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4日,2024年六盘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就六盘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12月24日,2024年六盘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就六盘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六盘水市中医医院作为市级公立中医医院,怎样发挥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答:六盘水市中医医院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一、传承中医药文化与知识
一是建立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近年来医院设立国医大师工作站1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3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7个,二是定期举办中医药学术讲座、研讨会,邀请广东省、辽宁省及省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三是设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整理和研究,挖掘其中的精华,为临床实践和基层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二、创新中医药诊疗技术
一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现代化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成立院内制剂专家组,开展院内制剂研发,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二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和推广一批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药服务。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三是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养人才,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发展中医药特色专科
一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选择一些具有优势的病种和领域,打造中医药特色专科品牌。例如,针灸科、肛肠科等现为省级重点专科;国医堂及康复科在六盘水市也颇具影响力。二是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医院共引进、培养中医特色专科人才20余人。三是加大对中医药特色专科的投入,完善专科配套设施,为专科发展提供保障。如:康复、针灸、治未病、肛肠等科中医诊疗设备等。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是建立以中医院校毕业生为主体、师承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逐步培养具有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人才,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定期组织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设立科研专项奖励基金,对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中医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向中医药人才倾斜,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五、提升中药质量与服务
一是加强中药质量管理,完善修订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中药质量安全,并加强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监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二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配备专业的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咨询、指导和监护,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三是制定相关措施加大对中药制剂的研发投入,鼓励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和特色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制剂。
六、加强中医药的宣传与推广
一是多渠道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二是积极参与国内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省内外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广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
通过六个方面的举措,六盘水市中医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问:盘州市中医医院作为一家县级三级中医医院,是如何发挥区域带头作用,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
答:为盘州市广大群众提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盘州市中医医院聚焦以下5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构建“一院两区”发展新格局,助力医疗服务资源均衡布局。
为解决群众在盘州市主城区(红果)暂无系统中医药诊疗服务的问题,我院开设盘州市中医医院亦资院区,重点打造中医品牌,以国医堂名老中医门诊、针灸科、综合科为主要优势科室,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主城区中医药诊疗服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让盘州“中”味更浓,“医”效更好。自2023年9月开诊一年以来,已接诊6.2万人次。
二、设置医养结合中心、儿童康复中心,构建“医养康教”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以“中医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调理”为一体的环式治疗链,为半失能、全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2024年1-10月接诊407人次。二是独创针刀醒脑开窍法,对淤血、肝风、痰浊等病因导致蒙蔽脑窍(心神)的中风病、小儿言语发育迟缓、脑瘫治疗有较好疗效,并于2023年成功申报盘州市新技术项目。
三、坚守医院公益性导向,持续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
一是为解决患者到双凤院区就诊交通不便问题,开通了双凤城区至我院的双向免费接送患者便民服务车,每日接送量达180人次。二是为长期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患者、康复患者家庭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共节约患者开支5.46万元。三是举办暖心义诊,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义诊20次,累计服务患者约6000人次。
四、注重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文化传播,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是打造中医药文化环境。建设盘州市首家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为广大群众提供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的渠道。二是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学校、进乡村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五、搭建省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共享学术盛宴,拓宽学术视野。
为充分发挥区域中医龙头医院的促进和引领作用,通过与省内外知名中医专家联合开展学术交流,为区域医学人才提供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与活动。2024年1月以来,我院共举办各中医类培训班6次,邀请14名省内外中医药专家授课,吸引六盘水市内1290人参与。此外,我院多次承办市县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共培训乡医、村医380人,为推动基层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问:六枝特区中医医院是如何开展“医院+康养”创新结合工作的?
