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空基建到文物保护

360影视 2024-12-27 11:36 3

摘要:现代航空制造技术以其大量基础学科融合优势,能向众多行业“跨界”赋能。当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发出的璀璨光芒,照亮古老的文物瑰宝,二者的相遇将会演绎出怎样的华彩篇章?作为中航工业规划总院的“破圈”团队,葛家琪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积极投身于大型公共建筑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 毛人龙 通讯员 吴思

现代航空制造技术以其大量基础学科融合优势,能向众多行业“跨界”赋能。当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发出的璀璨光芒,照亮古老的文物瑰宝,二者的相遇将会演绎出怎样的华彩篇章?作为中航工业规划总院的“破圈”团队,葛家琪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积极投身于大型公共建筑安全保障工作,巧妙运用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技术,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力量,奏响了一曲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深度交融的澎湃乐章。

自1987年毕业进入中航工业规划总院,到担任首席专家、总结构师,从业30余年里,葛家琪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对卓越的追求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先后研发设计了我国第一个悬挂式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项目,为航空大基建“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工作室的业务转型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财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进入高潮,大跨度钢结构技术是体育博览会等大型公共建筑安全性、经济性控制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聚焦新挑战、新赛道,工作室成功将航空工业工程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大型民用建筑领域,先后设计了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国家科学传播中心等20余项国家级重大工程,从无到有地引领了新结构体系及其国家规范标准的逐步建立。

2008年,汶川大地震刺痛了葛家琪的心,灾难中的文物损毁让他倍感遗憾,也引发了他的深思:为什么会出现“馆舍不坏、文物震损,采取措施、文物仍震损”等震害现象?为什么建筑设计规范不能保证文物防震安全?带着诸多疑问和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命的强烈担当,他毅然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以建筑安全守护文物的“深海区”,向着技术变革潮头奋勇扬帆。

“三个精神”筑牢工作室发展基石

从最初的艰难起航到如今的蓬勃发展,2024年,葛家琪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汇聚了20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优、专业素养强的队伍。3名博士、13名硕士和4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中,涵盖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多个专业职称层级。一路斩获的佳绩与团队成员的跨界“蝶变”,离不开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入理解与坚定践行。

劳模精神如同深海上的灯塔,点亮了工作室的航行方向。在工程结构创新领域,葛家琪的名字前面总是挂着各种“闪耀”的头衔——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得者。面对一系列荣誉,葛家琪没有自满不前,而是坚持以身作则,靠亲身经历和辛勤付出成为大家身旁的榜样。近年来,他牵头组织劳模事迹宣讲会、开展员工内部交流、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宣传,带领大家广泛传播和学习劳模精神,激发工作室成员在事业中对卓越成就不懈追求。通过长期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工作室陆续设立了“2024年度创新之星”“技术突破奖”“优秀项目奖”等多个奖项,对科研、技术创新、项目实践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供明晰的晋升机会和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

秉持“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工作室里每位成员都自觉自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凭借出色的创新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圆满完成“重型石质文物防震技术开发与设计研究”等项目,在人人争当劳模、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中,共同推动工作室能力节节攀升。

劳动精神宛如一条坚韧的绳索,深系在每位成员心间、每个工作环节里,成为持续加强工作室建设的坚实保障。在项目实践中,从前期的调研勘察到方案设计,从技术研发到施工建设,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勤劳汗水。他们稳扎稳打、不畏艰难,对建筑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每一处细节,为后续的精准设计提供坚实依据。“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保护”项目中,面对高难度技术攻关,团队成员们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材料组合,历经无数次失败与优化,成功研发出适用于碑刻文物形状、重量和材质特点的新型防震装置和监测系统,依托先进的减震材料和结构设计,使系统和装置能在地震发生时有效预警并吸收、分散地震能量。在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持续提升团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劳动精神为准则,工作室全力实现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各项工作“又快又稳”进行。聚焦效率提升,工作室精准施策、多管齐下,确立了科研项目管理层面精细的项目负责制,使职责与任务得以清晰明确;以项目进度报送制度为“指挥棒”,实时掌控项目动态,灵活调整计划与资源配置,保障项目高效运转;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依据项目需求和成员专长,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精准投放。

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工作室始终将质量意识深度融入工作全过程,在设计研发环节中严守标准规范、在质量反馈环节中及时获取客户与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为项目优化升级提供方向。在“上海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项目中,工作室对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及装备进行多次质量测试和优化,与用户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沟通合作,确保文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下得到有效防护,以高质量成果彰显劳动精神的价值内涵。

