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首个门户网站创建成功,内容从只读变成了交互式,互联网正式进入2.0时代,也把人们带入对去中心化的互联网3.0时代永不止步的探索中。
1990年12月,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开启互联网1.0时代。
2004年,首个门户网站创建成功,内容从只读变成了交互式,互联网正式进入2.0时代,也把人们带入对去中心化的互联网3.0时代永不止步的探索中。
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推2000年,神农伏羲尝百草,漫长的古代中药即是1.0时代。经过近代粗加工2.0时代,跨入现代中药3.0时代。
大约公元859年,相传唐人王昌遇升天成仙前夜,天下卖药人聚集在梓州城,出售所带来的药物,直到天亮才散去。这便是最早记载的药市。
2024年12月,云南文山,种植户杨洪云运来十吨三七,检测,上线,2分钟后,第一个买家从平台下单,买卖双方还没见面,交易已然完成。
这就是中药材3.0时代的全新探索——数智云药一个小小的成功瞬间。
山林深深有药香
近10年来,国内中药材生产无论基地建设还是种植面积,都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尤以云南、贵州、重庆、广西、甘肃为热点省份。
“古滇南多本草,无云药不成方”。明代《滇南本草》,早于李时珍《本草纲目》140多年,就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在内的珍贵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本草专著。
云南气候和地理环境独特,云集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生物多样性,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以植物为例,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占1.7万种,具备中药材发展的天然优势。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云南中药材产业可以用“四个最”来总结:最大、最多、最好、最高。
首先是种植面积最大,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统计约7000万亩,云南现有1030万亩,在全国排第一。四川以850万亩体量排第二,贵州以803万亩排第三。
其次是品种最多。有多夸张?业内有句玩笑话,如果没有了云南的中药材,医生都很难给病人开方子。足见“云药”品类之广。
云南现有中药材6559种,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国300种常规种植品种,云南占一半以上。全国40种大宗药材,云南占1/4。
再者是质量最好。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曾说,“在云南是种什么、长什么、好什么,都是优质农产品,我们把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也当成我们云南的农业‘芯片’。”无论是省外来的,还是国外来的,到了云南都比原产地种得好。
比如云木香,曾经国内全靠进口,1935年从印度引种后,现在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比如阳春砂仁,20世纪 60年代从广东阳春引种,现在云南成了全国的主产区,占比达到90%以上。
最后是单产最高。云南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单产数量和品质都很卓越。以当归为例,在甘肃、青海这类主产区,同等条件下,单产只能做到云南的一半。
所以,云南的中药材产业具有十足的天然禀赋和发展优势。但拥有先天优势的背后也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山高林密的地理环境既是药材生长的沃土,也带来了流通不畅、市场信息闭塞等挑战。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国的四大药都,历史上认同度最高的当属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和河南禹州,基本是地处交通要道或江河口岸。但本世纪以来,随着产需对接的加快,传统中药材市场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1996年,国家认定了17家专业中药材市场,昆明菊花园也是其中之一。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市场数据并不理想,入驻商户仅300家,年交易额20亿元,与成都荷花池市场370亿元的年交易额有很大的差距。
考虑到不少中药材趁鲜加工的特殊需求,市场与产地的距离,以及周边产业资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谈到缩短距离、资源整合,互联网是毋庸置疑的首选工具和思维方式。
如果互联网3.0时代的核心是去中心化,那么中药材的3.0时代,则是“去中间化”,以最便捷、高效和安全的方式,连接种植端和采购端。
近年来,国内传统中药材市场的转型升级明显加快,主要偏重三个方向:一是市场商贩的产地化;二是传统市场批零化功能转变;三是传统市场的数字化。
其中,以传统市场的数字化特别值得关注。大健康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但中药数字化平台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药材作为特殊的农副产品,“非标”和“三农”特征明显,产业链长且风险环节多,其数字化平台的打造,不仅要有强大的资源统筹能力,更需要专业的行业基础来规避个中风险,保证多方利益,实现长足发展。
文山首战
扫码,注册,资质审核成功。药材上线,交易,结算……
一个小小的动作,打破了沿袭千百年的中药材传统交易方式。
中药材3.0时代,正破冰而来。
2024年11月24日,数智云药(文山)中药材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12月16日,“数智云药”中药材产业数字化平台围绕“十大云药”为核心的首批种植合作伙伴代表正式上线,当日上线面积覆盖100000余亩。
为什么选择在文山?