答:六枝特区中医医院落别院区位于六枝特区落别乡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周边有温泉、康养小镇、民宿、露营基地等丰富的旅游业态资源。规划之初即明确了“突出特色中医,医养康养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医、养、健、管、游、食”为主题,充分开展“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营养餐、养生汤”等一系列中医特色服务,形成“医、养、旅”一体化服务产业链条。我院自开展“医养+康养”创新结合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医养结合方面,一是就医环境舒适。我院配备干净舒适的病房,有单人、双人和三人间三种房型,每个房间均配备独立卫生间和淋浴设施等,患者可根据需求选择房间。此外,电视、空调、备餐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效地确保患者的生活舒适与安全。二是中医药医疗服务优质。依托医院的中医药资源,汇集针灸、中药、推拿、康复等专家,利用“针、灸、药、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效组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个性化专业服务,效果极好,治愈率高,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感。中医药在功能性疾病管理、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我院重点加强中西医妇科、卒中康复、结节病、颈椎腰腿痛等中医特色优势病种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前来就诊患者与日俱增,不断吸引外来就医。我院自2023年5月开展业务以来,县外就医率达30%以上,随访满意度达99.17%。
在康养结合方面,我院推行“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训练+营养饮食+心理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的照护模式。康养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095平方米,现有18套康养套房,根据不同需求,将套房分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3种房型,每间套房设施完善,布局温馨合理,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康养需求。此外,还配套有中医药文化展厅、图书阅读室、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室、中医药饮品体验馆、膳食中心等设施,集养老、医疗、康护、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形成楼上避暑养老,楼下康复就医的新型“医养+康养”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涵盖了康养人员各个方面的需求,确保他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都能得到全面的照顾。2024年共接待来自成都、重庆、海南、云南、湖南、安徽等10多个省、市康养人员4180余人次。
未来,将继续深化“医养+康养”结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同时,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医养+康养”结合工作的创新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医养+康养”创新结合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更多有需求的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问,钟山区中医医院作如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群众健康护航?
答:钟山区中医医院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谋划推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一、全面深化改革,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
一是夯实基础。把主动拓展阵地和解决盘活闲置资产、争取项目政策结合起来。医院拟通过改扩建进一步拓宽医疗业务用房,钟山区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及综合评估工作,已纳入贵州省2025重大建设项目库,并通过省发改委前期工作经费评审。二是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多渠道人才招引24人,包括研究生2人、退休医师3人和“银龄计划”1人、通过专科联盟机制初步协商引进学科带头人2人挂职副院长1年。内外发力加强人才培养,外派进修学习累计41人次;建成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民族医工作室发挥专家传帮带作用,1名妇科主治医师拜师国医大师何成瑶。三是提升管理重建设。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开展合作交流,签订战略合作,聘请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名誉主任,定期对医院质量安全情况分析整改;加快推进绩效改革,结合国家绩效考核指标及等级医院创建要求,以薪酬制度改革为杠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融入发展大局,引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赛道
一是探索中医院发展和中医药大健康深度融合。前期开展了与文体等各部门的探讨和产品研制工作,并对产品开展专家论证,配制了除湿降脂茶、助眠枕、助眠手串等7个制剂产品。二是探索中医院发展和中医药治未病深度融合。将医院治未病科、康复科、中医基层适宜技术培训中心等纳入明后年省中医药管理局两专科一中心和省级优势专科、特色专科申报项目规划,积极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三是探索中医院发展和康旅之都建设深度融合。医院老年病科获批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2024年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中医运动康复团队成为六盘水马拉松战略合作伙伴和贵州省运动康复协会候任副会长单位,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结合“药食同源”和“运动康旅”理念,探索“中医药+康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开发和提供更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
三、积极主动谋划,探索政医校共建的趋势优势
一是以中医运动康复为主打造的凉都工匠场,作为全市唯一的中医类凉都工匠场,目前已通过市总工会初步验收。二是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搭建骨科专科联盟,与贵州省职工医院搭建康复专科联盟,与绍兴二院开展医联体合作,与德江县民族中医院、钟山区人民医院、盘州市中医院搭建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发挥彼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协作方面的优势。三是与贵州省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挂牌实习就业基地,为医院注入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开展医教融合工作,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站落地钟山区中医医院,医院将持续深入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积极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乌蒙新报记者 罗京
编辑:石有叶
一审:李佳凤
二审:赵明
三审:巫娜
来源:乌蒙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