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面摆摊的都是农民,真敢吃?”这么一句话炸出了一个雷,直接把武汉城市学院的辅导员炸上了热搜。这位辅导员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看似“关心学生”的提醒,反手就成了网友口诛笔伐的靶子。有人说她“歧视农民”,有人说她“毫无尊重”,总之,翻车翻得又快又狠。
“外面摆摊的都是农民,真敢吃?”这么一句话炸出了一个雷,直接把武汉城市学院的辅导员炸上了热搜。这位辅导员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看似“关心学生”的提醒,反手就成了网友口诛笔伐的靶子。有人说她“歧视农民”,有人说她“毫无尊重”,总之,翻车翻得又快又狠。
本来啊,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卫生没毛病。秋冬季节肠胃脆弱,吃东西确实要注意安全,这是真关心人。但问题是,关心归关心,把农民和“卫生问题”捆绑在一起,这嘴就管不住了,跑偏成了刻板印象的放大器。你说这话像不像一种“凡摆摊者皆不卫生”的逻辑?更可气的是,摆摊的农民被直接点名,仿佛所有摊贩的食品卫生问题都是农民的锅。
要不怎么说这事儿引发众怒呢?农民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是种田,是为大家的餐桌提供饭和菜。可以说,没有农民的汗水,大家别说摆摊了,连吃饭都成问题。可是,就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摆了摊,就得背上“不卫生”的锅?农民真惨,种地要背负粮价低的压力,摆摊还得被贴上“脏”的标签,这不是双重打击是什么?
有网友反击得漂亮:要论食品卫生,问题多出在加工和流通环节,而不是种地的农民。打个比方,你去菜市场买菜,看到菜叶上有点泥土,你会觉得这是农民没清理干净,还是会觉得这是食物原生态?显然,后者才是主流认知。农民的“脏”不是食品问题,而是劳动留下的痕迹,是一种朴素的真实。把这种“真实”污名化,未免太过分了。
更扎心的是,这句话不是出自路人甲,而是堂堂一位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在,学生在群里听到的是偏见,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这对农民群体不公平,对学生成长同样有害。你说这样的教育者,怎么对得起“育人”二字?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道歉的态度。这位辅导员的道歉词里有这么一句:“如果由于我的话语伤害了某些同学的感情,我郑重道歉。”怎么听怎么像那种“我虽然说错了,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的强行洗白。你都把人说得这么不堪了,居然还在强调“提醒学生注意卫生”是“本意”,这难道不是在为自己的偏见找借口?难怪网友不买账,觉得这个道歉缺乏诚意。
再退一步说,这件事背后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对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培养的深思。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那怎么去教学生尊重他人?师德问题,不只是课堂上不摸鱼、批改作业不偷懒,更重要的是人格和价值观的引领。想想看,一个老师歧视劳动者,学生耳濡目染后会怎么看农民、怎么看社会的底层群体?
其实,社会中类似的偏见早就存在。许多人潜意识里都会将某些群体与某些负面属性绑定,比如提到小摊贩就想到“脏”,提到快递员就觉得“素质低”。这些标签化的思维,就像病毒一样传播,时间长了,便成了一种难以撕掉的固有偏见。而这次辅导员的翻车,恰好是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这事儿闹到今天,责任不止是辅导员个人的。学校在选拔教育工作者时,难道就不考察他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吗?这些认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视野和格局,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且,类似的翻车事件其实可以完全避免,只需要在入职培训和日常教育中加强对社会多样性和劳动者尊重的意识教育,事情就不会闹成这样。
回到事件本身,这句话最大的伤害是什么?它不是单纯的语言失误,而是一种社会歧视的强化。每个人都有表达权,但当这种表达伤害到一个群体时,就不是一句“无心之失”可以推脱的。社会需要尊重和包容,教育更是如此。像农民这样的劳动群体,正是社会的支柱,任何轻视和污蔑,都是对社会根基的挑衅。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对劳动者的尊重,难道不是最基本的社会共识吗?如果教育者自己都在传递偏见,那学生的价值观该如何塑造?对此你怎么看?快来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灼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