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好内容的10条心法:不懂装懂是毒药,真诚才是护城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21 13:34 1

摘要:在内容创作这条路上混了两年半,从最初每天苦思冥想一个选题,到现在连续11个月AI类公众号榜单第一,我确实算是踩过不少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内容创作这条路上混了两年半,从最初每天苦思冥想一个选题,到现在连续11个月AI类公众号榜单第一,我确实算是踩过不少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些经验,既不是教科书里教的,也不是“爆款指南”抄来的,而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一个坑一个坑跳出来的。

今天,我就把这10条我私藏的内容方法论,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它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我靠它们吃饭、站稳脚跟、一路走到现在的底层逻辑。

希望对你有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AI写作的效率已经远超人类。但它写得再多、再快、再准,也写不出“你”。这就是人类创作者最后的护城河:活人感

什么是活人感?是凌晨三点还在反复删改标题的焦虑,是看到读者留言感动到落泪的瞬间,是写到一半突然觉得自己写得不对,重新推翻重写的犹豫与坚持。

这些情绪、偏见、挣扎,AI永远没有。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你的温度,你的伤疤,你的犹豫。这些,反而是你最宝贵的资产。

别追求完美,追求真实。你的主观,就是你的价值。

我给自己定过一个简单的创作底线:可以不写,但绝不骗人

产品不好用,就说不好用;观点不确定,就说“我还在思考”;读者骂我,只要是对的,我就真诚感谢。

因为你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给自己的人设添砖加瓦。一旦你为了流量说了违心的话,哪怕只是一次,读者也能察觉。而信任,一旦失去,就永远回不来了。

别再纠结文采、排版、标题党了,你的文章阅读量高不高,选题占了80%的功劳。

什么是好选题?我自己用一个三维模型来判断:

好选题 = 你擅长的 + 大家关心的 + 当前热的

比如我写“AI与内容创作”的文章,既是我专业领域,又是大多数人都关心的未来趋势,同时这个话题正热。三点一碰,点击率自然就上来了。

不是说你要拿博士学位,而是——你要比90%的读者懂得多

你写的是AI工具?那你得自己用过、试过、踩过坑。你写的是某个趋势?那你得看过原论文、翻过报告、比对过观点。

你提供的不是“感受”,而是别人没时间研究但你搞懂了的东西

有些人为了赶热点,看到啥火就写啥,结果写得四不像。读者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半桶水”。

不懂的,坚决不写;想写的,必须先研究透了再动笔。

我们从小被训练写议论文、说明文,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像教科书一样没人看。其实,人类天生爱听故事。

哪怕是写AI工具测评,也可以用故事讲出来:

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试了什么办法最后这个工具帮我解决了结果效果如何

你不是在“传授知识”,你是在“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写内容时,我脑子里总有个假想读者:他很聪明、很挑剔、很忙。所以你得做到:

不啰嗦,讲重点;不废话,信息密度高;不卖弄,逻辑清晰、结构简洁。

他们选择看你,是放弃了无数其他选项。你要对得起这份时间成本

这个是影视飓风提出的,我觉得特别实用:

H = Hook / Happiness:有没有吸引人的开头?有没有让人读下去的动力?K = Knowledge:有没有提供新信息?有没有“学到了”的爽感?R = Resonance:有没有情绪价值?有没有“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的共鸣?

一篇好文章,最起码得占两条,三条全中,那就是爆款。

很多人发完文章就完事了,错!评论区才是宝藏

有人说没看懂?说明你没讲清楚;有人说想看xxx?下次就能写;有人指出错误?感谢他就好,别玻璃心。

你和读者的链接,不是靠“点赞量”,而是靠一条条真实的互动积累起来的。

这些方法论,不是让你爆一篇文,而是让你能长期写下去

没有人可以保证每篇都火,没有人能一直踩中热点。但只要你真诚、专业、有温度,愿意持续学习和表达,就一定有人愿意跟你一起走下去。

这10条方法,不是万能公式,也不是“涨粉秘诀”。但它们是我从“写着玩”到“靠内容吃饭”一路走来,最管用的原则。

创作这件事,最怕的是“机械化”和“套路感”。你的文字,只有当它真实地反映出你的思考、你的情绪、你的成长,才会真正打动人。

所以,别想着“怎么写爆款”,想想“我真正想表达什么”。

真诚,是最难学的技巧,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论。

希望这些经验,能在你创作路上,帮你照亮哪怕一小段路。

我们都还在路上,别停,别怕,继续写下去就对了。

来源:老闫侃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