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的三点感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21 15:44 1

摘要:9月20日,以“全球变局与世界秩序暨国际问题新书研讨会”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关于此次论坛的具体学术成果综述,各相关官网官媒已经并将继续在报道,我这里主要谈笔者自己的三点个人感想。

席来旺

9月20日,以“全球变局与世界秩序暨国际问题新书研讨会”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关于此次论坛的具体学术成果综述,各相关官网官媒已经并将继续在报道,我这里主要谈笔者自己的三点个人感想。

首先是领导重视,提出具体工作指导。

论坛开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主持,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淑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分别致辞。领导们在致辞中,一方面对论坛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工作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对我们乃至整个中国国际问题学界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期望。

赵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格局深刻重组,国际秩序面临自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历史转型期,中国的强劲复兴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了更多平衡、积极和稳定的力量,而“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他强调,面对“世界秩序将如何重塑”这一时代之问,中国应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和行动,并通过“四个聚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一是聚焦“破解治理赤字”,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学者要依循“全球治理倡议”提出的变革路径,积极建言发声,在解决全球治理赤字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二是聚焦“守护和平底线”,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中国学者要深入研究关系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积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及其原则精神在全球广泛传播、落地开花、产生实效。

三是聚焦“激活发展动能”,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而持久的“中国动能”,推动全球发展与促进世界现代化。中国学者要勇于走出国门,深入调查研究,在推动破解世界各国发展难题、促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广阔实践中,深刻总结实践经验和历史规律,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华文明全面复兴。

四是聚焦“推动文明鼎新”,以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学者要放眼人类文明进步、世界格局演变,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深入探讨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准确把握其中的文明脉络,深刻洞察历史走向,传播弘扬文明理念,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作文明变革、文明鼎新历史进程中的先知先行者、鼓舞促进者。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赵秘书长指出:今天的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正是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应对变局”的重要平台。回顾前四届论坛,每一次研讨都紧扣时代脉搏,为破解全球难题提供了鲜活思考。本届论坛既是对当下国际热点的精准回应,更旨在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夯实学理基础。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其次是论坛组织者既控制规模,又体现高层次与广泛代表性。

今年的“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联合主办。与眼下流行的数百人出席的大规模研讨会不同,组织者在6月底发布会议预告及征集论文通知中已明确将控制规模,以就相关议题深入研讨取得较好效果。

会议期间,来自中联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安全研究》《国际论坛》《太平洋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刊物及时事出版社的专家应邀出席。河南师范大学百余位师生参会交流。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以“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历史使命”为题作视频报告,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多极化的推动者、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和多边主义的实践者,同时强调未来中国应继续承担大国责任,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在题为“新世界政治时代呼唤新学科:为什么是世界政治学”的视频报告中指出,中国复兴带来的世界政治格局变革,已超出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解释范畴,亟需构建以中国立场为基础的世界政治学。

专题报告环节,八位知名学者分两个时段作专题发言。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孙君健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史志钦分别从中国对外关系、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世界秩序演变与重建以及中国式倡议体系等角度,深入阐释了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转型的思考与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邢广程、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席来旺分别从大国战略博弈、区域秩序演变、实践路径探索和现实议题回应等维度,系统探讨了国际问题研究中国特色“三大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

圆桌研讨环节,不少年轻学者围绕大国博弈新动向、国际秩序变局和中国特色“三大体系”建设进展等议题踊跃发言,提出多项前瞻性观点与务实性建议。还特意设置“与名刊编辑深度对话”环节,多位来自权威期刊、知名媒体和出版机构的资深编辑与记者,结合一线工作实践,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强化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发挥出版工作的支撑作用等分享真知灼见。

第三是大家对笔者的两部新著给与积极评价,令人感动。

本届论坛以“全球变局与世界秩序暨国际问题新书研讨会”为主题,就自然涉及到国际问题新书即我的《大战略:把脉破局》《新棋局:变局•定位》两部新著。

我在上午的最后时刻作了题目为“聚焦世界秩序变局、助力‘三大体系’建设的学术探索”的专题报告,从当前世界秩序深刻转型的现实背景出发,系统阐述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在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中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面对大国博弈加剧、全球治理赤字扩大等挑战,中国学界应更主动地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具有现实关怀和理论前瞻性的学术探索。并分享了新著中的核心观点,指出应从世界秩序演变的内在逻辑出发,探索符合中国立场、兼具全球视野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强化中国学术自主性和国际话语权,切实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下午专门设置一个圆桌环节聚焦“构建中国特色‘三大体系’实践案例分析”,研讨了我的《大战略:把脉破局》《新棋局:变局•定位》两部新著。该环节研讨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主持展开深入对谈。发言者高度评价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不断探索真理的学术勇气,并结合书中的一些独特的学术观点、理智稳健的理论探索与富有特色的观察视角、分析方法与写作风格等,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理支撑与话语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讨论。发言者中有的已读过其中一部,有的是会议报到时拿到新书后一直在抓紧阅读甚至到深夜,我在会议现场仍看到发言者在认真阅读,前后对比,并为发言摘录、作记号,这些场景都非常令我感动。

来源:席来旺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