘛,让这种评价公司发育出来,这是第三个措施。
第四呢,就是立法规定公众有知情权。比如你这个小学,是预制菜小学,还是非预制菜小学,你这个餐厅是预制菜餐厅,还是非预制菜,必须标识。
比如说某个地方,它的公共管理机构,它公告我这里用的预制菜的品牌是ABC,那老百姓就知道ABC可能是比较可靠的,对吧?因为为什么?人不会给自己为难的嘛,对吧?
就像这个美二战的时候,降落伞掉下来,老是有士兵死掉,比例过高,他就强制规定,降落伞的这个产品质量的检验,必须是降落伞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亲自戴着降落伞跳,这降落伞的这个产品质量就急剧的提高。
利用人的自私性,公共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要诚实的面对人性,知道大多数人是利己超过利他,而且从概率的规律,样本量一大,他就必然体现他的一个规律性。所以就利用这一点,用自私去控制自私。
确实我们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非常的大。最近有人跟我讲一个笑话,说有一只蚊子,它在夏天要吃人奶,对着一个女性的胸部一口砸下去,结果吸了一口硅胶,这个蚊子就死了。临死之前感叹了一声:唉,现在要吃一口放心奶,都是很难的。
来源:鞠强教授管理心理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