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安哥拉

360影视 2024-12-29 06:48 4

摘要: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这里因20世纪一场残酷的内战而出名,近两年以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而被人们所熟悉。安哥拉在历史上是非洲西南部文明的中心,当地在殖民前最大最成熟的国家,刚果王国的首都位于境内。而安哥拉又是非洲主要大国中最晚取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不久便陷入内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这里因20世纪一场残酷的内战而出名,近两年以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而被人们所熟悉。安哥拉在历史上是非洲西南部文明的中心,当地在殖民前最大最成熟的国家,刚果王国的首都位于境内。而安哥拉又是非洲主要大国中最晚取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不久便陷入内战。内战结束后,这个国家很快凭借石油等资源出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明星。安哥拉,藏身于非洲的西南角落中,集合了非洲古代文明、殖民历史、冷战对抗史、非洲发展与对外合作等诸多历史和当代话题。

地理:高原与海岸

安哥拉共和国,总面积将近125万平方公里。国家主体为以比耶高原(Bié Plateau)为中心的高原群,四周分布着盆地、海岸平原、山脉、沙漠等地形。安哥拉境内的高原群,是非洲中南部高原群组成部分之一。安哥拉国土中心的比耶高原,地形崎岖,平均海拔在1520米至2600米,安哥拉全国最高峰位于比耶高原,海拔2620米。比耶高原北部的马兰热高地(Malanje highlands)、南部的威拉高地(Huíla plateau)面积更小、海拔也更低(平均500-1100米)。比耶高原一直向东延伸到东部边境,海拔逐渐降低到500米左右。

安哥拉内陆的高原与沿海平原之间存在一道平均海拔400-1100米的山脉作为过渡,山脉抬升剧烈,地形陡峭,成为沿海通往内陆的障碍,早年间也长期限制了葡萄牙人向内陆的探索。

安哥拉沿海地区气候整体上相对干旱,由于大西洋的本格拉寒流和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南大西洋靠近非洲大陆西南部的海水蒸发较弱,同时下沉气流影响较大,难以产生大量的水汽,沿海地区降水偏少。首都罗安达年均降水量约330mm,南部靠近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甚至仅有50mm。相比之下比耶高原地形有利于阻挡并汇聚水汽,产生了较为适中的降水量(1450 mm/年左右),同时比耶高原的气候凉爽(年均温19℃,同纬度非高原地区约26℃),高原上能够种植咖啡、玉米、棉花、剑麻等作物,构成了安哥拉的乡土底色。安哥拉独立后首位总统,同时也是一位诗人的阿戈什蒂纽·内图,赞美安哥拉国土是“咖啡红、棉花白、玉米绿”( “red with coffee / white with cotton / green with maize”)。高原地形汇聚的大西洋水汽,也使得其成为安哥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比如宽扎河(Kwanza River,安哥拉母亲河,货币以其命名)、库内纳河等。

▲安哥拉气候分布

▲南大西洋洋流:本格拉寒流宽约2-300千米,最终汇入南赤道暖流,这道寒流使得非洲西南部沿海变得干旱,出现了纳米布沙漠等沿海荒漠,安哥拉南部沿海地区亦为纳米布沙漠的延伸,北部沿海降水稍多,但仍属于偏干旱的气候,年降水量仅200-300mm。

民族与文化:班图人、葡萄牙语

安哥拉2023年底总人口约3700万。安哥拉国内绝大多数人口为班图人,下面有超过40个民族。

▲安哥拉行政区划,截止到2024年,全国共分为18个省,人口较多的省体量接近中国的地级市,人口较少的省接近中国一般的县域。

安哥拉30%人口为南姆本杜族(Ovimbundu,又翻译为奥文本杜人),主要居住地区在比耶高原中西部一直到大西洋沿岸;25%为姆本杜族(Mbundu),主要居住在比耶高原北部的宽扎河流域、马兰热高地和沿海地区(包括首都罗安达),这个民族在安哥拉独立后一直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13%为刚果族(Bakôngo),刚果人为跨境民族,历史上建立了刚果王国。此外,安哥拉境内还有其他班图语民族(绍奎族、隆达族等)、科伊桑人、非洲-欧洲混血人(梅斯蒂索人)等,还有少量的白人(主要是葡萄牙人、阿非利卡人)、亚洲人。

