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激发思政课活力

360影视 2024-12-27 08:00 8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与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正经历深刻变迁。因此,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赋能青年学生的成长。

赵崔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与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正经历深刻变迁。因此,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赋能青年学生的成长。

思政课教学实效直接关系着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善用创新手段丰富思政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激发思政课创新活力的关键路径。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实效,要坚持以思政课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一些学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型实践路径,如“红色1+1”实践教育模式、“千村千企千红”实践调研、“行走的思政课”等创新模式,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以及企事业单位与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探索,以实际行动为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树立了鲜活范例。

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政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与时俱进,继续加强思政教育形式的创新和研究,更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实践。数字技术的出现有效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时空限制。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的数据进行整合。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打造更加生动、形象的思政教育场景,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