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发这次疫情的元凶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这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主要生存在温暖的淡水和土壤中。它的致命之处在于——只需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就能迅速攻击大脑,导致脑组织肿胀和严重炎症。
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
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疾病——由“食脑变形虫”引发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已经在该地区夺走了19人的生命,另有数十人感染。
这场疫情让人感到恐慌,原因不仅在于它的高致死率,还因为它几乎没有明确的传播模式,甚至连几个月大的婴儿和90多岁的老人都未能幸免。
引发这次疫情的元凶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这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主要生存在温暖的淡水和土壤中。它的致命之处在于——只需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就能迅速攻击大脑,导致脑组织肿胀和严重炎症。
感染之后,病人的症状会迅速加重,从头痛、发烧到呕吐、癫痫,最后发展成昏迷和死亡。而且,这种病的发病速度极快,很多患者在短短几天内就会死亡。如果不及时治疗,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全球范围内,PAM的平均存活率不足3%。而这次疫情暴发的喀拉拉邦,虽然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存活率提高到了24%,但依然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这次疫情让喀拉拉邦的卫生部门感到措手不及。与以往集中在单一水源爆发的情况不同,这次确诊的病例非常分散,患者的年龄跨度从3个月到91岁不等,流行病学调查难度陡增。
喀拉拉邦卫生部长乔治形容这次疫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他向媒体表示:“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共同的水源或接触点,每个病例似乎都是孤立的。”
病例分散的状况让疫情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雨季期间,喀拉拉邦的淡水资源和土壤环境为原虫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
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喀拉拉邦的医疗系统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乔治强调,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据悉,当地医院正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米替福新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对控制原虫感染效果显著。而全州范围内的大规模检测,也让更多的潜在感染者能够在病情恶化之前得到诊疗。
与此同时,喀拉拉邦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水质检测、提高水源的氯化处理,并呼吁公众避免接触静止的淡水。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感染并不是因为饮用了受污染的水,而是因为水通过鼻腔进入人体。这意味着游泳、洗澡,甚至在不安全水域潜水时,都有可能暴露在感染风险中。
数据显示,这种疾病对原本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年轻人的威胁尤为严重。由于他们更可能参与游泳或潜水等水上活动,感染的几率也相对更高。
专家指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最常见的感染场景是温暖的淡水环境,比如河流、湖泊甚至一些未经处理的自来水系统。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这种原虫的活跃度会显著增加。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疾病并不具备传染性。换句话说,病人与病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感染的源头几乎都与环境接触有关。
目前,喀拉拉邦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遏制疫情的迅速扩散,另一方面则是如何进一步改善基础卫生设施,特别是水资源的安全性。
过去几年,喀拉拉邦多次因水源问题暴发公共卫生危机,而这次疫情的复杂性再一次暴露了当地在水卫生管理方面的短板。
虽然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开感染风险仍是一个难题。
“食脑变形虫”虽然罕见,但它的致命性却足以让全世界警惕。此次喀拉拉邦疫情不仅是一次区域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也为全球公共健康体系敲响了警钟。
这场疫情还远未结束,而它的最终走向,也将取决于喀拉拉邦如何应对这场看不见的“战争”。
来源:BOSS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