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中医药人的精彩在延续——访2020级星友徐汉辰研究员 | 今日启明星

360影视 2024-12-25 04:42 3

摘要:“上海是我们国家医学领域的强大阵地。”在我近日到龙华医院访问2020级星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汉辰研究员时,听到他不止一次发出感叹。

今日启明星

CAREERS

徐汉辰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上海是我们国家医学领域的强大阵地。”在我近日到龙华医院访问2020级星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汉辰研究员时,听到他不止一次发出感叹。

在旁观者看来,上海中医药领域正蓬勃发展,其显著优势在于拥有一批国家著名的老中医,以及多年来培养的一批既受过严格的中医系统化培养、熏陶,又受到现代医学体系化训练的中医药传人。以此次访问的徐汉辰为例,博士毕业入职以来他先后获得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青年拔尖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U35)等人才计划的支持,他也是迄今上海中医药系统唯一入选U35的人。这样一位事业有成者如此感叹应该有其缘由。

其实,二十多年来我访问过上海中医药系统诸多星友,如施建蓉、季光、房敏、王拥军、刘慧荣、盛春泉、李福伦、尹磊淼、郑月娟、梁倩倩、余卓、赵玲,以及这次受访的徐汉辰,他们都是受过传统医学熏陶,服膺中医药理念,但同时又受到现代医学以及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西医理论及方法训练的新一代中医药人,他们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各自的专业方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我看来,这一代中医药人试图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在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现代医学的手段、方法,致力于探索并开辟出一条道路,让中医药深厚的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理念及手段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相互验证,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只是这些正在跋涉的探路者每迈出一步都殊为不易,而业外人可能知之不多。

本期启明星专访正是希望通过徐汉辰星友的成长、修炼经历,让我们对这些可敬的新一代中医药人有更多的了解。

徐汉辰获得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

在中医药“圣地”接受科学洗礼

1988年出生的徐汉辰提及他的出生地与成长地哈尔滨时,自然而然地引出张亭栋这位哈尔滨名医的话题,在感怀前辈贡献之余,他又提到屠呦呦的杰出贡献。徐汉辰2024年专门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观了青蒿素发明过程的陈列展。

“里面陈列的展品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青蒿素发现的整个过程。从提取到化学结构分析,以及针对疟疾病人有效性开展的大量深入的研究,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过程中他们所用的大量科学验证手段。我特意研读了屠呦呦为此所发表的文章,科学性非常强。”

在徐汉辰看来,这个展览对于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参观学习机会。首个诞生在中国本土的诺贝尔科学奖工作恰恰来自中医药领域,从张亭栋到屠呦呦,我们见证了老一辈中医药人奋力前行的身影,他们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五代中医药世家,一脉传承

和不少因上代或祖上中医药背景的渊源而走上中医药之路者相比,徐汉辰受这方面影响更为深远,到他这一代已是五代传承。

汉辰爷爷的爷爷是江湖郎中;爷爷的爸爸跟着学中医,是当时的民间中医;汉辰爷爷是在哈尔滨开诊所的执业医生,也是为数不多的有独立老药方的中医世家。

因从小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多,爷爷便有意识地让唯一的孙子从小接触中医,从小就让他背“汤头歌”。

家里一个个柜子、一个个罐子,一直有人来上门问诊、抓药的场景伴随着各种中草药的特殊香味给孩时的汉辰留下印记。

汉辰的父亲是学针灸推拿的,毕业后在省红十字医院的中医科工作。

在中医药世家长大的汉辰对中医虽然不排斥,但也说不上很感兴趣,那些中医药方他经常觉得枯燥。

高考填报志愿时,爷爷和爸爸坚持要他考中医专业,在家人的说服和坚持下,汉辰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并被顺利录取。

汉辰说父亲与导师对他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父亲通过言传身教让他明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同时,父亲对他的学业要求十分严格,坚持要求他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至少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这可能与父亲因为学历原因没能在职级上更上一层的经历有关。

幸有良师引路

本科阶段的学习汉辰没有什么压力,其他同学可能会在气、血、津液等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有过困惑,但从小沉浸于此的汉辰很自然就能理解。

本科第四年他在龙华医院实习,同时也要写本科小论文,汉辰辗转找到季光老师,请他为自己的论文指导。幸运的是中医科班出身的季老师属于掌握现代医学知识方法的中医药人。

汉辰说,如果当时他的导师不是季老师,而是某位知名老中医,那他的人生轨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会截然不同。

