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西贝的“翻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品牌已经出来道歉,但门店生意下滑、口碑受损,这些“后遗症”恐怕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决的。
最近,西贝的“翻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品牌已经出来道歉,但门店生意下滑、口碑受损,这些“后遗症”恐怕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决的。
这事其实给所有品牌上了一课:消费者早就不吃那套“高高在上”的说教了,品牌想要赢得人心,得先学会和大家平等对话。
这次西贝出事后,咱们看到很多餐饮连锁开始直播后厨、主动展示做菜流程,显然是意识到该“补作业”了,沟通方式必须得变。
行业集体反思的背后,其实是大家终于明白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不能再一味搞“单向输出”,而要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
科特勒曾经说过,如今的营销已经进入“人文主义中心”的3.0时代,企业要围绕“人”来做事,要用“价值透明”替代“信息霸权”。
说到底,品牌不能再自以为是。
朋友之间,首先是平等,用大白话交流,不装、不端、不忽悠。
品牌只有和用户“玩在一起”,才能获得真正的圈层认同。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双方长期互相成就。品牌给用户好产品、好体验、好情感,用户回报品牌信任和口碑,形成正向循环。
比如,蜜雪冰城为啥总能赢得好口碑?原因就是日常沟通做得好,大家真诚互动,用户自愿为品牌说话。
透明和真诚,更是打动用户的关键。
比如,去年预制菜争议很大,老乡鸡直接在官微公开了677页、超20万字的全溯源报告,还把这份报告置顶。
这种“掀开锅盖让你看”的态度,才是赢得信任的底气。
当然,想和用户做朋友,不能只靠“广度”,还得讲究“精度”。
社交平台上声音多元,品牌要真正听懂用户的想法,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才能成为用户心目中的“自己人”。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企业家本人上场,直接和用户对话。
比如,海尔集团的负责人在微博看到用户说“租房住摆不下两台洗衣机,内衣外衣混洗不卫生”,立马让团队做了分区洗的“三桶洗衣机”。
“世界500强因为你的建议改了方案”,这种真诚互动,比广告更有说服力。
如今,品牌形象经不起翻车,一次失误可能就让多年积累付诸东流。
要想守住口碑,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身段,和用户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
别再用说教的语气“上课”,而是用真实的态度和大家平等交流。
说到底,品牌的形象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每一次与用户互动时,对方真实的感受。
只有把消费者当朋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信息透明、社交发达的当下,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必修课,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
只有放下“品牌架子”,以平等、真诚的态度面对用户,才能在关键时刻赢得信任,收获长久的好口碑。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