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戚薇自述二胎后真实生活,给所有父母提个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9 08:21 1

摘要:人们总以为,明星家庭生二胎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有钱请月嫂、有房住豪宅、有团队帮忙带娃,育儿生活理应轻松写意。可戚薇的亲身经历,却狠狠打破了这种幻想。

每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挣扎

人们总以为,明星家庭生二胎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有钱请月嫂、有房住豪宅、有团队帮忙带娃,育儿生活理应轻松写意。可戚薇的亲身经历,却狠狠打破了这种幻想。

当她怀上二胎时,外界一片祝福,有人调侃她是“人生赢家”,也有人羡慕她儿女双全。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从第二个宝宝降临的那一刻起,她的生活早已被彻底打乱,曾经那个雷厉风行、气场全开的“飒姐”,如今也难逃“时间不够用、情绪被掏空”的育儿困境。

产后身材走样,深夜偷偷练瑜伽只为找回自己

生完孩子后,戚薇坦言最直观的变化是身体——孕期体重飙升,旧衣服一件都穿不上。为了尽快恢复状态,她只能在两个孩子都入睡后的深夜,悄悄爬起来练瑜伽。可刚摆出一个动作,脑海里就浮现出小儿子会不会饿、Lucky有没有踢被子。练的不是体式,是夹缝中喘息的机会。

这种“时间被撕成碎片”的感觉,几乎每个二胎妈妈都懂。哪怕家里有金牌月嫂、育儿嫂轮班上阵,可孩子的安全感只认妈妈。深夜的哭声、清晨的呼唤,永远第一个找的,还是她。

12小时工作回家,迎接她的不是休息,而是两个孩子的需求

一档节目幕后曾拍下这样一幕:结束长达12小时的拍摄,戚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换衣服、不是吃饭,而是直奔婴儿房查看小儿子的情况。还没缓过神,就看见大女儿Lucky坐在沙发上,眼巴巴地等着她:“妈妈,我们说好要一起搭积木的。”

一边是需要频繁喂奶换尿布的新生儿,一边是渴望陪伴、害怕被冷落的姐姐。那一刻,她连深呼吸都成了奢侈。

更让她焦虑的是,曾经那个在片场说一不二、接戏从不犹豫的“女强人”,如今却不得不为工作反复权衡:剧组离家远吗?能不能当天往返?甚至有一次,她忍痛推掉一个为期一年的女主角剧本,只因为那段时间Lucky幼儿园有重要活动。

她在直播中坦言:“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当了妈妈,开始怀疑自己对事业的热情还在不在。”

“双份礼物”换不来女儿的心,形式公平正在伤害孩子

为了让大女儿Lucky感受到公平,戚薇一开始做了很多努力:买玩具一人一份,出门前先抱姐姐再抱弟弟,讲故事也严格控制时间,生怕偏心。

可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曾经主动给弟弟挑衣服的Lucky,渐渐变得沉默,开始有意无意地躲开弟弟。一次有人问她:“妈妈陪你多还是陪弟弟多?”她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

最让戚薇心碎的是,她无意中发现Lucky躲在衣柜里小声嘀咕:“妈妈被弟弟抢走了……”

那一刻她才明白,物质上的“双份”,换不来情感上的“平等”。 孩子要的从来不是一样的玩具,而是妈妈眼里有她、心里装着她。

从“形式公平”到“情感专属”,她找到了破局关键

意识到问题后,戚薇和丈夫李承铉开始调整策略。他们不再执着于“什么都给两份”,而是重点回应每个孩子独特的情感需求。

最有效的改变,是设立每天雷打不动的“专属陪伴时间”——整整一小时,只属于Lucky。这段时间,她放下手机、不看信息,专心陪女儿搭积木、做手工、聊天。哪怕小儿子哭闹,也会先请家人照看,绝不中断。

Lucky在一次采访中说:“这一个小时,比所有礼物都珍贵。因为妈妈的眼睛里,只有我。”

让孩子参与育儿,从“竞争者”变成“守护者”

除了专属时间,戚薇还巧妙地让Lucky参与到照顾弟弟的过程中。不是命令她“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而是邀请她:“你能帮弟弟选双小袜子吗?”“弟弟哭了,你来陪他玩会儿玩具好不好?”

有一次小儿子因胀气哭闹不止,全家束手无策。没想到Lucky主动把自己最心爱的安抚玩偶递给妈妈,还模仿大人轻轻拍着弟弟的背,嘴里哼着小调。奇迹般地,弟弟安静了下来。

戚薇看着这一幕,眼眶湿润。她终于懂了:让孩子参与,不是增加负担,而是赋予她“被需要”的价值感。 从“争夺妈妈的对手”,变成了“守护弟弟的姐姐”,这份角色转变,远比说教更有效。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不是完美兼顾,而是灵活取舍

在工作安排上,戚薇也做出了调整。二胎后,她减少了需要长期驻组的影视剧拍摄,更多选择能当天往返的综艺或品牌活动。哪怕深夜录完节目,也会赶最早的航班回家,只为赶上Lucky的早餐,送她上学。

每次出差前,她都会和Lucky约定:“妈妈不在,但我们每天视频,我给你讲个新故事。”让孩子知道,爱不会因为距离而减少。

她甚至把健身变成亲子时光,带着Lucky一起做亲子瑜伽;把空闲时间用来学习育儿知识,和李承铉一起参加育儿讲座,把“带娃间隙”变成“自我充电”。

她坦言:“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有优先级的选择。现在孩子需要我,我就多陪他们;等他们大了,我的节奏自然会调整。”

真正的平衡,是接纳不完美,找到自己的节奏

戚薇的故事,撕开了“明星育儿轻松”的滤镜,也给所有父母提了个醒:二胎不是多一个孩子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重构。

我们总想“端平一碗水”,可真正的公平,不是物质对等,而是情感回应;不是时间均分,而是需求匹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二胎家庭的难,难在精力的分配,难在情感的拉扯,难在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

但戚薇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必追求完美妈妈,也不必强求事业家庭双丰收。真正的双赢,是在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用智慧和爱,为每个孩子、也为自己,找到最舒服的节奏。

这或许,才是最真实、也最值得借鉴的育儿答案。

来源:生活情感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