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编修委员会对现行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依据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阐释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在体例上进一步按照时序展现历史的具体进程;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编修委员会对现行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依据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阐释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在体例上进一步按照时序展现历史的具体进程;在课文内容上落实中央提出的主题教育内容,及时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学习栏目的设置上有新的发展,使教材成为“教本”与“学本”的有机结合。新修订教材有不少新的变化,并且体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用好新修订教材,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在此,提出一些使用新修订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增强历史课程教材意识,注重发挥历史教材的育人功能
历史教师要用好新修订教材,很重要的是要具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
所谓课程意识,是指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所教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在这方面,新课标已有明确的定位:“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明确历史课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将上好历史课视为天职,不负使命,这既是历史教师的职业追求,也是责任担当。
所谓教材意识,是指对教材的地位、性质、功能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但教科书(即通常所说的教材)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材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工具。历史教师尤其要认识到,历史统编教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其性质是国家教材,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明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历史统编教材具有的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功能。
因此,历史教师在分析新修订教材的内容时,应在梳理教材知识的范围、线索、层次以及要点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发掘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历史自信。例如,七年级教材叙述的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其主体内容及育人价值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认识到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信念。
第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主体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掌握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
第三,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各历史时期文化成就的突出特色,认识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二、钻研新课标,在吃透教材的
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
新修订教材是依据新课标进行编修的。教师在分析新修订教材的内容时,首要的是钻研新课标,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是要将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部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新修订教材的内容。在这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将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者结合起来
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由“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部分构成。它们将学生所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明确教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业要求)、教师怎么教(教学提示)这三个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钻研和整合,再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其中,一是根据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文明的产生和古代亚非文明”,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是:“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学业要求”有以下四点。
(1)能够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史事发生、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知道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点;能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古代世界各个文明的发展状况和代表性成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梳理教材的叙述,了解史事发生的背景和意义,对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在古代、中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
(4)能够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提示”部分则提出以下两点教学建议。
(1)重点概括世界各个区域文明的主要特征,梳理各区域文明互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
(2)充分利用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典型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等,有选择地运用有关世界古代史的影视作品,进行情境创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联系地理课程,引导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历史地图的要素,认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范围,加深对古代多元文明的理解。
由上可见,新课标的要求是具体而明确的。教师在分析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可以看出新修订教材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而编修的,并且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人类的形成、国家的产生、文明古国的文化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统合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具体描述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基于“内容要求”,参照“学业要求”,有机吸纳“教学提示”中的教法建议,设计好单元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将新课标中的专题、教材中的单元与教学设计的单元结合起来
新课标中的专题,多是以历史阶段为标题,提出该阶段历史发展的重要史事以及要认识的历史问题。教材中的单元,对新课标的专题加以适当的整合,确立单元的主题,并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分解为若干个课题。而教学设计的单元,则是从教与学的角度,以探究的问题为单元主题,设计学生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路径。这三者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一定的区别。教师教学应基于新课标中的专题,把握教材中的单元,做好教学设计的单元规划。这就要依据新课标,凝练单元主题,明确学习探究的任务。
例如,新课标中国近代史板块的第六个专题的“内容要求”是:“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事;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以上内容在新修订的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对应的是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共分为两课,课题及子目如下: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重庆谈判
国民党发动内战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就要将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在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即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单元主题教学的任务和步骤。
单元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任务一: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任务二:梳理全面内战爆发后的重要史事,了解中国共产党节节胜利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亡。
任务三:分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任务四: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新课标要求落到了实处。例如,对于“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这一新课标的要求,教材中对应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在以上设计中,教师通过任务三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探究,以达成新课标的要求。
(三)将单元主题与教学内容中的大概念结合起来
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事实、知识、经验、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运用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框架,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概念、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学习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不停留在分散的、碎片化的知识表层上,还能促进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认识框架,也能为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认识历史问题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可以有多个层面,例如,(1)板块学习的大概念,如中国古代史的大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2)单元学习的大概念,如秦汉时期的大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课时学习的大概念,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大概念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通过大概念这一抓手,可以将教学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
