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探中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60影视 2024-12-29 09:50 3

摘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热播。节目通过专家访谈、艺术表演、铺陈史实等方式,有效普及和传播了简牍文化的相关知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有益尝试。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热播。节目通过专家访谈、艺术表演、铺陈史实等方式,有效普及和传播了简牍文化的相关知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有益尝试。

简牍文化释放的生命活力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作为中华文明长河中重要的文字载体,简牍记录着中华智慧,传承着文明根脉。《简牍探中华》从简牍的刀笔留痕处打开历史画卷,力求挖掘贴近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让一批批珍贵简牍重新“开口说话”,释放出崭新的生命活力。

以节目中播出的清华简为例,这批战国竹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数量更是接近此前全国出土的战国竹简数。它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先秦古籍的原貌,其中的《尚书》类文献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接近于原版《尚书》的内容。清华简《傅说之命》就记述了商王武丁与其贤臣傅说的历史事迹,内容与《国语·楚语》中的引文完全一致。这从侧面证明了清华简《傅说之命》应是先秦时期《尚书·说命》篇的原貌。节目组还原了《傅说之命》中记载的商王武丁和贤臣傅说的故事,也使得现场演绎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简牍研究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简牍尤妙美,一字不可加。”简牍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简牍探中华》也为社会大众探寻历史、了解文化提供了另一种新的独特视角。节目组通过创新升级,把“有意义”的学术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有意思”的大众传播内容,大大拉近了简牍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出大众对简牍材料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也让我们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2300多年前拥有强大计算功能的清华简《算表》,同样也承载着这份自豪。《算表》是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成功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先秦时期,就可以用《算表》这样的计算工具,进行分数快速运算了。比如,通过这个先秦实物“计算器”,我们不仅能够快速得出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乘除结果,还能计算出包含1/2的分数乘法。

清华简《五音图》和《乐风》,也是简牍研究中首次发现的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在图形中央部位绘成一个五角星,和我们今天一笔所画的五角星完全相同。《乐风》是目前所见长度最短的战国竹书,仅有9厘米长。可以想见,先秦古人也有类似“词曲本”这样的“袖珍型”竹书。人们随身携带这种袖珍书,演绎出美妙的音符。

简牍勾勒出具象的中华文脉

数千年光阴里,中华各族儿女品读中华文化典籍,与古圣先贤对话。几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简牍里活生生的人及其他们的日常生活片段。简牍虽已完成其书写的使命,但它们并没有褪色,依然熠熠生辉。

清华简《保训》传说是周文王对周武王的政治教诲,其核心原则就是“中”道,或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周武王继承周文王遗志,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利于国家治理,于是周武王和他的弟弟周公旦决定营建新都。相传周公利用地中测影的方法,经过“求中”实践探索,最终将新都选建在了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邑。周人就是在这样不断“求中”的实际行动中,践行着周文王的遗志,将“中”的思想贯穿始终,以此实现王朝“求中”“得中”“守中”的治国之道。

居中而治不仅是同一族群内部的权力象征,也逐渐反映着华夏民族居中以驭四夷,这一全新的政治结构与观念。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我们都知道,长城是由秦始皇嬴政所建,但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齐、楚、燕、赵、魏、秦等国都有修建长城的举动。其中,齐长城遗址保存至今。那么,齐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长城呢?这一曾长期困扰中国学者的问题,在清华简《系年》中得到了解答。这些有关历史的细节,都在《简牍探中华》的全新变化升级中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传承历史文脉的有益尝试,《简牍探中华》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全新升级的第二季,继续坚持以形象打动人,凭情感感染人,借道理影响人,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呈现给全世界。(杨博)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