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千里江山锦绣图——溆浦县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掠影

360影视 2024-11-21 17:14 4

摘要:这里,是一方源远流长的文化厚土,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是一方宜居宜业的生态净土,是一方共建共赢的乡村阔土,是一方欣欣向荣的发展沃土。让我们走进溆浦,感受这里的勃勃生机与发展脉动……

肖 畅 周红波 易 鑫 彭丽丽

溆浦地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东北部,总面积343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12个村(社区),总人口93.7万人。

这里,是一方源远流长的文化厚土,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是一方宜居宜业的生态净土,是一方共建共赢的乡村阔土,是一方欣欣向荣的发展沃土。让我们走进溆浦,感受这里的勃勃生机与发展脉动……

“山银花之乡” 兴起富民大产业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的山银花集散中心,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仓库内,20公斤一袋的山银花干花整齐码放,袋子上分别注明种植户姓名、存储袋数。

“山银花集散中心可冷储干花2000吨,初加工产能600吨。目前,规划用地30亩的南方山银花集散交易中心正在建设,将打造集初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科研、商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进一步增强山银花产业的集散能力和竞争优势。”溆浦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吴念庆说。

溆浦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现有山银花、木姜叶柯、黄柏、黄精等83个中药材品种,人工种植规模18万亩以上,素有“中药材之乡”美誉。其中,又数山银花最为“冒尖”: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是我国南方山银花主产区,溆浦因此被国家食药产业创新联盟授予全国首个“山银花之乡”称号。

种植规模13.1万亩,居全省首位

发展山银花产业,溆浦“天赋异禀”。

该县山银花野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人工驯化栽培。

目前,溆浦山银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乡镇,这里山地众多,间以盆地,气候温和,平均海拔896.1米,年均降雨量1200至1600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且没有受到工业污染,非常适宜山银花生长。

优良的地理气候条件,为溆浦山银花品质“加码”:先后获评中国乡村博览会金奖、西部农博会金奖、湖南省花卉盆景博览会金奖、特色优质农产品等称号。

溆浦山银花的品质,有诸多荣誉的见证,更有科学数据的支撑。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绿原酸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山银花干燥品含绿原酸不得少于2%,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不得少于5%。权威检测数据显示,溆浦县山银花绿原酸含量高达7%,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为11.3%,远高于药典的要求。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溆浦出台《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中药材产业链工作专班,将中药材产业纳入“5+N”现代化产业体系来谋划推进。

同时,从2022年起,该县每年整合资金1000万元,支持对以山银花为主中药材新发展规模种植、低产园改造、加工设备采购、人才引进等9大环节进行奖补。推出“中药材种植贷”“共享贷”“农信担保”“农业特色保险”等金融产品,为山银花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风险管控。

“村里548户人家,几乎家家都种植山银花,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2800余亩。”溆浦县龙潭镇红岭村支部书记谢勇说。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价格逐步回升,农民种植山银花信心十足。目前,该县山银花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6万多亩提升到13.1万亩,居全省首位。

小小“山银花”,成为富民大产业

溆浦县龙潭镇红岭村村民王喜,是该村种养合作社加工厂的加工师傅。自从村里发展山银花产业后,他便到合作社务工。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还方便照顾家人。”王喜笑着说,在加工厂上班一天有150元至400元不等的收入。平时还在基地施肥、除草等,每年可赚4万多元,再加上自家种植的山银花能挣3万多元,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与王喜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龙潭镇红岩村山银花种植大户张祖勤。“我家种植了约40亩山银花,毛收入在20万元左右。”张祖勤说,县委、县政府也给他们招商引资,打通了销售渠道,产品不愁卖。

为让山银花产业迸发持久活力,不断厚实村民“钱袋子”,溆浦县建设市场载体、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创建、加大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推动山银花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编制《溆浦中医药产业招商手册》,与华润三九、湖南正清制药签订《全链条打造山银花产业合作协议》,从山银花标准化种植、产地趁鲜加工、冷链仓储、集散销售、申报ISO国际标准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同时,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医药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并邀请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溆浦指导,推进山银花产业科研攻关,提升山银花“科技范”。

通过政府引导、公司带动、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示范,溆浦山银花产业效益显著,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县有山银花种植户1.5万余户,初加工厂237家,个体工商户178户,山银花龙头企业10家,年综合产值达13亿元,带动就业3.13万人。

“力争到2025年,全链条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以上。”溆浦县中药材产业链负责人说,将突出建设“一区(特色种植区)一园(中药材加工产业园)一链”(中药材全产业链)产业模式,让溆浦山银花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溆浦山银花工”风生水起

“以前,山银花树枯死,却找不出原因。参加培训后,才知道是树干里长了虫子。”家住怀化市溆浦县黄茅园镇合田村村民易小菊说,“第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中药材种植培训,内容丰富,尤其是防治山银花病虫害知识,应景又实用!”