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可以有多种类型:既有反映历史发展总体趋势的大概念,如前述中国古代史的大概念;又有综述历史发展主要线索的大概念,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念是“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还有概括时代特征的大概念,如世界现代史的大概念是“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单元主题和大概念是否一样呢?首先,二者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单元主题是统领并体现单元教学的内容主旨,而大概念是将教学内容用核心概念组织起来,通过大概念这个抓手,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的结构,形成历史认识的视角。因此,可以说大概念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指路灯。其次,二者的异同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诸如:(1)单元主题与大概念是一致的,如中国古代史中秦汉时期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本单元的大概念也可以是如此;(2)单元主题与大概念有所不同,如世界古代史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文明的产生和古代亚非文明”,本单元的大概念可以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源性与多元性”;(3)一个单元主题下有时会有多个大概念,如世界现代史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本单元的大概念可以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运用大概念对知识进行整合,可以使众多的知识点围绕着大概念而变得清晰、有序。大概念的运用尤其是对学生建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的结构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的结构要建立在历史联系的基础上。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形成清晰的历史认识。
三、注重分析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和
新提法
新修订历史教材有很多新的特点,其中新增内容和新提法,是最引起教师关注的。
在新修订教材中,不仅新增了一些内容,而且对原教材中一些内容的论述有新的提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理解新增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这些新内容、新提法的内涵及意义,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它们。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新增了“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在七年级下册,将原教材第3课中的一目“民族交往与交融”扩展为新的一课,即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介绍隋唐王朝与吐蕃、突厥、回纥、渤海、南诏的关系,并在论述中央王朝统辖各地区的基础上,概述了盛唐时期的疆域“四至”。这些新增的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知晓历史上的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有效管辖,使学生通过学习,从历史的角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12课,在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时,与原教材相比,增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是根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而增加的论述。同时,根据中央提出的主题教育要求,还在正文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又如,八年级下册新增了两个单元,专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发展。这也是根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新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决议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将新时代以来的历史作为独立的单元予以重点介绍。这就需要教师理解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新时代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分析教材中学习栏目的功能
并用好它们
新修订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学习栏目,以配合课文的学习。这些栏目有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历史知识、提供原始材料、促进学生思考、展开研讨活动等多方面的功能,旨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有效资源和平台。
(一)单元页的内容及运用
新修订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前,设有单元页,内容有以下三项。一是“单元导语”,概述该单元内容的主要范围、基本线索以及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该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及要认识的主要问题。二是“时间轴”,即以时间为基线,呈现该单元所述历史的发展进程,并标示出重要史事及其发生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历史时序基础上。三是“学习目标”,列出该单元学习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方面应达成的目标,使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有清晰的定位。“时间轴”和“学习目标”是此次修订新增加的,为的是使学生了解该单元所学历史的时间跨度及重要史事,明确学习的要求。
对于单元页在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由教师进行概述,也可以是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既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进行预览,也可以在单元教学完成后,再回看单元页的内容,检视通过单元学习是否掌握了基本线索和重要史事,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配合课文学习的相关栏目及运用
新修订教材在每课的正文旁,设置了一些学习栏目,包括:(1)“课前导语”:以图文相配的方式引出本课学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相关史事”:讲述具体的史事,作为课文知识的补充;(3)“史料研读”:列出简要的历史材料,并提出思考问题;(4)“人物扫描”:具体介绍所学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5)“学史崇德”:通过介绍杰出历史人物的言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明理、修德;(6)“想一想”:结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7)“读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地图中的重要信息,逐步学会读图、用图。
“课前导语”的内容基本是此次修订重新编写的,同时配上了相应的图片;“相关史事”“史料研读”“人物扫描”“想一想”是原教材已有的栏目,此次修订对其中设置不均衡的问题加以改进,使这些栏目在每课中都有设置;“学史崇德”“读地图”是新增栏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这些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的学习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有多种方式。例如,“课前导语”,既可以作为教师上课开始的本课导入,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有些“相关史事”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但对于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相关史事”,如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中有关台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相关史事”,教师则应视同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史料研读”和“想一想”栏目,教师可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人物扫描”和“学史崇德”栏目既可以作为教师讲述的具体材料,也可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三)课后的学习栏目及运用
新修订教材在每课正文之后,设置了两个学习栏目。
一是“课后活动”,每课设两道题。第1题多是围绕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有复习、巩固、提高的作用;第2题多是开放式、延伸式的问题,旨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更活跃的思考。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不是从考查知识记忆的角度来设计的,而是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使学生通过完成这些活动练习,在核心素养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对“课后活动”的运用,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作为当堂巩固的习题,由学生完成,亦可作为课后的练习巩固,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更适宜所教学生历史学习的课后活动。
二是“知识拓展”,通过介绍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课的“知识拓展”栏目的内容,还起到补充必要知识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的“知识拓展”,是关于南海诸岛的内容,教师对此要特别关注,应将其作为本课学习的内容之一,进行必要的阐释。
以上这些配合单元和课题学习的栏目,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系统,加强了历史统编教材作为“学本”的功能。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这些栏目的功能,在教学时力图用好这些栏目,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活动课的实施
在本套新修订的教材中,每册都设有一节活动课,并且每节活动课都选定了活动主题,设计了活动目标、任务和过程。活动课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旨在促进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新修订教材活动课的主题及活动设计,有些是在原教材基础上的完善,如七年级下册的“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九年级上册的“唱响〈国际歌〉”等;有些是新编的,如七年级上册的“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八年级上册的“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八年级下册的“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等。
开展活动课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围绕活动课的主题,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教材中活动课的设计,应该说是一个基本的课程蓝图,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教师进行更为具体、详细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活动的组织方式、具体的活动步骤,以及对学生参与活动课学习的评价方式等,都需要教师做好课前规划。第二,要调动全体学生开展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活动课与常规式的课堂教学不同,不是一般性的基于教材的学习,或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而是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是一种基于主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上,活动课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而且要将学生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与全班活动相结合。活动课虽然也称为“课”,但并不是指教师上课、学生听课,而是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利用多类教学资源,以多种形式展示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而且,学生的课上活动与课下活动是有机结合的,一些活动环节是由学生在课下进行并完成的。第三,新课标设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板块,教师可以将活动课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相结合。新修订教材中活动课的主题,本身就涉及跨学科学习。例如,对于七年级下册的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就可以联通语文、地理、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五)“学史方法”栏目的运用
