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湖,芡实种植历史悠久,但是过去多以农户零星经营为主,品质不一、销路不稳,好资源难卖出好价。如何破题,推动芡实从“土特产”向“高端品”转型?
近日,走进金湖芡实加工产业园,清洗、色选……全自动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一粒粒芡实在这里“脱胎换骨”,从土特鲜品变身“高端”商品。
“订单农业”稳民心,规模化种植激活一池春水
金湖,芡实种植历史悠久,但是过去多以农户零星经营为主,品质不一、销路不稳,好资源难卖出好价。如何破题,推动芡实从“土特产”向“高端品”转型?
金湖县国尧产业集团率先扛起“链主”担当,引入江苏苏芡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公司+农户+市场”的订单农业模式,让农户吃上了“定心丸”。同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仅保障了原料品质,更显著提升农户收益。
“订单模式激活了生产端,农户敢种、肯种、多种。今年我们预计收购鲜芡实米80万斤,带动周边种植约4万亩。”国尧产业集团董事长徐加荣说。
走进苏芡农场,种植户范阳正在齐腰深的塘中采收芡实。只见她掀开水面深绿色钵盘,对准了水中黑乎乎“鸡头”,一刀砍下去,一二斤重的“鸡头”迅速漂浮……“以前愁销愁价,如今订单在手,我们越发有信心!”范阳说道。
截至目前,金湖芡实种植面积超4万亩,年产量4000余吨,年产值近5亿元。
科技赋能价值跃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一粒芡实,从采摘到上市,要经历怎样的旅程?
集团联合苏州市农科院、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共建金湖芡实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与江苏大学深化合作,聚焦芡实的品种改良与深加工技术。工作站引进了10个芡实新品系,推广绿色防控与杂交育种技术,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实现“从一粒种到一颗实”的全流程品质管控。微波烘干、低频极化电场保鲜等专利技术,将鲜芡保质期延长至180天,留住90%的鲜润口感。全程15道洁净工序实现无硫加工,安全更营养。
品质提升直接带来价值跃升,“以前卖原料,赚的是辛苦钱。如今做成高端产品,效益翻番,这叫‘粒粒鸡头米堪比小珍珠’。”徐加荣感慨地说。
双线发力拓市场,“金湖鸡头米”香飘四方
产品好不好,最终市场说了算。
集团积极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不仅在京东、抖音开设旗舰店,还邀请大V直播带货,同时积极布局线下商超和高端生鲜市场,与多家连锁品牌达成战略合作,让“金湖鸡头米”走向更广阔的消费群体。集团还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目前公司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
立足新起点,国尧产业集团将以杉荷里为核心打造全国性芡实电商交易中心,构建集电商交易、智能仓储、精准分装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枢纽,通过深加工技术研发和品牌价值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芡实产业动能。 刘振巍 吴靖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