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AI“魔改”无底线之风当刹

360影视 2024-12-27 08:20 4

摘要:近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AI生成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被“魔改”的影视作品中,四大名著和《甄嬛传》中的视频画面较多。例如,《西游记》里,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终成眷属”,拥抱亲吻,大师兄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戴上了墨镜

近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AI生成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被“魔改”的影视作品中,四大名著和《甄嬛传》中的视频画面较多。例如,《西游记》里,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终成眷属”,拥抱亲吻,大师兄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戴上了墨镜指点沙场;《红楼梦》里,黛玉、宝玉话不投机就大打出手,黛玉还能徒手倒拔垂杨柳;热门影视剧《甄嬛传》中,甄嬛更是一言不合就举枪……(据12月20日封面新闻报道)

2024年被很多人叫作AI应用元年。似乎一夜之间,AI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AI解决各种过去无法想象的难题、打造匪夷所思的影视场景,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天真孩童,稍加学习便可轻松掌握AI“整活”技巧,几个关键词、零门槛的一顿操作就能将原来花大价钱都未必能实现的天马行空变成现实。

而网络上的一些所谓技术“高人”,利用AI搞出百般花样。有人把张文宏等医学专家,还有靳东等多位明星的声音相貌移花接木、拟声换脸后,让他们给自己直播带货,害得很多人特别是老年网友落入陷阱。也有的对经典名著和影视作品,打着二创名义一顿随心所欲地折腾。像林黛玉成了武林高手、林黛玉爱上伏地魔、唐僧谈起甜蜜恋爱等离谱内容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

对于AI“魔改”类的视频,网友看法大不同,有人认为只要别太过分,就应该算加了科技与狠活的再加工,做的和看的都该抱着“一笑而过”的心态,轻轻松松找乐而已,不必太认真,甚至还有重新解读经典并推而广之的效果。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一个“魔”字已经清楚表明了大众对这种胡改乱造行为的态度,这都是对原著的亵渎,是侵权是唐突,不合情不合理甚至不合法。

而在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也对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的现象,提出了严肃批评。《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督,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细想来,“魔改”短视频之所以火爆,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有需求,部分网友盲目猎奇,为了追求可笑好玩毫不顾忌应有的规矩章法;另一方面则是视频产出者们,为了博流量、吸引眼球,不讲武德没有下限,对经典之作痛下黑手,歪曲恶搞,以迎合有些人的口味。而AI的“好用”和低成本更让他们随心所欲钻漏洞。

如专家所言,AI“魔改”既无边界,也无底线,某种程度上会颠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历史观、价值观。不了解原作的人会不辨真假,以为原本如此。即便熟悉原著,这种“仿真”程度很高的“魔改”,看多了也容易混淆视听,甚至分不清哪个才是经典的场景。AI技术造成的丝滑而又荒诞的效果使得很多原应传统严肃的文学作品变得滑稽无厘头,让人觉得可气可叹可悲。

无论如何,AI只是一个技术工具,要想让其不成为某些行为的帮凶,使用者要有对信息本源的价值判断,政府、平台、企业需要提前做好风险控制。

相关部门也应对AI内容进行适当管理,即便是偏重公益、普及、教育意义的信息,也应慎之又慎,避免其跑偏,同时应加大对AI技术上游公司的监管,保证全链条的透明度。

AI源头企业本身也应加大对技术的管理,比如给视频打上AI生成等明显的标签,作为对受众的提醒。或者在将AI软件提供给使用者之初,就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来对其行为提出规范和限制,比如要求使用者不能对原创内容滥用和瞎改,不能进行商业化利用、更不得生成违法作品等。

而培养大众对新技术和经典IP的敬畏意识尤为重要。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本没有错,给经典IP加入适当幽默因素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在保护原作品的完整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权益免受侵权袭扰的基础上再去发挥创造。“整活儿”须有底线,二创要有边界,如果只顾追求娱乐化和眼球效应,对于浅薄和低俗的需求一味迎合,就会严重影响创作的专业度和可信性,使得技术使用者和观众都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韩莉)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