新修订教材新增了“学史方法”栏目,旨在加强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指导,通过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该方法运用步骤的说明,使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学史方法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技能。这一新增的栏目,可以说是新修订教材的一个亮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一栏目,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学史方法”栏目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一,将其作为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机部分。有些“学史方法”栏目的运用,可以纳入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之中。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中的“如何阅读历史地图”,教师就可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结合“读地图”栏目加以运用,这样就使“读地图”栏目中的“读地图中的什么”,与“学史方法”中的“怎么识读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就方法学方法或空谈方法。其二,将其安排为课后活动,要求学生完成。这是指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学史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练习,促进学生在实际的活动和练习中学会运用方法。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如何掌握历史纪年法”,由于在该册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公元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与纪年法有关的习题。其三,将其与活动课的开展结合起来。例如,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是“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与本册所设的第二个“学史方法”“如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有相通之处,这就可以将二者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活动课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出土文物中获取历史信息。其四,开设专门的学史方法指导课。这是指在学期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下,教师开设学习方法类课程,运用教材中的“学史方法”栏目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法指导和训练。
综上,这些学习栏目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设计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使新修订教材的“学本”特征更为凸显。全面用好这些学习栏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历史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五、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的
关系问题
新修订历史教材中的每个课题,大多是下设三个子目,有个别的课是四个子目。在新修订教材试教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提出教材中的知识点较多,在一课时内教不完。这是一个实际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加以解决。
(一)做好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也是一学期教学进度的基本蓝图。以前,有的教师不重视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在课时的安排上缺乏全面且具体的教学日程设计,这就很容易出现单元和课时教学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学期开学之初,教师有必要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中,要计划好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具体日程,包括教学总周数、课时数、每周教学的单元和课题等,并将本学期所用教材中的单元和课具体分配到每周及每个课时。做好学期教学计划,从总体上计划本学期使用教材的单元和课的教学时间,以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新修订的6册教材,每册课的数量在21—24课之内(含活动课),如果按一个学期的有效教学周是15周、每周历史课是2课时计算的话,在30个课时内完成1册教材各课的教学,即便有的课需要用2课时,应该也是能够完成的。所以说,做好学期教学日程的总体安排和具体分解每周的教学任务,是必要的。
(二)对单元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学期教学计划能够解决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进度问题,但对于一节课能否上的完,还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课时教学设计。如果完全按教材的结构和层次进行教学,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展开讲述,那么,在教材内容较多的情况下,教师肯定会感到讲课时间不够,而且会导致主题不突出、知识扁平化和碎片化等问题的出现。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过度依赖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重构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尤其要围绕单元主题和课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合理的整合,使之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前述单元主题教学和大概念教学,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不是分解教材内容,着眼于一个一个知识点,而是使教材内容更集约、更结构化;不是师生都围绕着教材转,而是更突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解决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如果教师没有对一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平均使力、面面俱到,必然会导致教学时间吃紧,而且很难使教学内容既具体又深入,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历史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是必要的。
确定教学重点,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可以从所涉及的史事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本课学习内容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对认识单元主题和课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对于历史上某一时期统治的施政措施、某一改革的具体内容、某一条约的具体条款、某一历史现象在多方面的表现等,教材往往会一一列出。如果教师逐项讲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还会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用。所以,要选择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核心的内容作为重点。以七年级上册第6课中的商鞅变法为例,教材中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了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分为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共有8项。若是逐项讲解,时间肯定不够用;而若只是让学生阅读,学生对一些措施的理解则难以到位。但如果教师将其中的确立县制、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军功这三项定为重点,在教学时重点讲解,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确立县制实际上是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些都是革新旧制度、创立新制度,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因此,确定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四)精选补充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常常会补充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为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会自己搜集、选择一些史料在教学中运用;为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分析,会设置一些相关的提问和设计一些学生探究活动等。应该说这些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立意,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但是,对于这些教师补充的内容、材料、问题和活动等,要本着精选、适用的原则。例如,补充内容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史事,而不是简单罗列;出示的史料,不能单纯追求数量多,而是要精选有价值、有研读意义的史料;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引领性、启发性,而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设计和组织学生的活动,更要考虑到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数量和用时等。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自主补充的这些内容,尤其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不必贪多,而要讲求实效。
(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课文内容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做中学”,这些都是要根本改变在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改变传统的由教师逐一讲解知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尤其是进行自主阅读活动,是必要的。对于教材的内容和所要探讨的历史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即组织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和梳理概括,通过自学初步把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即教师提出阅读理解教材的任务要求,由学生自己来梳理教材知识的线索并找出重要节点,如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层次和要点、编写所学历史进程的大事记、绘制出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等,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时教学的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新修订教材的使用,为义务教育历史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搭建了新的平台。使用好新修订教材,是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希望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使用新修订教材的经验和成果。
作者: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历史统编教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编修委员会副主任、分册教材主编。
本文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11期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