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听到“腹膜转移”或者“肚子里转移了”,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希望不大了。但其实,现在的医学进步了,我们已经不是束手无策了,有了很多“组合拳”可以打。
我是肿瘤科的医生。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一个比较专业,但也非常重要的话题——结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
很多人一听到“腹膜转移”或者“肚子里转移了”,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希望不大了。但其实,现在的医学进步了,我们已经不是束手无策了,有了很多“组合拳”可以打。
我给大家梳理一下目前主要的几种治疗方法,大家心里有个数。
您可以简单地把“腹膜”想象成包在我们肚子里所有脏器(比如肠子、肝、胃)表面的一层“保鲜膜”。这层膜很光滑,能保护脏器。
当结肠癌的癌细胞不小心掉落到这层“保鲜膜”上,并且像种子一样在这里生根发芽,长成了新的病灶,这就是“腹膜转移”。因为它是在腹腔这个“房间”里广泛播种,所以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1. 全身化疗:这是“基础部队”
是啥? 就是通过输液或者口服,让化疗药随着血液跑遍全身,去杀死癌细胞。
为啥用? 它是控制全身情况的基础。既然癌细胞能跑到腹膜,也有可能跑到别的地方(比如肝、肺)。化疗可以全面清扫,控制病情,为其他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口语化理解: 就像打仗,先派空军进行全域轰炸,削弱敌人的整体力量。
2.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是“特种部队”
是啥?
靶向治疗: 先要给肿瘤做个基因检测(就像查它的“身份证”),如果发现它有特定的“靶点”(比如一把“锁”),我们就用对应的“钥匙”(靶向药)去精准地打开它,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损伤小。
免疫治疗: 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把我们身体里本来的“警察”(免疫细胞)激活,去掉癌细胞的“伪装”,让我们的免疫系统自己去攻击肿瘤。
为啥用? 这两种方法更精准、更聪明,效果好副作用相对小。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需要做检测看有没有相应的“靶点”或者免疫治疗的“指标”。
口语化理解: 靶向治疗是“精确制导导弹”,免疫治疗是“激活我方特种兵”。它们经常和化疗“基础部队”配合作战,效果更好。
盐亭麻秧的!
3. 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是“王牌局部战术”
是啥? 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治疗。简单说,就是在手术把肉眼能看见的肿瘤都切干净之后,用一根管子往肚子里持续循环灌注加热到42-43℃的化疗药水,像“热水澡”一样泡着腹腔60-90分钟。
为啥用? 热量本身能杀死癌细胞,再加上热化疗药,效果能提高几十倍。这个“热水澡”能精准地清洗掉腹腔里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漂浮着的微小癌细胞,大大降低以后复发的风险。
口语化理解: 就像手术把“大树”都砍掉了(大肿瘤),但土里还有很多“杂草种子”(微小癌细胞)。HIPEC就是给这片土地洗一个“杀毒杀菌的热水澡”,把草籽都烫死,防止它再长草。
4. 肿瘤细胞减灭术:这是“精准拆迁”
是啥? 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外科手术。医生会像“拆迁队”一样,尽最大努力把腹腔里所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肿瘤病灶,一个一个地彻底切除干净。这个手术非常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和经验。
为啥用? 这是所有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如果肚子里还留着一大堆肿瘤,光靠化疗和“热水澡”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把大的肿瘤都拿掉了,后续的治疗才能发挥最好效果。
口语化理解: 打仗要想赢,得先把敌人的“堡垒”和“据点”都端掉,剩下的散兵游勇再用“热水澡”(HIPEC)和“空军”(化疗)来清理。
现在治这个病,绝不是某一个科的医生单打独斗。我们一定会组织一个多学科团队,英文叫MDT。
这个团队里会有:
肿瘤外科医生(负责做手术)、
肿瘤内科医生(负责化疗、靶向、免疫)、
影像科医生(看片子评估)、
病理科医生(看肿瘤的“真面目”)、
营养师、护士等等。
大家坐在一起,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转移多少、身体好坏、基因类型),一起商量,制定一个最最适合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现在对付结肠癌腹膜转移,我们的策略是:
“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 +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为核心,再联合 “全身化疗 + 靶向/免疫治疗” 的组合拳。
主任最后多说一句:这个病虽然复杂,但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最关键的是要找对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全面的评估,看是否适合上面这一套强大的“组合疗法”。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依然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和很好的生活质量。
希望我这样解释,大家能听明白。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再沟通!祝大家健康!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