▲安哥拉民族分布

▲从安哥拉本土民族的语言归属来看,大致以比耶高原为重要分界带,北部、西南部、东部可各自组成独立的分区,分属于班图语H、R、K三区。姆本杜人和刚果人关系较近,语言同属于班图语H区,奥文本杜人的语言为R区,绍奎族为K区。

安哥拉国家官方语言和商业语言为葡萄牙语,据估计,全国约70%的人口能够使用葡萄牙语(西方学者数据)。葡萄牙语作为外来的语言,在安哥拉具有特殊的“中立”特性,避免选择某一种本土语言作为通用语言导致的分歧。葡萄牙的国家实力和地位较其他欧洲大国而言相对弱势,其语言在旧殖民地的使用没有带来太大的戒备情绪,葡萄牙语尽管是一门殖民者的语言,仍然在安哥拉的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作用。

安哥拉沿海一带是葡萄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建立的殖民地之一,统治了近500年之久,安哥拉沿海和大城市的人士传统上被葡萄牙殖民者影响较深,不仅有许多人混有葡萄牙血统,更是将葡萄牙语视作社会精英身份的象征,而进入安哥拉行政、商业、媒体等领域,葡萄牙语也是通用语言。年轻一代的安哥拉人接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地将葡萄牙语作为母语进行使用。葡萄牙语在安哥拉的传播过程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逐渐本土化,学者们将其称为安哥拉葡萄牙语(Português em Angola 或 Português de Angola)。

在内陆和农村地区,包括城市中的外来务工者,大多数人仍然将本土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用语,葡萄牙语的使用率和熟练度相对有限。安哥拉独立后,承认了六种本土语言,可以在教育机构中教学和使用,以保护传统文化。

安哥拉全国据估计40%-7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之所以误差如此巨大,是因为许多人对自己的信仰并不清楚,也难以像欧洲社会那样对是否为教徒进行明确界定和统计,此外该国有大约五分之一人口信仰新教。同时安哥拉作为刚果王国等传统本土国家所在地,传统的民间信仰依然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安哥拉城镇化水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名列前茅,接近7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

▲安哥拉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首都罗安达周围、宽扎河流域、比耶高原。相比于周边的民主刚果,安哥拉显得地广人稀。

历史:古代的地区文明中心、殖民时代的奴隶贸易中心、冷战时期的代理人战争

班图人在公元前1000年进入安哥拉地区,将当地更早的居民科伊桑人驱赶到更南方的沙漠地带,公元前1世纪左右,铁器出现在安哥拉一带。14世纪时,安哥拉北部地区和刚果盆地出现了刚果王国,其首都位于今天的安哥拉境内的姆班扎刚果(M'banza-Kongo,201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刚果王国并非一个类似于亚欧传统帝国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当地一群邦国中,实力最强的宗主国,其他小国作为其附庸国存在。相比于西非和东非沿海,中南部非洲文明进程较为滞后,大大小小的邦国更像是一个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分散在各地,相互之间既有附属关系,也有对抗关系。也许通过对外贸易,当地的邦国接触过阿拉伯人或西非人,了解其国家组织的模式,这些邦国中,有些建立起国王-大臣的统治结构,并且有固定的首都等象征国家的事物,但总的来说,一直到殖民者到来时,当地的国家形态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城邦国家阶段。

▲非洲早期王国:安哥拉在14世纪开始出现了刚果等王国,16世纪,隆达等国家开始崛起。这些古代王国相比于亚欧大陆的传统帝国,中央集权并不彻底,许多地方性的小国家作为刚果等大王国的附庸存在。

