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翟欣欣涉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12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让持续8年的司法等待有了终局。
9月19日,翟欣欣涉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12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让持续8年的司法等待有了终局。
消息传来,无数人为之拍手称快,这不仅是给跳楼身亡的苏享茂一个交代,更是给所有关注“情感敛财”乱象的公众一颗定心丸。
回溯案件,悲剧的脉络清晰却刺眼。
2017年,苏享茂通过婚恋平台结识翟欣欣,数月内闪婚又闪离。
短短42天的婚姻里,苏享茂为翟欣欣花费近1300万元,离婚时却遭对方以“举报公司灰色运营、偷漏税”相要挟,索要1000万元赔偿与三亚房产。
不堪重压的苏享茂留下“被前妻逼死”的自述后,选择以跳楼结束生命。
此后,苏享茂家属坚持维权,从民事案中追回千万财物,到如今刑事判决落地,正义虽迟但到。
翟欣欣的罪行并非个例。
当下社会,“捞男捞女”乱象已悄然蔓延:
网络上,“捞钱教程”肆意传播,教人防伪装人设、搞情感操控,把恋爱婚姻当成“敛财赛道”;
现实中,有人伪装成“温柔伴侣”“成功人士”,获取信任后便索要昂贵礼物、巨额彩礼,甚至用曝光隐私、威胁举报相逼迫;
更有“情感网红”公然宣扬扭曲价值观,将异性视作“行走的ATM机”,教唆他人把真心当筹码。
这类行为的危害,早已超出个体悲剧。
它污染了情感本真,让感情、婚姻沦为金钱交易,不少人因听闻或遭遇此类骗局,对婚恋产生恐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愈发稀薄;
它还扰乱社会秩序,看似是“情感纠纷”,实则暗藏诈骗、敲诈勒索,可因隐蔽性强、受害者顾及颜面,很多违法者得以逍遥法外,损害法律尊严。
翟欣欣的12年刑期,是对“情感敛财”的有力震慑,但要根治乱象,需多方发力。
相关部门要严打网络“捞钱教程”,封禁违规账号与平台,切断不良思潮传播链;
婚恋平台需强化审核,落实实名认证与背景核查,不让平台成为“敛财工具”;
更要加强普法宣传,让年轻人认清这类行为的违法本质,遇到侵害时敢用法律维权。
个案的判决终会落幕,但整治“捞男捞女”乱象、守护情感纯粹的行动不能停。
唯有全社会共同发力,让“以情敛财”者付出代价,才能让真诚与善良回归婚恋,让更多人敢爱、敢信,不再为恶风气买单。
来源:清闲的露珠bwZ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