首先是文山药材种植面积达230万亩,居全省第一,尤其是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产地优势明显。其次,云南白药的三七资源占50%左右的市场体量,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
云南白药的策略是这样的。
将原有的采购模式进行上移,从原有的招标及经销商形式转移到上游的种植户阶段,通过白药优选,购销引入上线。
那对种植户而言,好处在什么地方呢?从数智云药交易,种植户上交鲜货农产品,通过平台共享加工后,按干品的市场价对其进行结算,平均溢价在10%-15%。
同时,种植户还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线上自主销售以实现自主灵活、即时上架和个性化定价;二是利用平台销售来扩大销售渠道、便捷交易流程并借助平台信誉;三是通过闪电回收服务快速将商品变现,以应对资金周转需求。
换言之,数智云药不仅为种植户提供线上交易平台,还作为“兜底方”,保证了销售去化,让他们“不愁卖”,又能“卖得多”。
对采购端而言,传统采购商如果要采买一百吨中药材,可能会同时对接八到十家种植户,不仅时间和精力成本较高,也面临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通过数智云药一站式集采,便利对接,在质量和契约保障方面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除了连接种植户与采购商,数智云药在服务端也下足了功夫。当地的税务局、中国邮政、红塔集团、第三方检测公司全部入驻。种植户可以享受一些优于市场的贷款相关服务,第三方检测服务让种植户辛苦种植的中药材能得到标准的“质量盖章”,更能卖得上价。对采购商而言,大规模集采面对的品控问题也迎刃而解。
据统计,仅平台全面推广运营一个月,数智云药交易数据已经突破8000万,其中超2000万元是直接与平台产生的购销关系。
云药“破冰”
话题再回到“云药”上来。
云南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然而目前距离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产业大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3年,云南累计有超过50万户烟农,光是烟叶收入就超过300亿元,实现税收60多亿元。如果“十大云药”里能出几个千亿级、百亿级的单品,那么中药材就有望成为云南第二个烟草产业。
要实现这个目标,从产值、到种苗、加工,乃至市场,都是关键点。同时,要有一个龙头企业,“链主”单位,来扮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全产业链环节的服务者、“数智化”升级的驱动者。
如今,云南白药扛过了这面大旗。
云南白药集团总部
云南白药以数智云药为载体,通过市场端的交易驱动,实际链接着中药材整个产业环节。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依托云南道地药材资源禀赋,发挥云南白药技术、品牌、渠道、资金、人才等优势,围绕中药材全产业链(种源、种植、加工、贸易、服务等),在重要环节引领高质量发展。
打造“1+1+N”生态服务体系,构建新型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吸引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以云南白药为“链主”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在种业方面,云南白药将强化产学研联动,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完成3-5个云药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
在药材种植方面,聚焦云南道地药材“一品一策”科学规划,启动建设10个GAP示范基地。积极参与统筹全省中药材种植规划,形成产区合理布局。
在产地加工方面,围绕“三七”“重楼”等重点品种的全过程加工形成一批产业示范工程,在产地加工、特色植提、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沉淀核心能力和技术标准,复制到云南其他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上,将非标准农业产品打造为准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促进云药产值的稳步提升。
如果以数智云药为载体,云南白药将从种植端的土地寻源、良种认定、技术指导,到加工端的产品代工、仓储、检测,再到流通端的交易、物流、金融服务,以及商务端的多元化服务着手,致力构建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中药材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交易的效率和公信力。
从源头上提升云药品质,全流程服务种植加工,打通市场流通堵点,提升产业附加值。
云南白药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平台的建设和打通,实现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实现云南省核心品种50%以上的覆盖,推广15到25个类似于文山这样的全产业链项目中。
互联网3.0时代,需要拥抱变化与机遇。
中药材3.0时代,需要融合与创新。
云南“破冰者”已经就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拥抱印度洋)
来源:云南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