▲刚果王国,从前殖民时代到18世纪,是刚果河流域、宽扎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令其他本土国家作为其附庸国存在。

▲姆班扎刚果(M'banza-Kongo),曾经是刚果王国的首都,目前是扎伊尔省的省会。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483年左右,葡萄牙人船队抵达安哥拉,与刚果王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传教士的努力下,很快刚果的国王皈依了天主教。16世纪开始,葡萄牙占领了刚果盆地以南的部分地区,1576年建立罗安达。葡萄牙人在扩张中,与比耶高原北部的本土国家恩东哥(Ndongo)发生冲突,此后若干个本土国家都爆发过反抗葡萄牙人的起义,最终葡萄牙人牢牢占据着安哥拉沿海,控制着当地的对外贸易,尤其是1670年后,大片土地落入葡萄牙人手中。17世纪时,葡萄牙人开始深入内陆,灭亡了几个位于高地上的本土国家。

▲恩东哥王国,16世纪曾坚决抵抗葡萄牙人的入侵。

葡萄牙人长期以来在安哥拉开展奴隶贸易,大批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奴隶一度成为安哥拉的主要出口商品。除了葡萄牙人的劫掠,黑人奴隶很多时候来自于非洲内部的冲突,如17世纪时的刚果王国内战,18世纪时隆达王国崛起时与周边国家的冲突,许多战俘最终沦为奴隶,并被贩卖给葡萄牙人,最终输送到美洲。葡萄牙贩卖黑人奴隶的行为一直持续到1830年才废止,1850年随着巴西奴隶市场的关闭才大面积终结,此后小范围的奴隶贩卖问题仍然存在。长达数百年的奴隶贸易,安哥拉一带数百万人被贩卖到美洲。

▲三角贸易时期,安哥拉沿海一带是主要的奴隶输出海岸之一。

在1884-1885年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但这时的葡萄牙尚未完全控制地图上划定的辽阔土地,仅出于贸易需求,控制着沿海和少数贸易通道沿线地区。此后,利用铁路和种植园,葡萄牙人不断向内陆进军,并选用克里奥尔人(混血)担任殖民机构的官员。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所有的本土邦国基本被取消。对于广袤的乡村地区,人手不足的葡萄牙人通过部落酋长、头人进行统治,并建立非洲人参与的警察队伍。1951年,葡将安哥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

▲安哥拉是葡萄牙殖民帝国中面积第二大的部分,仅次于巴西。葡萄牙语被视作仅次于英语的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使用地区遍布各大洲。

20世纪50年代后,基于“海外省”的统治思路,同时出于快速同化的考虑,葡萄牙选派了大量本土白人进入殖民机构,逐渐替换了原来的克里奥尔人,加之葡萄牙鼓励本土白人移民非洲(1974年安哥拉独立前夕已有超过3万白人生活在此),使得一批原本忠诚于葡萄牙的混血人士、“同化者”(Assimilados,说葡萄牙语、接受葡萄牙教育的安哥拉人,历史上多从事文化工作和贸易中介)开始出现本土意识,并与当地的精英非洲人越走越近。非洲人与欧洲人的差异愈发清晰,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浪潮开始后,安哥拉的反殖民运动也大规模出现。

从20世纪50年代起,安哥拉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MPLA;简称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FNLA,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UNITA;简称安盟),并于60年代相继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

安人运支持者以姆本杜族农民为主,背后由苏联和古巴支持,根据地主要在比耶高原北部宽扎河流域,占据着近现代以来安哥拉最核心的板块。

安解阵以刚果族为基础建立,创建者为刚果王室后代,成立早期甚至以恢复刚果王国为目标,后随着一批奥文本杜人、姆本杜人加入,目标逐渐转变为追求非洲民族解放,根据地主要在安哥拉东北部靠近民主刚果的地区,多以游击战形式存在,缺少长期实控的稳固根据地,背后受到了美国、中国、南非、法国、以色列等国支持。

