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存在一种理论,能够用一套简洁的法则,解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所有的力,乃至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它将成为一把宇宙的终极密钥,一旦拥有,我们将洞悉万物运行的奥秘。
从古老的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传说,到现代科幻电影中对宇宙规律的瑰丽想象,无不体现着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永恒好奇与探索渴望。
而今,科学家们将这种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求索,凝练成了一个优雅而雄心勃勃的概念——“万物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如果存在一种理论,能够用一套简洁的法则,解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所有的力,乃至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它将成为一把宇宙的终极密钥,一旦拥有,我们将洞悉万物运行的奥秘。
时至今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名为“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标准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已知的实验结果,并预言了许多新的粒子,其中一些后来被实验所证实。
然而,标准模型并非终点,它还无法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也不能将引力纳入其中。在通往“万物理论”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让我们从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无比深刻的问题开始:空间是连续的,还是存在着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就像高清电视屏幕,画面看似是连续、无比细腻的,但它其实是由一个个微小的像素点组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察觉到空间的“像素化”。我们看到的是光滑的表面,连续的线条。我们习惯于认为,一条线段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任意两个点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点。这种“无限可分”的特性,被称为“连续性”。
然而,当我们进入微观的量子世界,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许多物理量,例如能量、角动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呈现出一种“跳跃”式的、离散的特性,就像台阶一样,只能取某些特定的值,而不能取中间值。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化”。
如果空间也像能量一样是“量子化”的,那么就意味着空间也存在着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也就是说,空间可能是“像素化”的。
那么,这种“像素”放在宇宙中会有多大呢?基于当前物理学的常数,物理学家们推算出了一个普朗克长度,大约是 10⁻³⁵ 米。这个尺度比一个原子核还要小上亿亿倍!
普朗克长度来自三个基本物理常数的组合:普朗克常数(描述量子世界里能量与频率的关系)、光速(宇宙中信息传播的速度极限)和引力常数(描述引力作用的强度)。这三个常数,分别代表了现代物理学的三个重要领域:量子力学、相对论和引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似乎暗示着在普朗克尺度上,这三个领域将交汇融合,展现出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物理图景。
然而,要验证普朗克长度的存在,却难于登天。因为普朗克长度实在太小了,比我们目前能探测到的最小尺度还要小得多。
我们知道,要“看到”一个物体,我们需要用波长小于该物体尺寸的波进行探测。 例如,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来观察物体,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几百纳米,所以光学显微镜最多只能分辨几百纳米尺度的物体。而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电子束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因此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构,比如原子。
而要探测普朗克尺度,我们需要波长极短、能量极高的探测手段。 科学家们使用大型粒子对撞机(LHC)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在 LHC 中,质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迎头相撞。通过分析撞击产生的碎片,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撞击瞬间发生的物理过程,并寻找新的粒子和现象。目前,LHC 能够达到的能量已经非常高,能够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研究夸克和胶子的性质。但是,即便是 LHC,它所能达到的能量,距离探测普朗克长度所需的能量还相差甚远,就好比我们要用一根竹竿去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样,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可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都难以直接探测到。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物质的基本构件——基本粒子。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 61 种基本粒子,并将它们归纳在一张类似元素周期表的“清单”中。
就像当初人们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推测原子内部有更深层的结构那样,如今,基本粒子“清单”的规律性和对称性,也让许多物理学家相信,这些粒子可能只是更深层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要验证这个猜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基本粒子进一步“敲碎”,看看里面是否还有更小的组成部分,比如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但就像上述提到的,将它们拆解需要的能量远超我们当前的对撞机能达到的范围。
如果说,寻找更基本的粒子,是为了探索物质的基石,那么,探究力的统一,则是为了理解宇宙的运作机制。在“标准模型”的框架下,我们已经知道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
简单理解的话,引力将我们束缚在地球上,并维持着天体的运行;电磁力负责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现象,例如,让你不会掉进地板的原子之间的排斥力,以及电和磁现象;强核力将夸克结合成质子和中子,并将质子和中子束缚在原子核内;而弱核力则控制着某些放射性衰变。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都可以用一种叫做“量子场论”的理论框架来描述。在量子场论中,所有的基本粒子都被看作是某种“场”的激发,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通过交换“玻色子”来传递。例如,电磁力是通过交换“光子”来传递,弱核力是通过交换“W 和 Z 玻色子”来传递,而强核力则是通过交换“胶子”来传递。可以说,“量子场论”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但引力就像一头难以捉摸的“巨兽”,始终游离于统一的框架之外。
目前来看,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引力与其他三种力统一起来。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目前描述引力最成功的理论。它将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的结果,描绘了一幅与量子力学截然不同的宇宙图景。
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是平滑的、连续的,而在量子力学中,时空则可能是量子化的、离散的。如何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论融合在一起,是摆在物理学家面前的一道巨大难题。
两者对引力本质的理解有差异。从量子力学视角看, 如果要将引力纳入量子力学,就需要找到传递引力的量子粒子,即引力子,但至今尚未观测到引力子。 而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的弯曲。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例如弦论和圈量子引力论。弦论认为,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的,而是一维的、振动的“弦”,不同的振动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粒子。而圈量子引力论则尝试将时空本身量子化,认为时空是由一个个离散的“圈”编织而成。这些理论都试图将引力纳入量子力学的框架,实现所有基本力的统一。
然而,这些理论目前还都停留在假说阶段,它们都还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此外,在追寻“万物理论”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更深刻地反思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我们凭什么认为宇宙在本质上一定是简洁的呢?有没有可能,宇宙的规律本身就是复杂的、繁琐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混乱”的?
如果宇宙本身就不是简洁的,那么我们追求一个“最简洁”的理论,会不会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我们目前发现的很多物理常数,例如光速、电子的电荷量、普朗克常数等等,都是一些固定的数值。我们希望这些常数能够被“万物理论”本身推导出来,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外部输入。但是,有没有可能,这些常数并不是“注定”的,而是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某种机制“随机”产生的?例如,在一些多重宇宙的理论中,不同的宇宙可能会有不同的物理常数,就像掷骰子一样,每次掷出的点数都是随机的,但都符合掷骰子这一规则。
如果这些常数本质上是随机的,那么试图从理论中推导出它们的值,或许是没有意义的。
来源:脑洞大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