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古而来!这里是呼和浩特新城区!

摘要: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这些印记,是北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印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青山文脉起长卷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这些印记,是北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印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今日,《内蒙古日报》“行走北疆看中国·北疆百城文化探源”传播工程系列报道开始刊发,首篇关注了正处大青山南坡脚下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这首闪耀于中国文学天空的北朝民歌,让“敕勒川”这个古老地名及其“阴山下”的地理方位,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绵延起伏的大青山属阴山山脉中段,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正处大青山南坡脚下,亦属历史记载的敕勒川的一部分。

数万年前,古人类破石成器,开辟鸿蒙,创造出灿烂夺目的“大窑文化”;西汉时期,建城屯兵,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清雍正乾隆年间,修筑绥远城,驻防边疆成就草原第一重镇……

历史长河中,大青山牵起新城区的辉煌过往和活力今朝,也塑造了这里从容自信、大气包容的城市气质。

韬玉山晖 文明肇启

历史上的大青山曾经林茂草丰、河水长流。《归绥识略》把大青山形容为“画屏森列”。

优越的地理条件难免让人充满遐想,也成就了一次跨越亘古的相遇。

1973年10月的一天,内蒙古博物院的汪宇平先生行走在保合少镇大窑村南边的山坡上(即大青山南麓),惊喜发现埋藏于土层之下的石器,从此这里便让考古界关注的目光再未远离。

此后,随着专家们多次在此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我国一处罕见的大规模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

扎实的考古成果,让遗址从历史深处走来,并日渐清晰丰盈:距今50万年到1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大青山一带劳动、生息、繁衍,与举世闻名的中国周口店“北京人”同期共存,一起为“满天星斗”式的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

1979年,文化部将大窑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为“大窑文化”。1988年,国务院将大窑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现,拂去的是历史尘埃,映见的是中华文化根脉深长。

文化自信,正踏古而来。

让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用资源禀赋激发地区活力、以文化IP赋能产业发展……新城区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和“揽山入城”项目,让《敕勒歌》意境跨越千年再次照进现实。

“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心中最美的日出。”2023年的这个热搜,让大青山脚下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水磨村火遍全网。

“这里望山见景、乡愁可寄,别有一番滋味。”内蒙古中峰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占中工作之余经常“驻扎”在水磨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大青山四季之美。由于对绿水青山爱得深沉,2023年,他开始在水磨村承建北疆文化大青山创作基地,使静谧的水磨村充满文化艺术气息。谈起规划,张占中满眼都是兴奋:“基地将于2025年全部投入运营,通过沉浸式体验、文化沙龙、课题研究、科研立项和作品推广等方式,深入挖掘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如今,水泉、野马图、讨思浩、生盖营……在新城区大青山前坡,24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正拔地而起。凭借着无处不在的“青绿”,一处处风光秀美、业态前沿、特色鲜明、人文内涵丰富的文旅产业日渐壮大。

千年古城 映照风华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大青山既扮演着农耕区和游牧区分界线的特殊角色,也承载和延续着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悠长文化脉络,是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带。

当我们将视野延伸,一座坐落于新城区塔利村北的汉代古城遗址便跃然眼前。

循迹而至塔布陀罗亥古城遗址,仅存的素土夯筑的城墙诉说着曾经过往。

为了抵御匈奴南进,汉朝在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设立城邑。

新城区民俗学者高金贵介绍:“塔布陀罗亥古城北倚大青山的蟠龙山,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汉代古城之一。”

虽历经千年风霜雪雨,置身古城内城,依然可见陶片、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还有罐、盆等陶器残片。高金贵说,当时的古城,繁华热闹,各民族贸易往来密切,多元文化交流融合。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游览了塔布陀罗亥古城,并在《内蒙访古》中写道:“即阴山南北和黄河渡口一带的汉代古城,不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军事的原因建筑起来的。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种驻扎军队和囤积军用粮食武器的营垒。居住在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军队,也有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但这些小商人和手工业者还是依靠军队生活的,只要军队撤退,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西汉以后,塔布陀罗亥古城逐渐变得寂静荒芜。直到清乾隆年间,这里再次有人居住,逐渐形成村庄。

据《呼和浩特城镇乡村》记载,清乾隆年间,归化城外修建绥远城,塔布陀罗亥成为民工住地。绥远城建成后,来自晋陕冀的民工留住此地,与当地牧民一起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之后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塔布陀罗亥”也被村民简称为“塔利”。

当时,归化城已成为商贸中心,塔利村是商贸中心的出口。东西大道是归化城通往张家口、北京的“京羊路”。南北山路是翻越大青山通往草原的“茶叶之路”和“驼道”。同期,这里还有驼店、车马店、货栈,逐渐形成以坝口、毫沁营、古路板、罗家营、保合少为一线的繁华集镇。

屏藩朔漠 融合北疆

晨光熹微,人声渐起。以一段位于新城区中心地带的绥远城古城墙为背景,呼和浩特市南来北往的人们开启了一天的生活。

长约670米的古城墙上,斑驳的青砖见证了绥远城曾经的鼓角争鸣、商贾繁华。

绥远城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是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而规划、营建的八旗驻防城。相对建于明代的归化城,绥远城被称为“新城”,是今日新城区的前身。

“绥远城,南控漠南,外摄塞北,拱卫京师,沟通商贸。因处于商贸交通的咽喉要道,随着大量人口迁入,推动了商贸的发展,更推动了中外贸易的日益昌盛。绥远城的设置对维护北疆地区的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绥远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一兵介绍说。

走进将军衙署博物馆,便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岁月。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是当时掌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先后有79任将军在此办公,金戈铁马,屏藩朔漠,流传一段波澜壮阔镇守边关的历史画卷。

烟火漫卷,往事浩瀚。

新城区沉淀的历史,是故乡人心中的乡愁,也是外乡人眼中的风景。如今,这里既保留了旧时的风韵,也展现着年轻的活力,焕发着城区的“烟火气”。

新城区文化馆内,太平鼓舞队正在排练节目。音乐声响起,队员们舞步优雅,轻敲手中太平鼓,传递喜庆祥和……

“太平鼓舞表达的是一种热情、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呼和浩特市太平鼓舞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于莹说,当年八旗军驻防绥远城,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太平鼓舞也随之而来,并逐渐流传开来。目前,新城区的太平鼓舞、古路板龙灯节、青城面塑等9个非遗项目已进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目录。

青山远黛,大美新城!这片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绽放光芒的热土,就像它的名字新城,前程如新,也永远青春!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