安盟领导层的基本盘主要是奥文本杜人,其他民族出身的领导者较少,安内战期间,其背后主要由美国、南非支持。1992年后,随着苏联解体,安内战从代理人战争转变为地区内部的民族、派系冲突,安盟背后来自美国的支持也逐渐减少,后续主要由南非支持。中国亦曾给予过一定的支持。

安哥拉不同的政治组织与派别,不仅背后站着当时冷战的不同阵营,也代表了安哥拉国内各民族的利益,使得安哥拉内战成为全球对抗和地区冲突的交集。非洲本土国家和民族,在殖民者到来后,尤其是19世纪瓜分非洲的浪潮开始后,很快被打断正常演化进程,快速整合到西方式的现代民族建构中。正常的民族融合与整合被“揠苗助长”,许多“民族”直接延续自传统邦国或部落,共同语言、价值观、生活方式、信仰等特征尚未形成共识,被强行按照现代民族理论进行构建。西方殖民者随意划定行政边界,识别不科学甚至“创造”民族,让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在独立后出现民族数量多、民族之间矛盾大、民族内部认同困难、跨境情况复杂,而且许多国家占据国家核心地区的民族并非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当今中小国家多为民族国家的时代,主体民族不清晰,各民族或族群争夺激烈,也无形中造成各国内外部民族矛盾迭出。民族问题,是许多非洲国家内战的源头,也成为西方国家介入非洲的抓手之一。

1974年葡萄牙推翻极右统治,并开始了从非洲的撤离。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萄牙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并于1月31日同葡当局共同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盟、安解阵之间发生武装冲突,过渡政府解体。1975年11月10日,葡萄牙撤军,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安哥拉独立后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由苏联支持的安人运和由美国、南非政府支持的安盟在独立后很快爆发对立冲突,后演变成全国性内战。亲苏的安人运获胜,并掌握政权。这一时期的安哥拉政府和苏联结盟,同时实行一党专政。安哥拉内战中,安解阵被安人运和古巴严重削弱,最终沦为安哥拉一个普通的政党,安哥拉内部的争夺实际上是在安人运和安盟之间开展。

▲1984年安哥拉内战局势,安盟的势力被挤到国土东南一隅。不过这一片地区出产钻石,钻石的收入一直是安盟军事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

▲安哥拉内战与南非边境战争密切相关,20世纪60-80年代,南非为控制纳米比亚,长期驻军当地,并且深度介入安哥拉内战,确保自己对纳米比亚的控制。通过支持安盟对抗苏联、古巴支持的安人运,并派出特种部队加入战斗,一度帮助安盟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大半国土。80年代后,南非意识到无力推翻安人运后开始缩减对安哥拉的投入,也谋划从纳米比亚撤离。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此后,南非出于维护种族隔离制度的考虑,继续对抗安人运及安中央政府,但对安盟的支持多以武器和人员培训为主,包括以私人安保力量的名义介入。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结束后,对安盟的支持也开始逐渐减少。

随着国际层面美苏对抗走向终局,苏联也无力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持续对抗,安人运在苏联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开始寻求国内和解。1991年5月,在葡萄牙、美国和苏联的推动下,安政府与反对派安盟签署《比塞斯和平协议》。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改国名为安哥拉共和国。9月,安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安人运获议会选举胜利并在总统选举中领先。但安盟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安重陷内战。1994年11月,安人运政府与安盟签署《卢萨卡和平协议》,但该协议未得到有效落实。为推动和解,安人运于1997年4月组建了以其为主体、有安盟成员参加的民族团结和解政府,但遭到安盟领导人的抵制,安内战继续。2002年2月22日,安盟领导人被政府军击毙。4月4日,安政府与安盟签署停火协议。长达27年的内战结束,实现全面和平,进入战后恢复与重建时期。

