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人社部门持续优化退休办理服务,像河南、广东、江苏等省份已全面开通“掌上办”渠道,参保人通过当地政务APP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5步就能完成退休申请、材料上传、审核查询等流程,最快3个工作日可办结,彻底打破以往“多次跑、线下等”
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人社部门持续优化退休办理服务,像河南、广东、江苏等省份已全面开通“掌上办”渠道,参保人通过当地政务APP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5步就能完成退休申请、材料上传、审核查询等流程,最快3个工作日可办结,彻底打破以往“多次跑、线下等”的旧模式。但实际办理中,仍有不少即将退休的人宁愿顶着烈日跑社保局,甚至反复咨询工作人员才敢提交申请。这份对“线下办理”的偏爱,背后藏着大家对退休这件人生大事的谨慎——毕竟涉及几十年社保权益和未来养老金,哪怕流程再简化,也想亲眼确认、亲手办好才放心。
从各地推行的线上办理流程来看,其实每一步都在尽量贴合普通人的操作习惯。第一步“资格自查”,打开APP就能看到自己的社保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系统还会自动提示是否满足退休条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拿着缴费记录单去窗口核对;第二步“选对平台”,官方会明确标注推荐使用的渠道,比如河南用“豫事办”、广东用“粤省事”,避免大家误点非官方链接;第三步“填信息传材料”,身份证、户口本只需拍照上传,系统支持自动识别信息,不用手动输入密密麻麻的数字,连“特殊工种证明”这类以前需要线下提交的纸质材料,现在也能扫描上传;第四步“提交后等审核”,审核进度实时更新,哪一步出问题会明确提示原因,比如“照片背景不清晰”,直接在线重新上传就行;第五步“领退休证查工资”,审核通过后电子退休证会直接发到账户里,养老金到账时间也会同步通知,不用再跑一趟去领纸质证。
可即便流程这么方便,还是有不少人倾向线下办理。有网友说,自己父母快退休了,手机操作不熟练,怕点错按钮填错信息,宁愿让子女陪着去社保局,工作人员当面指导更安心;也有人担心线上上传的材料“没下文”,之前帮亲戚办业务时,明明传了完整材料,却因为系统延迟没被识别,后来还是去窗口提交纸质版才解决,从此觉得“线下交材料更靠谱”;还有从事灵活就业的人,社保缴费涉及多个单位,怕线上系统没整合完整记录,跑一趟窗口能当面查清所有缴费明细,心里才踏实。
不过也有很多人体验过线上办理后觉得“真香”。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网友分享,自己去年退休时正在外地照顾生病的家人,原本以为要专门回北京办手续,后来发现能线上办理,花20分钟就填完了信息,3天后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不用来回折腾,还能专心照顾家人,太方便了”;还有网友说,线上办理能随时查看进度,不像以前去窗口排队,问一句“什么时候能办好”只能得到“等通知”的回复,现在打开APP就知道走到哪一步,不用再焦虑地反复打电话咨询。
各地人社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正在针对性改进。比如山东推出“线上+线下”双指导服务,线上开通直播讲解办理流程,线下在社保局设置“线上办理辅导岗”,专门帮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操作;浙江优化系统提示功能,对容易填错的项目,比如“退休类型选择”,会弹出详细说明,比如“‘正常退休’适用于年满60周岁男性,‘特殊工种退休’需满足相关年限”,减少大家的操作顾虑。这些改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线上办理,据人社部2024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全国企业职工退休手续线上办理率已达6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退休手续线上化是趋势,它确实帮我们省下了跑腿的时间、减少了等待的焦虑,可那些宁愿多跑几趟的人,不是不接受便利,而是对“人生重要节点”的谨慎与重视。有人说“线上办快是快,但少了点‘仪式感’,跑一趟窗口,拿到盖着章的材料,才觉得‘退休’这件事真的落定了”;也有人觉得“便利不该有‘门槛’,让老人能轻松用、让担心的人能放心用,线上办理才能真正惠及所有人”。其实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追求的本质都是“把事办好、把权益落稳”。随着系统不断优化、指导服务越来越贴心,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尝试线上办理,而那些偏爱线下的人,也能在窗口得到更高效的服务——毕竟,让每一个为生活打拼几十年的人,顺顺利利开启退休生活,才是这项服务最该有的温度。
来源:往昔搁浅了谁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