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联合国判“无药可救”,黄土高原70年逆袭!靠啥成世界奇迹?

360影视 2024-12-28 23:57 3

摘要:这片横跨陕西、甘肃等7个省份,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高坡,层叠分布着整整27万条长达500米的深沟,从天上看去仿佛是地球的伤疤。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0年,第一次踏上黄土高原的外国专家直接给这里判了死刑:别治了,这片土地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留给风吧!

70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联合国观察员,直接被眼前的一片绿意盎然惊掉了下巴,连呼生态奇迹!

我国做了什么让曾经的“绝地”,变成了“世界样板”呢?

黄土高原这名字取得非常贴切,曾经的黄土高原黄土漫天,沟壑纵横。

这片横跨陕西、甘肃等7个省份,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高坡,层叠分布着整整27万条长达500米的深沟,从天上看去仿佛是地球的伤疤。

每逢春冬季节,狂风一起,天地间沙尘蔽日,鸟都没处落脚。

1949年之前,联合国专家盯着这片土地得出一个冷冰冰的结论:这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不要再做无谓的生态治理了,人类不可能征服这片土坡。

外国人永远都理解不了我们对黄土高原的执念,这里虽然一片沙尘,但却是中华文明的孕育之地。

历史上更一度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区域。从仰韶文化到周秦汉唐,中华文明的火种在这片黄土地上熊熊燃烧。

只不过古时的黄土高原可不像现在这么荒凉。

800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辽阔的湖泊,东西绵延千里。西周时期,黄土高原依然是个草木繁盛的地方,足足53%的植被覆盖率!

铁器的出现成了黄土高原的噩梦,古代农业“腾飞”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变得愈加频繁,砍树烧林,扩充耕地,这个中国人最早踏足的土地也被留下了毁坏最为严重的疮痍。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跌至15%,黄河年均泥沙量从2亿吨飙升到10亿吨,再加上长年战乱,大批逃难之人来到黄土高原腹地抢着开荒,一步步将本就脆弱的黄土高原生态带进了毁灭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黄土高原已经成了地球上的伤疤,森林覆盖率仅有可怜的6.1%。黄河的水变成了“泥河”,每年从黄土高原卷走的泥沙高达16亿吨,差不多装满三亿辆卡车。

这些泥沙在黄河下游堆积,日积月累之下形成了“地上悬河”,开封那段黄河比地面足足高出5米,水位到了汛期更是猛涨,决堤风险极大,成了沿线居民整日提心吊胆的大雷。

可奈何这片区域依然是中原的腹地,足足居住了1.2亿人口,面对这个让世界级专家都摇头不已的难题,新中国政府没有放弃,开始死磕这片已经快要寸草不生的土坡。

建国始,中央领导层就立下了要让黄土高原重焕生机的雄心壮志!治理黄土高原的战役就这么打响了。

那时候整个中国百废待兴,缺少各行各业的人才,治理环境的相关知识更是极其匮乏,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弄。

都说破坏容易治理难,想要把这片生态癌症治好约等于重新塑造大自然,但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

开始的手段也十分简单粗暴,人们觉得黄土高原的坡面,是制造黄河泥沙的“罪魁祸首”,只要把坡修成梯田就能让水土“安安稳稳”停在原地。

政府一声令下,亿万群众热火朝天的开始大规模搞梯田建设,力求把每个山坡弄得整整齐齐,可搞了半天既能种地又能防风固土的景象并没有出现。

黄河泥沙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造成了次生水土流失,田是梯了,可问题好像更严重了。

那时我们面临的外交环境十分复杂,根本就没有西方专家愿意来这里传授我们一些经验,我们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就这样折腾了快20年,人们才从失败中学到了点经验,觉得单靠地面修整不够,想要恢复环境还是得靠科学。

