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中山家话”⑩ |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传承志愿情 校家携手行

360影视 2024-12-26 16:28 2

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自觉自愿地融入社会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更是构建美好、幸福、文明社会的基石。然而,当下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自我中心问题凸显,缺少助人和奉献精神,这种现象既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于个人家庭生活里

第十期分享的学校是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活动主题

传承志愿情 校家携手行

问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自觉自愿地融入社会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更是构建美好、幸福、文明社会的基石。然而,当下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自我中心问题凸显,缺少助人和奉献精神,这种现象既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于个人家庭生活里。面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薄弱的问题,需要借助校家社三方合力共同激活。

对策与建议

通过协调校家社三方力量,引导学生广泛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助力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 ,学生通过接触到不同的人群、社区和环境,也能拓宽自身的视野,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和职业意识。

(一)学校层面的做法

中山中专团委副书记王翰毅分享学校在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是将志愿服务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家庭等生活内务劳动,定期开展卫生清洁评比、“每周一孝”等活动,培育学生从对个人“小家”到社会“大家”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对假期社会实践制度做了修订作出新的规范,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清单自助选择2-3个实践项目,这样学生有更多选择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实践。另外,我们还将志愿服务作为团课和基础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团员、团支部的评比中,在团员教育、推优入团、评优评先等考核中作为评价指标。

二是营造校园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截至今年,我们已经开展了十一届志愿服务文化节,此主题节已经成为中专传播志愿文化的重要载体。活动中,除了开展学雷锋、主题植树、应急培训等服务活动外,我们还广泛征集校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评比,涌现了诸如“幸福厨房”“小电匠”“电车保养与维修”等获国家、省级荣誉的品牌项目。

三是搭建校外志愿服务平台。志愿服务源于生活,在校外,我们联合文明实践所、社区街道办、医院等单位,打造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岗位,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品牌项目,都是在师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发现了解到的社会、身边的需求点,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孵化形成的。

四是建立长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我们通过三级家委会、家长研讨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志愿活动的孵化、成型和实践全过程中。以“小电匠”项目为例,每次活动后我们会开展校家社圆桌论坛,三方共同交流服务实践中的问题、协调社区居民需求、分享项目改进意见。

(二)教师层面的做法

广东省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彭永红老师对于如何让学生迈出“服务他人的第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到老师要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从点滴的助人善举中收获助人乐趣。她提倡用班级文化浸润学生品行,通过推行学经典、读经典、画经典活动,为学生打好文化底色、筑好精神地基,让志愿服务具备精神内核。

中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吴嘉娜老师描述了教师在家校共建志愿服务中的桥梁作用。她认为,教师结合社会生活需求、集思广益地去开发一些学生喜欢、有意义的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家长的特长、职业优势让家长参与其中。我们学部有“财商志愿服务队”,主要是给学校或社区的孩子普及财商知识,我们邀请从事银行工作的家长为会计专业学生开展财产管理与金融知识讲座。

中山中专先进制造与能源部德育主任张丹丹老师分享了她在家校协同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见闻,她发现即便是中职青春期的孩子,每次有家长参加、参与的活动孩子都格外用心和认真,表现欲愈发强烈,比以往更自信,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想得到家长肯定的,尽管家长在参与专业劳动志愿服务中所做的事更多为后勤保障,但其陪伴、见证和促进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导师王哲老师谈项目实践经历,他说在一次带学生和家长为听力障碍的老人维修电器,维修成功后学生说“突然感觉到自己学习的专业技能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感到很开心”。家长在活动中也切身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专业的价值,充分肯定了活动的意义,也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做的事。

(三)家长层面的做法

中山中专2023级家委会会长王新结合自己16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教育实践发表了他的看法。

一是生活中,给孩子讲一些好人好事,引导孩子多帮助同学,让孩子养成正直友善、勤奋上进的品质。

二是家长要做好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义工活动,担当孩子社会责任意识的启蒙老师,在温馨的陪伴中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三是对于学校的活动邀请,家长要敢于参与、勤于参与,建言献策,利用自身资源与能力提供宝贵的服务与支持,家校携手共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