值得专门提到的是,汤钊猷院士对汉辰的影响。在本科实习时,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肝癌临床治疗专家汤钊猷院士到龙华医院做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报告。作为中国西医界肝癌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汤院士晚年把目光投向中国哲学思想,并聚焦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上。他深刻洞察到中医在肿瘤预防与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效用,并亲眼见证了诸多西医久治无解的病例在中医的调理下重获健康,这一系列经历促使汤院士对中医愈加重视。

汤院士认为西医治疗肿瘤已经到了瓶颈期,要想有所突破,就要走中西医合作的道路。

“作为西医治疗肝癌的大家,汤院士报告中传达的中西医结合,走出中国式抗癌之路的理念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博士毕业时与博士研究生导师季光教授合影

本科期间汉辰接触传统中医药教育更多,汤先生的报告让他知道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必须要学习现代医学的方法手段。汉辰接触现代医学始于硕士阶段师从季光老师。

在中医药体系的院校中,对本科的教学非常注重中医药的特色,并打好基础。进入硕士博士阶段,教育重心则更多转向接触现代医学,尤其上海中医药大学坐拥着上海这一在现代医学教育、研究与临床方面素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资源。

这种氛围和环境也迫使上海的中医药医教研不仅要走中医与现代医学汇合发展之路,而且要体现出特色与优势。

从上千个化合物中筛选出3个候选化合物

如此,硕士阶段的汉辰学习了很多现代医学的方法手段,并在导师指导下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定在消化病的中西医防治上。

他的硕士论文围绕一些临床上有效的治疗肝损伤的中医药的作用点做了课题调研,让他对现代医学基础、手段有了一些入门的理解。

博士阶段汉辰对消化系统肿瘤产生了浓厚兴趣。彼时,已有多款中医药显示出扶正治癌在结直肠癌(CRC)治疗中具有优势。得益于导师的支持,他将研究方向转向结直肠癌的防治。

汉辰希望利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来解释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何以有效,“由于扶正治癌在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这种手段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常规。但迄今还没能就其何以有效做出机理上的清晰解释”。

为此,徐汉辰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扶正治癌的代表性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先后建立了上千个化合物库,并针对性地对这些化合物在细胞分子、模式生物上做筛选验证。筛选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最终从上千个化合物中筛选出了3个候选化合物。

安德森中心研习看到科研思维上的差距

博二期间,在季老师安排下,汉辰来到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系做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

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全美乃至世界知名的癌症研究机构,短短半年时间里汉辰像海绵一样拼命多看、多听、多学。

回溯这段经历他仍十分感慨:“当时他们的设备手段比国内的条件好很多,我们当时还是手动为主的‘笨办法’,他们则采用高通量的方法,在这样的条件下,几个月就能完成我们需一两年才能完成的事。相比科研平台的差距,科研思维上的差距可能更大。当时我对免疫学是很生疏的,本科时期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内容很少,我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启蒙,以及科研思维的培养,始于在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系的这段时间。”

赴印第安纳大学接受分子生物学训练

在安德森癌症中心短期访学后,汉辰回校准备博士答辩(2018年),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结直肠癌。

答辩过程很顺利,但他明白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他当时就想在博士毕业后再去美国深造,再去学一些先进技术和手段。

又是在季光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推荐下,徐汉辰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遗传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博后研究意味着要进入职业科研之路。而当时毕业后选择当医生或做老师的中医药博士占了极大的比例。汉辰的父亲极力反对汉辰做科研,要儿子走常规道路做医生。但徐汉辰个性很强,加之季老师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发达国家学手艺,学技术,美国那段经历对他触动颇深。因此,他更加希望做科研,而不是沿袭父辈传统中医之路:“我们这代人再走这条路对未来中医药的帮助不大。”

说起这段经历,汉辰最感激的还是自己的导师:“季老师对国内外医学有很直接的了解,他的思维是现代医学的思维。”

在印第安纳大学,他接触了很多领域内的重量级科学家,让徐汉辰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印第安纳大学有很好的医学传统,每周三的科研报告会议会邀请全美范围内的名家,包括诺奖得主来讲课。汉辰所在团队有十几人,涵盖了免疫学、遗传学以及多个交叉领域。团队的研究主要围绕肿瘤和分子遗传学,其中包括专注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研究者。汉辰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家族性的结直肠癌,这类人群占比虽不高,但涉及基因突变,如不干预患癌的概率很高。汉辰的课题旨在深入探究哪些基因引发了突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针对这些基因突变有哪些可选的靶向药物。