▲1994年安哥拉内战局势,安盟在南非的间接支持下,仍然一度占领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尤其是比耶高原的大片地区,但最关键的沿海地带仍然控制在安人运(中央政府)手中。随着南非新政府上台后减少对安哥拉事务的干预,安盟最终被安人运打败。2002年,中央政府与安盟签订停战协定,安盟武装力量解除。

安哥拉内战成为冷战中较为知名的代理人战争,并且牵连到第二次刚果战争、南非边境战争等战场,除了周边邻国,还卷入了中国、美国、苏联、葡萄牙、古巴、法国、以色列、瑞典、南斯拉夫等域外国家参与。冷战的大多数时间里,在两大阵营对抗最严峻的中东欧和东北亚,也许是经历了二战和朝鲜战争等残酷洗礼,各国小心翼翼地避免大规模冲突,但是在远离纷争核心的非洲角落,冷战的余威却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生灵涂炭。

内战结束后,安盟转变为普通政党参与国家政治。2010年,安哥拉通过新宪法,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2017年,前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卸任,若昂·洛伦索接任总统至今。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重要石油生产国,安哥拉政府财政实力增强,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亦不断增强。安哥拉积极参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的事务,并参与调解民主刚果等冲突事件。

“安哥拉模式”:从资源换贷款走向工业化套餐

内战结束后,得益于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安哥拉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安哥拉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石油、钻石等自然资源的输出。安哥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以油气资源著名。1955年,安哥拉首次发现石油。今天,安哥拉已经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安哥拉的石油大多数位于飞地卡宾达和刚果河流域的近海地区,天然气也多位于这一带。

▲安哥拉油气资源分布,主要在卡宾达、扎伊尔省近海。

2004年,中安两国签订以主权担保、用石油偿还20亿美元基础设施贷款的巨额合同,到2007年底,中国工程公司基本上完成了该合同中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哥拉全国的几乎每个省份和城市都可以感觉到这种变化。(刘海方:《安哥拉内战后的发展与中安合作反思》)

此后,中国与安哥拉再次签订贷款协议,“石油换贷款”“石油换基建”为核心的中安合作模式初步成型,“安哥拉模式”一词开始出现在世界银行等机构所发布的国际报告中。“安哥拉模式”,核心是“石油换贷款”,通过贷款开展基建,对于中国而言确保了能源稳定供应,对于安哥拉来说,加快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中安合作走向深度,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中安合作成为外界观察中非合作的一个缩影。

树大招风,“安哥拉模式”的提出,很快成为某些国际舆论对中非合作所制造的攻击点。总结起来,西方国家对于“安哥拉模式”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腐败。石油是资源,贷款也是资源。资源的流通本身可能带来潜在的寻租现象,在许多非洲国家,殖民时代就已存在的中介、代理人,比如安哥拉的“同化者”,在独立后继续成为资源流通的代理人。缺少透明度和监管的协议,及后续的实施,都伴随着潜在的贪腐问题。

债务陷阱。这个词于2017年左右出现,主要是西方国家、印度等国用来攻击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对相关国家发放贷款导致接受国陷入对中国的债务依赖,进而威胁国家主权。这个词同样出现在西方舆论对“安哥拉模式”的攻击。

基建维护负担。基础设施建成后,运营和维护是长期的工作。许多国家修建基础设施并不困难,难就难在长期维护,更不用说一些国外援助的大型基建,所在国家能力不足,久而久之因为缺乏维护而破败不堪。

社会不平等。贷款所支持和援建的基础设施集中在部分领域或部分地区,如首都一带日新月异,但地方城市享受不到太多的资源倾斜,此外,大量资金被用于机场、高速公路、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而教育、医疗等直接关乎民生的领域被忽视。

