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成义记忆学-没办法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在考试之中?

摘要:最近,不少家长和同学向我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平时看书时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讨论时也能侃侃而谈,但一旦面对考试或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

最近,不少家长和同学向我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平时看书时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讨论时也能侃侃而谈,但一旦面对考试或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涵盖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翻开书好像很简单,感觉自己会做了,可是到了考场,又不知道哪里下手了。简单说,就是没办法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在考试之中。

第二个层面:即使会做题目,也不知道这些知识除了考试可以用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书本知识和现实实践脱轨。

虽然这两个层面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如何实现从知识获取到实际行动、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之间的过渡。针对这一难题,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行动学习法”。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实践来促进学习,鼓励我们将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行动学习法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L = P + Q + R + I,其中AL代表行动学习,P代表结构化知识,Q代表质疑,R代表反思,I代表执行

· AL: Action Learning 行动学习

· P: Programmed knowledge 结构化知识

· Q: Questioning Insight 质疑、询问

· R: Reflection 反思

· I: Implementation 执行

行动学习=结构化知识+质疑+反思+执行,这是我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行动学习公式。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也有着一套类似的学习哲学,在《中庸》这中就有提及,学习=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其概括了中国人传统上对于学习过程的理解,并流传至今,成为广为人知的智慧结晶。

现实中我们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相对忽视了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行动学习法的核心价值恰恰体现在“问题”上。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呢?根据行动学习法的理念,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习金字塔”理论,我们知道被动输入的学习效率极为低下,有效的是主动的实践解决。比如,看几小时书,不如做一小时题目。

2.行动学习法强调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在解决了某个问题之后,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反省: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或不足?应该如何改进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反思,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3.行动学习法不仅仅强调对自己行动的学习,同时非常强调对他人行动的学习。

要知道,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生物,我们一生中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与他人互动中度过的。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与人交往的时间,借鉴他人的实践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如同获得了比别人多出数倍的学习时间。

来源:隆成义记忆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