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村聚谈:将生活点滴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

360影视 2024-12-28 07:06 3

摘要:编剧是影视作品灵魂的塑造者,他们通过文字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深入基层、走进人民、汲取生活素材无疑是编剧创作的必经之路。唯有于人民生活之域深凿井、觅源泉,影视创作方可汲取清甜之养;唯有于生活厚土之中深扎根、常耕耘,影视创作方能收获丰饶之果。

潮新闻客户端 张雪莹 范志忠

《小巷人家》海报

编剧是影视作品灵魂的塑造者,他们通过文字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深入基层、走进人民、汲取生活素材无疑是编剧创作的必经之路。唯有于人民生活之域深凿井、觅源泉,影视创作方可汲取清甜之养;唯有于生活厚土之中深扎根、常耕耘,影视创作方能收获丰饶之果。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议题。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前程远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舞台每时每刻都涌现出五彩斑斓的素材。编剧如同时代的记录者,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感知社会热点与民生百态,捕捉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议题,深入基层,真实感受、真切记录、真情书写,才能回应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日前在之江编剧村开班,著名作家、编剧,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在开班仪式上提到:“在创作上要向现实致敬,现实中藏着大量的影视素材、大量的影视成功的秘诀。”电视剧《大江大河》中,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不断探索与突破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将普通人的命运与大时代变迁紧密结合。在创作方法上,《大江大河》没有流于表面,而是直面时代的巨大变迁,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作了生动的描绘,令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艺术感受。同样是记录时代进程的电视剧《山海情》,通过立足群众的视角,在呈现真实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不避讳现实矛盾,如实描述贫穷所滋生的各种社会痛点和难点。从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到寸土寸金的“金沙滩”,接地气、有筋骨、暖人心的故事,感染了观众,引起了共情共鸣共振,赢得广泛好评。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刻画鲜活人物。

人物是影视创作及故事情节展开的重要载体,细节则是人物刻画的灵魂。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编剧需善于捕捉这些细节,以塑造真实可信且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视协编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巍在研修班分享创作体会时提出:“要和生活紧密地拥抱、结合在一起。”例如《都挺好》中,编剧精准地抓住了苏家一家人相处时的琐事细节,苏大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 “作妖” 行为,如执着于手磨咖啡、各种无理取闹等,生动地展现了他自私又有些狡黠的性格特点;苏家子女间的矛盾纠葛,如苏明哲的好面子却能力有限、苏明成的啃老与“妈宝”属性、苏明玉在职场的干练与在家庭中的挣扎等,都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入微观察和巧妙呈现,使剧中人物跃然于屏幕之上,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真实存在,从而成功地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情感上与角色紧密相连,达到感动人心的效果。电视剧《小巷人家》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饱满:黄玲善良的底色之上有着绵里藏针的一面;宋莹看似泼辣实则嘴硬心软;庄超英虽然不是个好丈夫,但在教学上的认真负责又体现出他作为老教师的敬业一面……这反映出了真实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生活细节是艺术真实的基础,编剧用真实的细节描摹人物的情感,用丰富的情感见证人性的坚韧,让小说剧本里的人物活起来,一起造就了小巷的世界。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要挖掘情感内核,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性。

走出自己的方寸天地,方能迈进创作的广阔世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编剧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正是在一次次深入的基层调查研究中,创作者们积累了诸多鲜活的故事素材,打开了创作视野,得以更好呈现生活本身的多样性。电视剧《山海情》拍摄前,主创团队前往宁夏和福建调研,完成对20多名重点对象的采访,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原始资料;《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导演毛珺琳分赴江西省大余县、湖南省衡阳县挂职数月,积攒了丰富素材,找准了创作思路;《我们这十年》创作团队深入部队、农村、企业及科研单位等进行采风,形成故事大纲……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影视作品要获得广泛影响力,还需要遵循创作规律,坚持艺术性和真实性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战长沙》避开长沙会战正面战场的宏大叙事,从一户普通人家的视角出发,通过胡家一家人的经历展现战争对百姓的影响,让观众从微观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漫长的季节》则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情感历程,例如老一辈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失去的遗憾,以及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迷茫与坚持。剧中龚彪对命运的不甘、王响对儿子的思念等情感,跨越时间的长河,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观众在感受时代沧桑的同时,也体会到人性中对美好的执着追求。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感动人心的艺术表达,要融入正向价值观,引领积极的社会风尚。

影视剧具有受众广、影响深的传播特点。只有深入基层,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生活中的正向价值元素,关注当下观众的所思所想,积极与青年和时代对话,才能突破不同社会圈层和年龄代际的隔阂,引发广泛共鸣。电视剧《欢乐颂》描述了五个女孩在上海打拼、成长、蜕变的故事。这五个女孩不断在生活、职场和爱情中犯着错,遭遇迷茫和困惑,经历成长和转变。尽管家境不同、性格不同、处境不同,但她们一直都在努力工作,积极生活,互相友爱,传递着独立自主、坚强的女性价值观。同样是描述邻里生活,烟火气十足的《小巷人家》则以生活流叙事,以普通人的人生来折射时代。剧中没有高浓度、高密度、强情节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呈现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温暖,让观众在平淡中感受到美好。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小巷,感受到邻里之间的温情与关怀,体验到真实而又深刻的情感共鸣。

罗怀臻教授在《剧作家与“编剧匠”》中提出:“我们是剧作家,而非编剧匠,我们和小说家一样,不是只做一个技术处理,而要调动自己与小说家同样的经历所造就的情感,将它调动起来去进行创作。”编剧作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深入基层是必修课。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编剧应继续秉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理念,不断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的声音,反映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影视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心灵的艺术体验,推动影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张雪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范志忠,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