2002年,安哥拉内战结束后,满目疮痍。安政府曾寻求西方的资金支持,但官方援助附带众多与经济无关的条件,私人投资则有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让一个破败的国家无力承受。最终还是中国的低息、少附带条件的贷款进入了安哥拉,同时,中国出色的基建能力也显著加快了安哥拉的战后重建。安哥拉视自身是地区大国,罗安达光鲜亮丽的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体育场馆展现了这个国家的无限活力。可以说,安哥拉内战后的快速发展与焕然一新,离不开中国的投资和建设。中国与安哥拉的合作是双向互利的,中国资源稀缺,尤其是石油等能源高度依赖海外供应,安哥拉获得中国的投资与贷款的同时,中国也获得了安哥拉的石油出口。尤其是在中东局势不确定性的年代,安哥拉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

今天,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投资额达600亿美元。多年来,中国还是安哥拉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过400家中国企业在安哥拉开展业务。根据驻安哥拉大使馆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已经帮助该国修复或建设了2800公里铁路、2万公里公路、超过10万套住房、超过100所学校、超过50家医院。

▲11月11日体育场,2010年非洲杯决赛在此举办。

▲罗安达总医院

▲罗安达内图博士国际机场(内图博士即安哥拉首任总统阿戈什蒂纽·内图)

▲凯兰巴新城,位于罗安达市郊,学校、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配套设施齐备,预计可容纳50万人在此生活。

▲凯兰巴新城

近年来,安哥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2017年,安哥拉新总统上台后,开始寻求更为多元的合作方向。

2024年12月,美国总统拜登访问安哥拉,这是拜登总统任期内第一次出访非洲。拜登此行,主要是推介美国提出的“洛比托走廊”项目,通过一条1300多公里的铁路,将安哥拉沿海城市洛比托连接民主刚果和赞比亚的钴、锂、铜矿带,形成一条资源输出的走廊。这些矿产,也是今天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时代的关键资源。洛比托走廊项目的投资预计超过100亿美元,美国政府承诺投资40亿美元,加上其他国际或私人投资,已经争取到60亿美元,整个工期为十年。铁路是工业化时代的大动脉,非洲工业化发展中,铁路是不可缺少的助推器。在当代的非洲事业中,美国也开始跟随中国的节奏,尝试用铁路来打动非洲人。

▲美国的洛比托走廊规划,连接安哥拉、民主刚果、赞比亚三国,将加丹加省的钴、锂,以及中非铜带的铜矿,通过铁路输出到安哥拉沿海的洛比托港。这些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矿石,成为洛比托项目吸引投资的重要筹码。但目前非洲各国更倾向于在本国建设矿石加工厂而非简单的资源输出,加上建设周期长(十年)、资金来源不确定性高,以及美国总统换届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划后续具体落实仍存挑战。

洛比托走廊反映了安哥拉政府寻求合作多元化的尝试。一个全球南方国家,小心翼翼地在几个遥远的大国之间,寻求自己认为的所谓平衡。

中国与世界各国都要生存和发展,合作是挡不住的浪潮。来自少数国家的批评和竞争,既不能如临大敌完全排斥,也不能全当耳边风,有些批评可以帮助我们站在外部视角理解我们自身所做的工作,有些批评也的确提醒了我们工作的不足,有些竞争也能够提升工作的效能。历史是变化的,各国的发展也意味着曾经成熟的合作模式,也会因为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出现升级的需要,包括“安哥拉模式”。

尽管受益于“安哥拉模式”,安哥拉经济快速增长,并且跻身地区大国,但国内贫富差距依然严重。中国对外援助往往不会附带其他条件,尤其是早期合作中风险相对可控的“资源换贷款”的模式,使得相关援助对于改善受援国内部的社会差距,显得被动。而这恰恰容易引来外界和相关国家内部对中国援助工作进行批评。据统计,首都罗安达、石油产区卡宾达和扎伊尔等省贡献了全国2/3的GDP,而人口只占1/3。此外,安哥拉全国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94%以上,不仅远超全球平均的61%,也超过了撒哈拉以南非洲(89.2%)和南部非洲共同体(77%)的平均水平。

