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互联网的初心一脉相承,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赛博空间指引了方向。推动建立一个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更加合理的网络空间秩序,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这将是历史的必然。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一定会释放创造奇迹的磅礴力量。
崔文佳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互联网的初心一脉相承,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赛博空间指引了方向。推动建立一个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更加合理的网络空间秩序,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这将是历史的必然。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一定会释放创造奇迹的磅礴力量。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在举行。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大主题下,中国再度呼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还记得你第一次上网的场景吗?调制解调器的“滋滋”声响、网页加载的漫长等待、BBS论坛的“灌水”“盖楼”……中国“入网”三十年间,技术迭代堪比接力比赛,每一棒都传递着无限可能。2014年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二维码、移动支付、智能驾驶等名词还颇具科幻色彩,而今天这些早已成为国人习焉不察的生活日常。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只是一个缩影,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产品、应用相互推动,卷起了中国社会商业创新、文化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浪潮,互联网已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从“越过长城”,到“万物互联”,有观察者直言,“中国成为拥抱互联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这一过程中,中国也从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变成全球互联网发展的贡献者和引领者。2015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被正式提出,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吹响了号角。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初衷,就是赋予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半个多世纪以来,互联网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深深嵌入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就在于其联通共享、开放合作的精神内核契合着人类本性中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需求,顺应了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开放融合的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互联网的初心一脉相承,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赛博空间指引了方向。
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这些年,中国在推进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方面不遗余力。着眼顶层设计,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签署《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真知灼见促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搭建对话平台,从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到网上丝绸之路大会、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在一次次智慧碰撞中凝聚治理共识;共乘发展快车,在东南亚,中国企业助力打造了东盟首家5G智慧医院,在拉美,中国与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一项项务实行动见证着中国力量,也让世界各国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且具体的认知。
今天,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交流的主要平台,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是各国普遍的发展需求。讽刺的是,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西方,一些人深陷冷战思维无法自拔,把网络空间视为政治博弈的阵地,长期以技术优势谋求网络霸权。就拿美国来说,手握全球主要社交媒体,却将其作为传播虚假消息和恶意抹黑别国形象的工具;作为全球海缆汇聚中心,却据此“埋雷”,对各国实施无差别网络监控和窃密;大肆宣扬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通过强制收购、恶意制裁、专利壁垒等手段阻碍了其他国家互联网企业发展。种种行径破坏全球网络空间的公平基础,妨碍通信行业合作创新,美式网络霸权已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最大障碍。
目前,全球网民数量超过50亿,发展中国家网民数量不断增高。然而,由于网络霸权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当下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却难以有效地反映各方利益关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力量格局的打破,全球网络空间秩序亦将重构。推动建立一个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更加合理的网络空间秩序,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这将是历史的必然。
“在那之前,我们的生活局限在眼前。”这是一位尼日利亚人回忆家乡接收到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时的肺腑之言。当下,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正让很多非洲孩子有机会“触电、触网”。那块小小的屏幕,或许就将成为一群孩子改变命运、一个地区追赶未来的起点。这是对互联网初心的生动践行,也有力证明着一个道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一定会释放创造奇迹的磅礴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