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青藏高原的“玉兰花”——记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玉兰

360影视 2024-12-25 08:24 2

摘要:搬运仪器设备、钻取雪冰样本、在青藏高原上风餐露宿……她瘦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多年来,她一直躬耕冰雪,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冰冻圈化学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她的研究聚焦青藏高原及祁连山地区冰冻圈化学的变化及其影响,特别是在雪冰化学的气候环境记录与环境效应方

盛开在青藏高原的“玉兰花”

——记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玉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这些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张玉兰的“勋章”。

就在不久前,她又获得了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

在西北研究院,记者见到了身形略显瘦小的张玉兰。

搬运仪器设备、钻取雪冰样本、在青藏高原上风餐露宿……她瘦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多年来,她一直躬耕冰雪,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冰冻圈化学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她的研究聚焦青藏高原及祁连山地区冰冻圈化学的变化及其影响,特别是在雪冰化学的气候环境记录与环境效应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为我国西部冰冻圈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在西北研究院超低温实验室前,张玉兰递来羽绒服。她细心叮嘱道:“里面可冷了,温度将近零下20摄氏度,我们做好保暖工作再进去。”

偌大的实验室里,陈列架上整齐排列着西北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们从千里之外取回来的冰芯和雪冰样本。张玉兰从陈列架上取下一管冰芯,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上次从青藏高原带来的,为了方便做实验,我们会把它切块、分装。”

参观结束,我们走进张玉兰的办公室,准备聆听她的科研故事,而她也在这时陷入了沉思:“要从哪里说起呢?”

那就从22年前的那封录取通知书讲起吧……

启航:梦开始的地方

2002年,远在山东临沂的张玉兰收到了兰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启了她与青藏高原的“冰雪奇缘”。

高原是什么样的?沙漠是什么样的?从小生活在沂蒙山的她,好奇地理书中“山川湖海”真实的模样,出于兴趣,她在报考专业时选择了自然地理学。

2005年,张玉兰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那时候我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第四次科学考察的新闻。”张玉兰说,因为从来没有去过珠穆朗玛峰,所以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拿到保研资格后,张玉兰联系了此次科考的队长康世昌研究员,并得到了他的鼓励和支持。

怀着对青藏高原的憧憬,张玉兰翻开了《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在这本书里,张玉兰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科考的故事,内心充满了敬佩。

“辽阔坦荡、一览无余的高原面貌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这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源的通天河河源地区。谷地宽浅,河面开阔,清流水徘徊荡漾,时分时合,辫状水系蜿蜒畅达。这一地区分布着可可西里、风火山等几列山地。青藏公路像一条丝绸飘带迤逦在缓缓起伏的黄绿色草原上,小如甲虫的过往车队络绎不绝。目光随公路飘向著名的唐古拉雪山。唐古拉与昆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山体浑圆、高差不大,而它正是长江上源通天河与怒江的分水岭。”

书中的文字吸引着张玉兰,也坚定了她今后要去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的决心。

2006年7月6日,这是张玉兰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她踏上了兰州到拉萨的列车,这也是她第一次探索青藏高原。

2014年,张玉兰博士后出站,回到了兰州工作。

“真的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我的朋友们打趣地说,我的名字里有个‘兰’字,我就真的来到了兰州,并且在这里扎根了。”

坚守:不忘科研初心

施雅风先生说,冰川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也是一项豪迈的事业。

“秦大河院士为了去南极科学考察,作出了很多牺牲。”张玉兰说,“前辈们的事迹和精神时时刻刻都感染着我,我也想把研究做得更深入一点。”

和许多科研工作者一样,张玉兰的科研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她每天都忙着给冰芯做分析,但始终都确定不了冰芯的年份,张玉兰每天都很焦虑,甚至陷入了自我怀疑。最后,她听从导师的建议,及时调整方向,更换冰芯重新开始分析。

“那段时间,我不分昼夜地泡在实验室里,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就睡在实验室。那也是我读书生涯里压力最大的时候。尽管这样,我还是踏实、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务。”

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前一分钟还是天高云淡,后一分钟就开始下冰粒,这是张玉兰参与野外科学考察前想象不到的。

挖雪坑、采集雪冰样本,再将样本背到车上……钻取冰芯的设备、随行带的帐篷很重,张玉兰和同事们常常调侃自己是在“负重前行”。

将雪冰样本带回兰州后,张玉兰的科研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通过分析雪冰中的污染物,评估人类活动对于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

2010年的中秋之夜,张玉兰和团队成员从纳木错湖畔出发,向着海拔5400米的高度进发,进行重要的科学观测。高原反应让她精疲力竭,帐篷搭在冰川末端,她整夜辗转难眠。虽然身体极度不适,她依然坚守岗位,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了科考任务。

回想起这次科考经历,张玉兰印象深刻,“当我们从扎当冰川下来到纳木错湖边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返回台站的路上都是雪,车子打滑,我们都懵了。”

那一晚,一轮硕大的圆月悬挂在静谧的夜空,照着冰原,也照着他们返回台站的路。“那晚的夜空,我可以记一辈子。”张玉兰回忆道。

传承:榜样的力量

“我的导师康世昌研究员,对于冰川事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他的这种精神也特别感染我们。”现在的张玉兰也成了老师,她的学生里,女孩子居多。张玉兰笑称,自己带的是一支“娘子军”。

“她们很年轻,充满了活力。”谈起自己的学生,张玉兰说,“她们在冰川脚下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大家购买了食材,学习在野外生火做饭。尽管有时候会制作出‘黑暗料理’,但是大家也会苦中作乐,并没有因为环境不好就放弃科研工作。”

为了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张玉兰以身作则,带着学生们深入青藏高原,去冰川采样。“你是怎么工作的,学生就会怎样学。我学习着我的老师,他们也学习着我。”

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

“对科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学家信念的灯塔,这将始终激励我们保持初心、勇毅前行。”张玉兰话语间充满了力量。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