以宏观的能源、基建合作出发、央国企为先锋、民营企业跟随进入的合作模式奠定了前一阶段“安哥拉模式”的总基调。随着合作走向纵深,“安哥拉模式”也开始走向新阶段。

2024年3月,安哥拉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安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将进一步深化在传统油气、矿产和农业三大领域的高质量合作,并将通过中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工作协调机制,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能源和基建已不再是下一阶段两国合作的唯一主题,农业、工业化的合作也开始加强。工业化是中国崛起的路径,中国也乐意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而工业化也是发挥非洲年轻劳动力优势的契机。更长远来看,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加健康的城镇化,以及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会管理体系,尤其是能够带动形成一批产业工人,提升社会稳定性。

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更多的人力资源培训、技术交流需求,这也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社区参与进行支撑,以往资源交换为核心的合作,开始向人与人的深度交往迈步。

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崛起,当走向全世界、惠及全人类,才能走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2023年是中国企业“出海元年”,从那一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出海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而且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出海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非洲,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就长期深耕的地区,今天的非洲是全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既是情怀,也是机遇。“安哥拉模式”所经历的赞誉和波折,其实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经历的写照,做得好,既有赞美,也不可避免会有嫉妒与非议。

出海经营,越往深度考量,难的不是关税、运输,而是本土化。本土化的根本是文化的适应、社会的融入、人心的认同。

▲罗安达海滨风光。罗安达是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安哥拉最早的欧洲人城市,距今已有近450年的历史。今天的罗安达连同郊区、卫星城拥有900多万的人口,是非洲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当地许多高速公路、海滨大道、体育场馆、国际机场,就是通过“安哥拉模式”建设起来,罗安达也成为中非合作的一个重要窗口。不过罗安达仍然具有许多非洲城市贫富差距大、进城者配套跟不上的问题,更好的改善当地民生,让更多普通人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这也为新阶段中非合作提供了机会和课题。

▲安哥拉号称非洲的巴西,正如巴西一样,国家地形主体是热带雨林南缘的高原,物产同样丰富。由于同属葡萄牙殖民地,许多巴西非洲裔人口祖上就是从安哥拉一带被强行带到南美洲。今天在圣保罗等巴西的国际机场,飞往安哥拉的航班不难被发现,许多富裕的安哥拉人会前往巴西购买奢侈品、度假,巴西也成为安哥拉少有的飞往欧洲和海湾以外的洲际航线目的地。

▲安哥拉在刚果河北岸有一块飞地卡宾达(Cabinda),这里地处刚果河口,气候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当地以近海石油开采、木材、可可等产业为主。卡宾达本土民族为刚果族,历史上曾经作为刚果王国的附庸,具有一定的独立性。1885年,卡宾达被葡萄牙宣布拥有主权,并且与安哥拉(葡属西非)有着独立的地位。一直到1951年,葡萄牙将卡宾达与安哥拉本土视作同一个海外省。但当时的非洲统一组织还将卡宾达视作与安哥拉本土不同的殖民地。1975年,安哥拉获得独立的同一年,卡宾达亦宣布独立,但未获得包括葡萄牙在内的广泛承认。当年11月,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的军队进入卡宾达,卡宾达的独立被取消,此后卡宾达作为安哥拉的一个省而存在。但卡宾达地区仍然有独立运动和武装组织活动(卡宾达飞地解放阵线),并且会对安哥拉本土人和外国人发动袭击。受到曾经的战乱和局势不稳定影响,卡宾达出现约2万的难民流入周边的民主刚果等国。另一方面,由于卡宾达拥有石油开采活动(出口占整个安哥拉的60%以上),经济相对于民主刚果更好,当地还生活着一批来自民主刚果的难民。卡宾达石油资源丰富,而分配上的矛盾使得当地独立运动和反抗很难平息,复杂的局势,使得卡宾达成为安哥拉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来源:地理历史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