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赛季女排世俱杯决赛近日在杭州举行,朱婷效力的意大利俱乐部科内利亚诺击败李盈莹领衔的天津渤海银行夺冠。一段赛后的采访冲上了热搜,一档当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问朱婷:“(等待颁奖的时候)你好像没有和李盈莹打招呼,是不是和她不熟?”朱婷当场反击:“我觉得你
□汪锦 (郑州大学)
2024赛季女排世俱杯决赛近日在杭州举行,朱婷效力的意大利俱乐部科内利亚诺击败李盈莹领衔的天津渤海银行夺冠。一段赛后的采访冲上了热搜,一档当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问朱婷:“(等待颁奖的时候)你好像没有和李盈莹打招呼,是不是和她不熟?”朱婷当场反击:“我觉得你这是在挑拨离间!”她还原了当时和李盈莹的互动,并问记者:“你想表达什么?”这一幕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他们纷纷留言表达对朱婷的支持,并要求记者和栏目组为其不当提问向朱婷道歉。(12月25日 《羊城晚报》)
视频迅速传播,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也再次让体育记者的职业素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过度追求猎奇与花边新闻,热衷窥探运动员的私生活,而对比赛本身与运动员表现的关注则日益减少。更有甚者,某些记者故意提出刺激性问题,以制造话题和争议,吸引眼球。类似情况近年来也屡见不鲜,许多记者的提问偏离赛事主题,甚至带有私人性质,令受访运动员尴尬。比如,在巴黎奥运会上,记者曾问全红婵:“知道英语怎么说‘拿捏’吗?”“我教你会好不好”。在潘展乐赛后,记者连线采访时问道:“你的奖牌上有划痕吗?回国后想去看哪个明星的演唱会?”这些问题既无关赛事,也无法反映运动员的真实心境或赛事背后的故事,令人遗憾。
体育采访的核心应该围绕赛事本身展开。赛后采访是运动员分享比赛心得,观众了解赛事背后故事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体育精神的平台。体育记者不仅要传递赛事信息,更应通过报道展现体育精神,激发公众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和热情。如果记者频繁提出与比赛无关的“八卦”问题,或者无故挑起运动员之间的争议,势必会影响到双方的信任关系,可能会让运动员对媒体产生戒备心理,进而影响他们对媒体的配合度与开放。只有明确划定提问的边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增强体育报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媒体行业应加强对记者的职业培训,尤其是在媒介素养和新闻伦理方面加以规范。体育记者不仅应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和采访技巧,还应强化体育专业知识的积累,如赛事规则、运动员背景、战术分析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提供更深刻的赛事解读,而不是仅停留在表面的赛事结果。同时,记者应尊重运动员的个人隐私,避免将采访引向与比赛无关的私人生活话题,不能为“博眼球”而提出无关赛事的毫无深度的问题。缺乏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记者不仅会“贻笑大方”,还可能在国际赛事中损害国家形象,削弱媒体的公信力。
总之,这一事件为体育记者敲响了警钟。希望体育记者能够把握好提问的边界,让未来的体育采访回归专业化和深度化,让镜头和话筒聚焦于赛场本身,展现体育赛事本身的魅力和运动员的独特风采。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