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才面对面 | 陈骏安:立志“技能报国”的世界冠军炼成记

360影视 2024-12-27 20:05 2

摘要: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深圳,我们见证了“高精尖缺”人才的涌现,他们或投身于科技创新的前沿,或在文化艺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抑或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人才不仅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我们时代进步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深圳,我们见证了“高精尖缺”人才的涌现,他们或投身于科技创新的前沿,或在文化艺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抑或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人才不仅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我们时代进步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展现深圳人才故事,市“鹏城优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特别推出了《优才面对面》栏目。本栏目旨在通过深入访谈和报道,展现深圳人才的成长历程、心路历程和奋斗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本期优才面对面,邀请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市“鹏城优才卡”持卡人陈骏安讲述他的奋斗故事。

“冠军是中国选手——陈骏安!”当掌声响彻法国里昂,25岁的陈骏安在一片祝贺声中走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赛项的最高领奖台。作为一名深信院的青年教师,他和来自全球的顶尖工匠、行业精英竞争,顶住重重压力突围,在为期4天总时长为20.5个小时的比赛中,以卓越的技巧和出色的心理应变能力,完成了光电应用终端的设计制造与仿真等4个模块的比赛,代表中国夺得该项目金牌。

陈骏安站上冠军奖台领奖的电视直播画面。

迄今为止,陈骏安参加过多次科技竞赛,可谓身经百战。但这一枚金牌对他来说意义非凡。领奖的那一刻,陈骏安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和教练团队长时间的付出终于有了好的结果,很激动。更激动的是,因为强大祖国的支持,我们越来越多的青年技术人才能站上世界舞台,能用这枚金牌为祖国献礼,我深感荣幸。”

陈骏安获奖照

拒绝大厂offer 坚定走上技能报国之路

2020年,陈骏安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大学期间,他就展现出爱动手爱折腾的理工男特质,在完成正常课堂学习之余,一个接一个地参加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锻炼自己。那段日子累并快乐着,陈骏安回忆,有一次为了准备全国机器人大赛,他连续三天三夜扑在备赛上,这期间只睡了4个小时。

陈骏安在哈工大(深圳)求学期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

长期的竞赛活动经历大大提升了他的专业实操水平,也为他日后的职业选择埋下种子。毕业之际,尽管他收到了不少互联网大厂抛来的橄榄枝,陈骏安还是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

“我一直对教师这个职业很向往,很享受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其他人的幸福感”,陈骏安说。同时,他也考虑到,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自己在竞赛中锻炼出来的动手能力优势,可以很好地和这一需要结合起来。

陈骏安在给学生授课。

以赛强技、以技成才,走技能报国之路,是陈骏安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期许。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需要通过逐级选拔,在此之前,陈骏安必须通过市赛、省赛和国赛的重重考验。2024年3月,他赢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国选拔赛的第一名,由此获得世赛参赛资格,并成为本届代表中国参加光电技术项目的正选选手。

2020年,陈骏安荣获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冠军,赛后和教练合影。

评委和教练评价,陈骏安身上有同龄人少见的沉稳与自信,特别是备战本届世赛,他能熬过长达四年的选拔周期,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可见一斑,而这恰恰是大赛选手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有备而为 “心流”夺冠 向世界秀出中国光电“功夫”

陈骏安这次所参加的光电技术项目是世界技能大赛近年新设项目,这个项目是光学和电子的融合,参赛选手必须熟悉光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熟练运用绿色节能、智能照明及高清显示等技术,对选手的综合技能要求很高。

选拔赛结束之后,陈骏安就马不停蹄地投入训练。从今年3月到9月初,整整五个月的备赛时间,他几乎每天无休。技能训练是主线,为了克服参赛语言环境和体力消耗的挑战,他还要学外语、练体能……陈骏安相信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式比赛会在模拟题的基础上变换30%的内容,为了这30%的不确定性,他和教练团队反复琢磨,做好万全的技能准备,还和专业的心理师学习如何调节压力。

陈骏安全力以赴备赛训练。

人的一根头发丝粗细不超过0.1毫米,而薄薄的一层蛋壳,厚度在0.4毫米左右。比赛开始后,陈骏安面临的最难考验,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焊接超过 200 根直径只有 0.4 毫米的导线,且每个焊点之间的间距都小于1毫米。这 200 多次焊接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否则可能导致整个电路短路损坏。

陈骏安在世赛赛场。

刚开始,他也是十分紧张,左手拿着导线,右手拿着电烙铁,双手都有些微发抖。很快,他冷静下来,学着赛前练习过无数次的解压方法,深呼吸,让心跳变慢,集中意念专心眼前的焊接工作,一根、两根……他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人都沉浸在“心流”状态里,操作也越来越稳定流畅,最终,他提前半小时完成了全部模块的焊接,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了这个环节的最高分。

陈骏安在世赛赛场。

“拿到冠军,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陈骏安说,这次的世赛经历,让他有机会和世界各地的光电技术高手切磋交流,把最丰富最先进的技术经验带回来。之前,他是以选手的身份去学习、参赛,之后,他更期待自己以教练和老师的身份,去分享竞赛心得,去指导更多学生用技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产教融合激励人才成长 让更多中国力量竞相涌现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在制造业领域,没有高水平的技工,再优秀的设计也很难变成高品质的产品。尤其现在我们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迫切需要补上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需缺口。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这是一个呼唤技能人才大显身手的时代。陈骏安提到,他所在的学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升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这里现有超1.5万名学生,开设信息技术类专业49个,将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储备力量。

陈骏安在深信院为学生授课。

“我们学校的教学和产业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从学生的课程设计、到校外实习,方方面面都贴合产业需求和产业趋势”,作为一名竞赛经验丰富的青年骨干教师,陈骏安敏锐地发现无论是竞赛还是教学,最终都要实现和产业发展的互融互通。为此,他将竞赛元素引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在实践教学部分,他参考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制设计,巧妙地将整个实践环节拆解成多个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小项目,让学生们逐一“通关”,最终将单独的教学目标汇聚成一个连贯教学任务。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同学们把理论学习转化成了真功夫和硬技能,成长迅速,也为今后更快地和正式工作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陈骏安进行智能照明系统训练。

“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相关的岗位需求也是很多的,毕业之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关的细分岗位。”陈骏安表示,深圳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推出一系列举措,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是其中之一,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互惠互认方面,也一直在积极发力,激励更多像他一样的青年技能人才,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发光发热,让更多中国制造、中国力量竞相涌现。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