工匠精神既是对产品设计与服务的执着追求,也是工作室传承智慧与经验的薪火。在文物保护和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工匠精神深植在每位成员心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预防性保护能力提升”项目中,大家持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新型结构体系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开展多项科研课题和技术攻关,共申请10项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导轨式防震装置”中国专利奖1项。

为传递“匠心”,工作室依托导师制度、定制化培训与项目实践,由资深专家及技术骨干担任导师,对年轻成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培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助其成长。针对不同成员的性格差异和专业特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展定制化培训、制定成长计划,鼓励年轻成员更多在实践项目中提升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工作室还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培训、开展多元内部培训与团队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论坛、与业内创新工作室频繁交流合作等,拓宽年轻成员学术视野,实现资源优势互通共享,推动工业遗产再利用创新发展,使“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三个动力”激发工作室创新潜能

以“三个精神”为指引,工作室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敢于突破、团队协作、巩固创新成果”的三个内驱动力。

敢于突破,是引领方向的导航仪。工作室鼓励全体成员敢于突破,开辟新技术路径。每当工程结构创新项目中出现复杂难题,成员们敢于挣脱传统思维认知的束缚,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在大跨度结构工程中,工作室创新提出对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成功攻克稳定性与安全性难题,所研发的新结构相较传统梁式结构同等跨度下,材料用量锐减30%、资金节约15%。于一次次突破中,以智慧开辟前行新航道,为工作室发展找准新方向。

团结协作,是高效运转的智能芯。长期以来,工作室成员们在工作中默契配合,团队凝聚出强大创新合力。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防震保护”项目里,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依据博物馆实际状况设计防震措施,针对青铜神树这一特殊文物,专项攻坚小组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量身打造防震装置,多维度守护文物安全。工作室还将团结之风发扬在外,与其他创新工作室频繁合作,形成了业内资源互济、优势互补、共学互鉴的良好局面,为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巩固创新成果,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工作室着力推进创新文化内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组员座谈会、创新大赛等,促进成员交流、巩固创新成果,增强认同感与自豪感。2024年,工作室在多领域创新成果卓著,共申报发明专利10项、投稿论文7篇,在省部级科研项目中申报推进顺利,圆满达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年度任务,还成功入围多项重要项目,成员们也屡获殊荣。这些成果不仅是工作室秉持“三个精神”奋勇前行的有力见证,也是工作室持续巩固既有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

面向未来不断自我提高和持续发展的底蕴和根基。

“四大平台”支撑工作室创新实力

依据“三个动力”实际需求,工作室着力打造“四大平台”,持续增强创新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科研创新的“引擎平台”集科研、教学、产业转化于一体。在2024年,工作室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高水平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配备了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引入先进科研方法和工具,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技术支持。

“孵化平台”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工作室在提供先进设备和经费保障的同时,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激励成员勇敢表达独特见解和新奇想法。在日常工作中,实行导师制度、开展定制化培训、组织项目实践,为年轻人才提供全方位培养和成长机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举办了如“2024年第三届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为科技创新打造人才“智高地”。

成果转化的“加速平台”实现成果产出最大化。为珍视成员每一项创新,工作室为高价值成果逐一申请专利、制定技术标准,提供专业且贴心的服务,确保成员的付出能够在法律的保障下实现应有价值。同时,积极参加“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等行业展会,参与“2024年博物馆文物防震防灾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报告等交流活动,展示和推广创新技术产品。

社会服务的“拓展平台”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工作室坚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面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行业技术咨询服务,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合作,共同推动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集团和工作室打造良好社会声誉的闪亮名片。

2024年,工作室将“创新杯大赛”与“五小”活动巧妙融合,塑造出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成果孵化模式——“创新杯”为成员搭建了展示创新思维的广阔舞台,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则鼓励成员在基层工作中、在身边细微之事里挖掘创新灵感,让创新理念在多元领域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11月,葛家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国首届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大会上再获佳绩,荣膺“职工创新工作室典型经验”奖。

立足新阶段,工作室将进一步砥砺奋进、勇担使命,不断挖掘创新深度、突破技术“藩篱”,深入探究文物防震技术、持续摸索新型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以航空智慧为建筑行业发展铸就创新坚盾,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勾勒出更加绚丽的画卷。

来源:灾难在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