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提醒中老年人最不能做的5件事,快点告诉家里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14:14 2

摘要:老话讲:“秋分无生田,处处有熟谷。”意思是地里的庄稼基本都收完了,该归仓的归仓,该晾晒的晾晒。这时候,天地阴阳平衡,寒暑均分,是个“收”的节气——收粮食,收阳气,收心神。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分一到莫逞强。”这话不是吓唬人,是老祖宗用几十年身子骨换来的经验。

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往后白天越来越短,夜里越来越长,天地之间那股子热乎劲儿,悄悄收了回去,凉意开始在早晚的风里扎根。

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换件外套的事儿;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节气一拐弯,身体也得跟着“调频道”,稍不注意,就容易踩坑。

老话讲:“秋分无生田,处处有熟谷。”意思是地里的庄稼基本都收完了,该归仓的归仓,该晾晒的晾晒。这时候,天地阴阳平衡,寒暑均分,是个“收”的节气——收粮食,收阳气,收心神。

北方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吃秋菜、送秋牛”的老讲究,秋菜就是野苋菜,煮汤喝,清火润燥;送秋牛图,是把印着耕牛和农事的黄纸送给邻里,图个吉祥丰收。这些习俗,说到底都是提醒人:别贪凉,别贪忙,该歇歇,该补补了。

古人在秋分这天要“竖鸡蛋”测平衡,“粘雀嘴”防鸟雀偷吃庄稼,还有“送秋牛”的习俗——红纸黑字画上农耕图,配着顺口溜挨家挨户送,图个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农谚里藏着大智慧。

头一句:“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的是农事,其实也暗合养生——秋分是“播种”的好时候,但不是播种子,是播健康。这时候调养得当,冬天少受罪。

第二句:“秋分不宜雷,雷则冬不藏。”意思是秋分打雷,预示冬天会冷得藏不住,提醒人早做御寒准备。

第三句最实在:“秋分到,蛋儿俏。”说的是竖蛋游戏,取阴阳平衡之意,也暗指人到秋分,身体也得“立得稳”,别东倒西歪。这些老话听着土,细品全是生活经验,比啥养生课都管用。

好了,重点来了——秋分前后,中老年人最不能做的五件事,件件戳心窝子,条条有讲究。

第一件不能做的事:贪凉吃秋瓜。

“秋瓜坏肚”可不是空穴来风。夏末秋初,人体脾胃本就虚寒,再吃西瓜、黄瓜这些寒凉瓜果,就像往火堆上泼冷水。隔壁张婶去年秋分吃了块冰西瓜,当晚就闹肚子,连挂三天吊瓶。中医讲“秋不食瓜”,这时候该喝姜枣茶暖胃,吃山药粥健脾。

菜市场里,南瓜、莲藕正当季,蒸着吃、炖着吃都养人。记得把西瓜刀收进柜子,别让贪凉伤了根本。

第二件不能做的事:晨练太早露水重。

老李头每天五点就出门打太极,秋分后还穿着短袖,结果得了关节炎。晨露沾衣寒气重,太阳没升起来时,地面凉气往上窜,最易侵袭关节。中医说“寒从脚起”,这时候晨练得“等太阳”——太阳出来后再出门,穿双厚袜子,戴个护膝。运动量也别太大,慢跑改快走,太极改八段锦,微微出汗就收工。

记住“春捂秋冻”有讲究,头、腹、脚三个部位冻不得,出门戴个薄帽,系条丝巾,别让凉风灌脖子。

第三件不能做的事:熬夜伤阳气。

秋分后昼短夜长,正是“早卧早起”的时节。王大爷总说“秋乏”,可他每晚追剧到十二点,白天直打盹。中医讲“秋收冬藏”,这时候阳气要往回收,熬夜就像拿竹篮打水,漏了阳气不说,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

睡前用艾草泡脚最养人,水温40度左右,泡到后背微微出汗。泡完脚再按按涌泉穴,就在脚心凹陷处,按三分钟能助眠。记住“睡子午觉”的老理儿,中午眯半小时,晚上十点前躺下,比吃任何补药都强。

第四件不能做的事:大喜大悲动情绪。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分后日照减少,人容易情绪低落。张奶奶的儿子在外地,秋分这天她看着满地落叶直掉眼泪,结果血压飙到180。这时候得学学“秋收”的智慧,情绪也要往回收。可以约老伙计们下盘棋,去公园唱唱红歌,或者跟着视频学学书法。

中医说“怒伤肝,忧伤肺”,情绪波动大了,免疫力跟着下降。记得“笑一笑,十年少”,每天对着镜子笑三秒,比吃维C片还管用。

第五件不能做的事:盲目“秋冻”伤根本。

老话说“春捂秋冻”,可这冻得有分寸。陈叔秋分后还穿单衣,结果得了重感冒,引发老慢支发作。“秋冻”不是挨冻,是让身体慢慢适应降温。这三个部位冻不得:头是“诸阳之会”,凉风一吹就头疼;腹是“后天之本”,受凉就腹泻;脚是“第二心脏”,冻着了全身都冷。出门穿个马甲,晚上盖个薄被,别等寒气钻进骨头缝才后悔。

说完这五件“不能做”,再唠点实在的“该怎么做”。

秋分这天,有条件的话,不妨学学老传统,煮碗“秋分汤”:几片雪梨,几颗银耳,一把枸杞,加点冰糖,小火慢炖。梨润肺,银耳滋阴,枸杞养肝,一碗下去,从喉咙润到胃里,比啥饮料都舒服。没时间炖?简单点,早起喝杯温蜂蜜水,睡前喝杯温牛奶,也是润燥安神的好法子。

穿衣上,记住“洋葱式穿法”:里面薄T恤,中间薄毛衣,外面防风外套。热了脱一层,冷了加一层,灵活应对“一天有四季”的秋分天气。尤其注意护住三个地方:后颈(围条薄丝巾)、腰腹(别露脐装)、脚踝(穿袜子别贪凉)。

活动上,别追求“大汗淋漓”,微微出汗最好。早上太阳出来后再出门,傍晚太阳落山前回家。公园里慢慢走,打打太极,伸伸懒腰,都是“收”阳气的好运动。千万别跟年轻人拼速度、拼强度,咱的目标是“稳稳当当活到老”。

最后,再送句掏心窝子的话:秋分,是天地给的“中场休息哨”。别急着往前冲,也别瘫着不动。把节奏慢下来,把心神收回来,把身体照顾好。这五件事,看着简单,做到位了,整个秋冬都能少受罪。赶紧把这篇文章转给家里长辈,或者念给他们听。孝顺,有时候就是一句提醒,一碗热汤,一件及时披上的外套。日子还长,咱们稳稳当当,一起把秋天过成最舒服的季节。

来源:大麦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