上世纪70年代末,淤地坝横空出世。通过图鉴的方法拦住沟道,把泥沙淤积在坝里,这样可以用物理方式防止泥沙流向下游。

可这办法也是治标不治本,虽然淤地坝能阻挡泥沙流动,但还是不能根本性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黄河的泥沙大量在淤地坝的位置淤积,想要恢复生态,还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将淤积的泥沙运回原点,可如何进行流失泥沙的分段计算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效果依然不太显著。

到此时,我们已经进行了将近40年的治理和实验,虽然效果微末,但人们在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终于在20世纪末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横空出世。

国家终于开始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采用适合本地的不同治理手段。有的地方植树造林,有的地方打坝淤地,有地方梯田种田,多个方法齐头并进。

这一搞下来事半功倍!比之前的单一策略强的太多太多。各区域精准打击多样化治理之下,水土流失逐渐得到了控制。

“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84%,管控住了黄河流域61%的水土流失面积,这一下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曙光。

进入21世纪,我国在治理技术上的突破对黄土高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3D打印技术被引入淤地坝的建设,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无人机飞播技术开始在植被恢复中大显身手,将种子洒向那些人工难以到达的山坡和沟谷。神木市甚至尝试通过声波技术催化降雨,为黄土高原带来了从云端获取水资源的新希望。

经过70年的死磕,特别是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6.1%,一路飙升到现在的65%,水土保持率达到58.8%,这意味着地表植被有了强大的“自愈能力”。

黄河年均泥沙量从当年的16亿吨降到2亿吨以下,黄土高原终于不再是黄河中下游各大城市的心病。

更妙的是,这治理还顺手给地方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庄浪县从1964年起狂修梯田94.5万亩,不过大大增加了本县域内的耕地面积,还成功防止了水土流失。

绥德县过去也是不毛之地,70年的治理与绿化之后,这里早已经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往日的黄土漫天早已成为记忆。

毛乌素沙地的“城门”榆林市愣是被治理成了绿洲。现在的榆林市遍地是“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防风固沙,光伏板下长出的青草还能喂养光伏羊,淤地坝拦下来的肥沃泥沙也种上了各种农作物。

这片曾被联合国判死刑的土地,如今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农产品。

每年这里的干鲜果品能产出4800万吨,不少地方还借此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欣赏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成果。

用当地农民的话说:以前我们担心沙子埋了房子,现在我们只担心果子摘不完!

环境好了,连黑鹳这样的珍稀鸟类也成了常客。黑鹳是环境敏感型动物,它们能够在这里出现,说明黄土高原的生态沥青达到了“鸟兽和谐”的境界。

作为传统的采煤大市,榆林的采煤沉陷区以前那叫一个荒凉,煤老板们根本就不顾对生态的破坏,煤炭一挖就是千疮百孔。

通过“林光互补”、复垦绿化等新模式,沉陷区不仅恢复了绿意还搞起了光伏发电。废弃矿山成了赚收益的好地方。每年产出的绿电超过10亿千瓦时,这才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

现如今,我国的防沙治沙经验已经走向了世界,许许多多受到荒漠化威胁的国家,把我们治理黄土高原的经验当作了教科书。

许多非洲国家已经从我国的治理模式里得到了启发,我们也从来不敝帚自珍,派出了专业团队帮助这些国家进行相应的治理。这才是独属于中国的大国担当!

前不久的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大会上,我国一举拿下“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咱们这套治理黄土高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终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也正在为更多的国家造福。

结尾

70年的黄土高原治理之路不光是一个环境保护的胜利,更是对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的一次完美诠释。

曾被联合国判了“死刑”的地方如今却能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成了全球学习的榜样。

这场胜利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劳动人民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拼搏。

正是他们的坚持和智慧才换来了如今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奇迹的创造不仅为我国赢得了尊重,更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

未来,黄土高原这片“绿洲”必将更加美丽而富饶,继续讲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故事。

信息来源: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我国推进荒漠化防治及“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综述 光明网 2024-12-01

在黄土高原书写“绿色诗行” 金台资讯 2024-10-16

在黄土高原书写“绿色诗行”——榆林持续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纪实 2024-10-16 陕西日报

来源:Hi科普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