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五大湖出现了一系列异常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五大湖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水域之一,其变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近期,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五大湖出现了一系列异常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五大湖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水域之一,其变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五大湖的湖水颜色出现了异常。从卫星图像中可以看到,最南的伊利湖呈现出浓重的黄绿色。
2023年2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在北美洲上空捕捉到了这一现象,随后中国的风云三号卫星在飞越北美洲时也记录下了同样的情况,伊利湖的绿色在五大湖中格外显眼。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测,其中不少人怀疑是否与俄亥俄州氯乙烯事件的污染有关。
事实上,湖水颜色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湖水中溶解和分散的各种物质,包括气体、离子、分子胶体物质以及悬浮固体成分,如沉积物、藻类等,它们会因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而使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此外,湖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对湖水颜色产生影响,像蓝细菌和绿藻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时,湖水就可能呈现出绿色或其他颜色。再者,湖泊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如纬度、海拔、温度、降雨等,会影响湖水中溶解氧和盐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湖水中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分布。
就伊利湖而言,其湖水深度较浅是导致颜色独特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五大湖中最南端且湖水最浅的湖泊,深度越小使得其颜色相对较浅。
而且,在工业化时期,五大湖曾是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地,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通过降水最终进入大湖,伊利湖更是长期以来受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之一,过去常有藻类爆发的情况,所以从太空中看起来呈现出更明显的绿色也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五大湖还出现了另一个异常情况——湖冰覆盖率创下历史新低。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五大湖环境研究室(GLERL)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13日,这五个淡水湖中仅有7%被湖冰覆盖,远低于每年这个时候预计的20 - 40%的冰覆盖率。
在二月初,强烈的寒流曾使五大湖的冰层面积一度增加到21%,但随后冰层面积却持续减少。通常情况下,五大湖的冰层最大范围会在二月中旬至三月初之间出现,然而今年的冰面却异常缩小。
在安大略湖周边观察的人们发现,冬季的湖边几乎没有冰层。气温是影响五大湖冰盖的关键因素,今年一月份的气温高于平均水平,导致冰层减少。
美国国家冰雪中心的数据显示,五大湖在一月份的气温平均高于平均值。此外,美国本土的一月份也异常温暖,NOAA 的数据表明,平均气温约为1.78摄氏度,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水平。
这种异常情况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NOAA指出,冬季的湖冰对湖泊的海岸线起着保护作用,如果没有冰层,冬季的强风巨浪会侵蚀海岸线,从而导致严重的洪水。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Ayumi Fujisakiome表示,湖泊上的低冰覆盖率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湖泊效应”暴风雪,即湖面的水分和热量被风暴系统吸收到大气中,然后在冬季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在没有冰层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更为猛烈的暴风雪,就像去年12月袭击纽约州水牛城的暴风雪,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在2022年12月末的圣诞节寒潮中,纽约州水牛城至少有37人在暴风雪和严寒天气中不幸丧生,这一数字超过了1977年的“世纪暴风雪”,使该地遭遇了史上最致命的雪灾。尽管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暖在冰盖减少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太平洋和大西洋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指出,气候频率的四种模式正在影响着冰盖的变化,其中北大西洋涛动、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厄尔尼诺 - 南方涛动,特别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北大西洋涛动,被认为是导致五大湖变暖的气候背景因素之一。
来源:多维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