“去年开始种了两三亩山银花,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愁得很。”合田村村民唐翔云说,县里把中药材种植培训班办到了村里,不仅方便,而且内容实在,比如手把手教扦插等,对我帮助很大,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

近日,溆浦县中药材种植培训班在黄茅园镇合田村举行,包括易小菊、唐翔云等在内的50名山银花种植户,经过9天的系统培训后,顺利通过结业考核。

“今年以来已有600多人参加此类培训,内容涵盖中药材种植的基础知识、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市场开拓、职业素养等。”溆浦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向英铁说,“溆浦山银花工”来势喜人、风生水起!

培育“山银花工”,溆浦底气何在?

底气来自于市场需求。据了解,我国金银花(注:以前,忍冬科忍冬属的几种药用植物均称“金银花”,后《中国药典》作出区分,将主产于南方的“金银花”命名为“山银花”)年需求量在1.3万吨以上,其中中成药约需6500吨、保健品约需 5500吨、药妆及兽药等需求也在1000吨左右。

底气来自于资源禀赋。溆浦是享誉盛名的“中国银花之乡”,山银花种植面积13.1万亩,位居湖南第一。全县种植户1.5万余户,初加工厂237家,个体工商户178户,山银花龙头企业10家,年综合产值达13亿元,带动就业3.13 万人。

底气来自于产业发展。溆浦将山银花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打造。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成功培育出多个山银花品种,并申请了专利,参与了技术标准的制定‌。引进和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山银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随着山银花产业发展及其相应人力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带动山银花工就业的市场前景乐观向好。培育‘溆浦山银花工’,十分必要,也正当其时。”县人社局副局长张晓雄说。

溆浦积极开展中药材种植技能培训,全力打造“溆浦山银花工”劳务品牌。县人社局、县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将“溆浦山银花工”认定为2024年度“溆浦县特色劳务品牌”。

“‘溆浦山银花工’是集经培育提升山银花产业工种技能培训、劳务人才输出、转移就业安置、后续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人力劳务资源品牌,是保障山银花产业优化升级的高素质专业化人力人才支撑,是溆浦绿色生态就业的标签。”溆浦县就业中心主任伍长安说。

去年9月以来,该县已开设10多个溆浦山银花工相关培训班,培训农民工600余人。通过“劳务品牌+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近500人就业创业,实现劳务品牌促进行业发展、企业得益、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擦亮“溆浦山银花工”品牌,路在何方?

擦亮“溆浦山银花工”品牌,溆浦胸有成竹。从一张发展蓝图中,可窥见一二。

2023至2024年,与区域内山银花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的劳动力冠名合作,创新高质量劳务工种培训体系,提升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建立稳定的专业品牌劳务输出渠道,创建县级特色劳务品牌。

2024至2026年,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劳务服务品质,做大做强劳务人才品牌影响力,稳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品质卓越、市场认可的“溆浦山银花工”品牌内涵,建设为市级特色劳务品牌。

2026至2027年,覆盖山银花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形成科学完善的劳务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打响叫亮“溆浦山银花工”特色劳务品牌,推进山银花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发展,打造成省级特色劳务品牌。

目标锚定后,脚下的路,将走得更稳健,也更有力量!

溆浦县在组建精专教研团队、实施精准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就业推荐、自主创业与跟踪服务机制。目前,已向合作企业输送经由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256人,通过培训自主种植人员为229人。对已就业学员进行回访,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确保学员快速成长为行业佼佼者。

向英铁介绍,计划通过劳务品牌认定标准及制度培育行业技能人才,认定1000名高水平“溆浦山银花工”,授权30家种植场(第一产业)、4家加工厂(第二产业)、100 家终端门店(第三产业)使用“溆浦山银花工”劳务品牌标识,带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就业人数稳步上升。

“山银花工甩掉‘土帽子’,已成为现代中医药企业的‘抢手货’!”刘玉兰说,将继续加大中药材种植技能培训力度,提升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