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光毒性试验方法分析:以防晒剂光刺激性鸡胚试验评估为例

360影视 2024-12-27 16:26 3

摘要:化妆品光毒性实试验是指用于评估化妆品原料或成品在接触皮肤后,经过紫外线照射可能引发的皮肤毒性反应的一系列实验方法。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评估化妆品成分是否具有潜在的光毒性,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光刺激性即狭义的光毒性,是光反应物通过敏化光氧化破坏细胞膜脂质和

化妆品光毒性实试验是指用于评估化妆品原料或成品在接触皮肤后,经过紫外线照射可能引发的皮肤毒性反应的一系列实验方法。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评估化妆品成分是否具有潜在的光毒性,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光刺激性即狭义的光毒性,是光反应物通过敏化光氧化破坏细胞膜脂质和蛋白而造成的非免疫性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光刺激反应会使皮肤产生瘙痒、红斑、丘疹,并常常伴有色素沉着现象。因此,光毒性是安全应用超细二氧化钛防晒剂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光毒性试验报告。

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

随着欧盟2013年全面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基于体外模型的动物替代方法已成大势所趋。目前,唯一通过验证的光毒性体外评价方法是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OECD432),该方法也于2016年被增补入我国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作为一项细胞试验,其局限性在于:1)受试物在培养基中的溶解度不适用于部分非水溶性的超细二氧化钛颗粒;2)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颗粒容易在细胞表面聚集或与中性红染料结合,影响细胞活率的测定;3)无法分析毒性作用机制;4)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概率。

此外,超细二氧化钛的光安全性还受不同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和表面处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超细二氧化钛的光反应性和ROS光氧化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粒径、形状和晶体结构。较小粒度、锐钛矿和非晶形式的超细二氧化钛-般被认为比较大粒度和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颗粒具有较高的光氧化性和光毒性。

为了降低化妆品用的二氧化钛的ROS效应,工业上通常通过涂覆二氧化硅或其他金属氧化物来降低光氧化性并增强分散性。然而,各种涂覆的超细二氧化钛颗粒的光毒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而缺乏适合的评价方法是制约其相关研发的重要原因。

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是高度血管化的胚胎外膜,从胚胎发育的第3天开始生长,在第7天血管就可完全覆盖蛋壳内层,第13天就能完全分化。由于生长迅速和材料容易获得,CAM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原料和配方产品的血管、胚胎发育相关毒性研究和功效评价领域。

德国人Neumann于1997年建立了光鸡胚试验(photohen'segg test:PHET),利用4d受精鸡胚发育的卵黄膜蜘蛛血管对光照敏感,通过观察鸡胚死亡、膜变色和出血三个指标,验证了该模型对光毒性阳性物质血卟啉和8-甲氧基补骨脂的敏感性。2005年,Neumann等进步将PHET联合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实验和光豚鼠实验对13种化学物质的光毒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PHET可以对不同强弱的光毒性物质进行准确的排序,且不受溶解度的影响,还可能对不同药品的光毒性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然而有研究表明,,PHET试验并非为纳米材料设计,当应用于超细二氧化钛样品的研究时存在死亡率过高、重复性差等缺点。

因此,需对原PHET方法进行改进,使其适于测试无机纳米颗粒具体改变包括:1)用血管发育更成熟的9dCAM取代4d的卵黄膜;2)在出血和膜变色的基础上,增加凝血(血管里血液不再流动或形成血栓)作为血管反应指标;3)采用光刺激指数的计算,实现对光毒性的定量描述。

来源:不系扣的七啾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