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潍坊模式”

摘要:房颤发病率随老龄化在快速增长,中国房颤患者超1100万,每年新增房颤患者70万人。作为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约45%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房颤,心肌梗死的发病也与房颤相关,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如此大的患者群体,却只有11.1%患者能见到电生理医生,大多数患者

全国首创全院房颤管理模式

开启房颤管理新征程

房颤发病率随老龄化在快速增长,中国房颤患者超1100万,每年新增房颤患者70万人。作为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约45%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房颤,心肌梗死的发病也与房颤相关,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如此大的患者群体,却只有11.1%患者能见到电生理医生,大多数患者得不到全面、规范、专业的诊疗,随时面临中风、瘫痪、心衰等危险。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房颤的治疗不是难题,难的是医疗机构如何探索形成一种对房颤患者进行全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路径和模式,并将其真正落地实施。”医院党委书记苏茂泉说。

令人振奋的是,在具有143年深厚历史底蕴的潍坊市人民医院,一个由医院主导、专科具有潍坊特色的全院房颤管理模式,以房颤患者全程管理为理念,绘就房颤规范治疗的新蓝图,开启了房颤管理的新征程,为国内医院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它的探索构建,来自医院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在医院管理的1.0阶段,管理MDT的思路落地实施,提高管理效能。在医院管理进入了专科和医院融合提升的2.0阶段,医院提升专科,专科推动医院管理,实现双赢;专科与职能共同管理的模式在医院形成,并推而广之。

它的探索构建,更来自医院党委的应势而谋和有力推动。两年多的时间,院党委从培养主动作为的学科带头人,到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奋战攻坚在探索创新的医学之路上,为全院房颤管理模式的构建搭建构架、统筹谋划。

“学科助力医院全面质量提升,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医院管理革新。在管理MDT、信息化建设等医院搭建的管理大框架下,全院房颤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质的跃升,是势在必行,也是水到渠成。”医院副院长蔡跃红说。

以时间为轴,让我们一窥全院房颤管理模式纵深推进的坚实步履。

2022年,心律失常科成立后,团队在全院进行房颤管理的理念培养。在专科团队的努力下,铺展开分层分级的同质化培训宣教——房颤中心内部同质化培训,制定统一的会诊方案,确保医疗团队在会诊房颤病例时达到高度的一致性。开展院内分层培训,全院范围内进行房颤基础知识培训。

2023年,全院房颤管理的1.0版本运行,侧重门诊患者,运行一年后,专科手术量明显提升。

2024年,在专科的推动下,升级到房颤管理2.0版本,侧重病房患者的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的全程管理。

在这个全院房颤管理模式下,一个房颤管理MDT协作小组在行动:2024年5月,由医院医疗部牵头,信息网络管理办公室、心电图室、心律失常科、门诊部等多个科室组成管理MDT,针对如何对全院门急诊及住院房颤患者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多次召开讨论沟通会,最终形成“房颤中心规范化管理具体实施方案”。

一个房颤集中管理组织架构已明确:2024年7月,医院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正式成立潍坊市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中心日常工作挂靠在心律失常科。对房颤中心工作做出了详细规划。

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该模式已经跃升到3.0版本,充分结合信息化优势和智慧医院建设成果,进行房颤患者的集中管理。

信息化支撑,智慧医院加持,全新的管理模式更完善高效——

一个全维度质控指标体系在监管运行:制定潍坊市人民医院房颤质控管理指标体系;依据患者状态,将房颤管理指标分为4个模块:门诊、住院、手术、随访。

据了解,该院是全国首家实现房颤患者信息化管理的医院。目前,科室已尝试使用智能AI随访工具,提升随访效率;通过心电一张网,对全院、全区域的房颤患者进行防、筛、诊、治、康的全程管理,减少房颤不良事件的发生,让心律失常科的规范诊疗率、手术量不断提升,惠及更多患者及家庭。

“模式的形成和顺利推行,离不开医院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院形成的良好的运行机制。”心律失常科主任陈彦波自豪地表示,医院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是学科主动参与管理,助力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

在最难处攻坚,向关键处挺进。在院党委的引领下,一个技术过硬、甘于奉献的房颤团队,一群有情怀、有干劲、有追求的房颤专家,在房颤全院管理模式的引领下,实现了房颤疾病患者的快速诊断、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在房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在新模式下,医院成为国家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和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CDQI)卓越中心,更为心律失常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推动专科发展迈上发展快车道。

技术持续“登峰”

更好地卫护百姓心血管健康

2023年,山东省内首个绿色电生理导管室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成立。潍坊市人民医院加入了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并获批国内首批无射线电生理中心。

导管室采用先进的绿色电生理技术,无需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和X射线,既节约了能源和费用,又保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绿色导管室建成以来,共开展纯绿色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500余例,先后在第19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第22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全国电生理手术直播季进行手术直播,获得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

该导管室的建立及技术的创新,正是房颤团队作为潍坊市人民医院“登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团队勇攀技术高峰、巧筑生命防线的见证和缩影。

全国第一批、区域第一家开展“房颤脉冲消融术”,与国际最新消融技术接轨;区域内率先开展“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房室结消融+束支起搏器植入术”,目前此类手术量在省内处于第一位。医疗技术持续“登峰”,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更在技术创新与普及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秉持“人才强科”战略,医院通过引进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派员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院所进修学习等方式,培养青年骨干医师,打造高精尖的人才团队。而今,一支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博士占比5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撑起了专科发展的脊梁。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科研水平,让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转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共同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创设了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

而在医院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下,心律失常科已成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特色精品专科、山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师协会房颤与卒中防治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也推动心律失常科迈上发展快车道。

致力于技术推广

为心血管事业发展贡献“潍坊力量”

登上长城会等高端学术平台,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加声名远扬。在持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在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中,房颤团队以主动的作为来积极应对。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团队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以技术推广和健康科普的坚实步履,为心血管事业发展贡献更大更多的“潍坊力量”。

充分发挥在区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团队积极搭建患者就医平台,利用国家级中心资源建立了“潍坊市房颤中心联盟”,形成“乡镇卫生院至区域医疗中心”绿色通道就诊模式,方便患者就医;在当地建设多家“名医工作室”,会诊治疗疑难重症病例,惠及更多百姓。

针对心律失常疾病手术术者需求量大,而国内独立手术术者数量非常少的现状,房颤团队通过到国家级平台进行手术直播演示、到省内外各级医院进行手术带教、举办学习班和培训班等方式,传授手术技术和经验,帮助相关医生掌握纯绿色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技术,为更多患者解决了手术治疗问题。

多年来,医院共组织主办了六届心电起搏培训班,参会者来自国内多地,惠及数千人次;主编出版的《心脏起搏心电图学》是心电领域的最新、最权威的著作,为我国的房颤中心事业贡献了“潍坊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潍坊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登峰计划”精神,以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借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潍坊模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打造造福百姓的区域医疗新高地。

通讯员 杨舸 马振宁

在2024年金秋送爽的季节,潍坊市人民医院再次迎来了荣耀时刻——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是心血管领域的一场国际顶级盛会,会聚了全球顶尖的心血管病专家与学者。在第35届长城会上,潍坊市人民医院作为本届大会山东省唯一受邀房颤管理主题讲者单位向全国同道展示了医院房颤全院管理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高度肯定,纷纷表示要汲取该院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房颤患者综合管理水平。潍坊市人民医院凭借在房颤领域的不断努力与深厚积淀,在国内心血管最高平台展示了“潍坊模式”。

近年来,潍坊市人民医院房颤团队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前沿的理念、领先的技术、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拓宽与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思路及防治机制,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为心血管医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新浪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