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目的只为中医药

博后期间,青年研究者每周要做一次20分钟的工作报告,报告近期工作取得哪些进展,与别人合作中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汉辰第一次登台时很紧张,几次以后就能够从容应对。通过这种口头报告训练,汉辰在多个方向得到了训练,包括英语表达能力、工作思路的梳理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能力。

博后期间,他还参与了类器官、单细胞测序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技术和概念当时刚被引入国内,而美国已经在实际应用这方面的技术了。汉辰也因此成了中医药系统中较早涉足类器官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者。

身在美国的汉辰深知,此行的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中医药领域面临的问题。

访问至此,我已经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汉辰这一代中医药人的优势和追求。该领域的佼佼者目前都既有中医药背景又能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尹磊淼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但目前这种成功的案例还不多。

正如汉辰分析的:中医药的一碗汤剂里有多种成分,靶点很多,越深入其中会越复杂,也因为过于复杂就更需要探索。但这个过程中不少攻关者会因失败而感到沮丧。不过,在汉辰看来任何领域要走出一条新路都会伴随很多的失败,只是中医药更不易,“好在我的抗压力还算强”。

以脾胃病研究所为平台,专注“炎癌转化病证生物学”研究

2019年10月,尚在博后工作期的徐汉辰因为季老师的召唤,提前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回到脾胃病研究所,季老师让他抓紧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开辟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

回国不久,他就被委任副所长,负责科研和平台建设。至2023年7月,团队已成功建立起第三个肠道微生物培养平台。

在过去四年里,徐汉辰在科研上更有意义的工作是以自己长期关注的CRC为对象,深入探索了“炎癌转化病证生物学”的研究。

当我表现出对“炎癌转化”浓厚的兴趣时,汉辰耐心地做了解释:“炎癌转化”实际上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早期预防与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科学议题。研究表明,约有20%的恶性肿瘤由炎症发展转变而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的炎症能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转移、持续性的炎性微环境,以及触发特定基因突变来诱发肿瘤产生。

CRC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依赖性肿瘤,其发生的经典途径是炎症微环境下,正常上皮-进展期腺瘤-腺癌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在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下会被显著加速。基于这些认识,如何早期识别诊断CRC的发生、延缓CRC的炎癌转化已成为该领域内的关键科学问题,“如果能够更多了解炎癌转化方面的规律性,对癌症的早期阻断与延缓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徐汉辰所在团队获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已构建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病证结合生物样本库

2021年,上海脾胃病研究所牵头的“炎癌转化的病证生物学”研究工作入选上海市教委“炎癌转化的病症生物学前沿基地”,每年可以得到500万专项经费支持(为期5年),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癌转化的方案、相关专利和论文。目前,团队已构建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病证结合的生物样本库,且在不断扩充中,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距项目结题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整个团队都在为最终的方案用心用力,“我们旨在依托结直肠癌队列研究等成果,阐述中医药病证生物学研究在揭示炎癌转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及其可行性”。

为让更多读者了解什么是炎癌转化及他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工作等,我受《世界科学》编辑部委托,邀请徐汉辰星友结合他们的工作写一篇科普文章。恰逢汉辰也希望有机会梳理归纳他的一些工作,向同行和更多的非专业人士进行介绍,因此他欣然答应了约稿邀请,并表示:“这是一次为中医药发声的机会,我答应。”

看重每一次为中医药发声的机会

多年研究以来,徐汉臣对自己的使命和定位愈发清晰,十分看重每一次为中医药发声的机会。

在他看来,真正走通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充满艰辛和不确定性,唯因如此,更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者来共同成其事,希望全社会对现代中医药发展有更多的理解、支持。

“我比较喜欢交朋友,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都有合作伙伴。中医药人要主动走出去,这样才有可能被大家认识、接受。”

汉辰说起每当通过会议结识的朋友或朋友介绍过来的专家希望得到中药调理,他都会抓住机会,让他们实际感受到中医药的有效性。前不久汉辰帮助上海肿瘤所的某位专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肠胃病,治疗过程让这位专家感同身受,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徐汉辰、尹磊淼等这代新中医药人的故事还在继续,续章会更加精彩。他们生逢催生创造和创新的时代,又因缘际会于“西医很强,又是中国科学思想、科学文化发祥地”的上海,天降大任何其有幸!

来源:世界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