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越南战场上芯片被大规模使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能力,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自然成为两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最终的结果是苏联彻底失败。
我们继续聊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
前情回顾
上期节目我们聊到:
在越南战场上芯片被大规模使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能力,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自然成为两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最终的结果是苏联彻底失败。
苏联失败的显性原因是采取了错误的竞争策略,1比1复刻美国芯片。作为技术后发的追赶方,不会犯错的复制确实是最稳妥的,但芯片与可复制的核武器不同,它遵循摩尔定律,每时每刻都在飞速的向前发展,苏联踩着美国人的脚印往前走,亦步亦趋的跟随,这就永远都不可能完成超越。
芯片产业的失败,是苏联整体失败的缩影,归根结底是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失败。它能够聚集全国最聪明的大脑,服从指挥万众一心的研发芯片,有庞大的情报系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美国人的技术突破成果,可以不计成本的进行国家投入,甚至直接新建一座豪华的半导体城。
在命令性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主导科技进步的是政府官员,而不是科学家与工程师,所有科研人员都被束缚住了手脚,没有自由的阳光就无法孕育出硅谷那样的持续创新的灵魂。
表面上看苏联是败给了美国,其实它是败给了自己,败给了自己僵化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在芯片产业真正给美国带来挑战的是日本,但日本一开始并非竞争者,而是合作者。
为了和苏联对抗,美国扶持日本作为自己在亚洲的战略支点,将与自己所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捆绑到一起,先进的科技都向日本开放,而日本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获得了芯片技术,生产电子消费产品,日本公司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方面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消费的追捧。而美国公司可以拿到日本所支付的大量专利使用费。
所以从60年代开始,日本和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保持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共赢的甜蜜关系。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逐步成为了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链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在政治上,它们眼看着美国在越战失利撤军,对自身的安全很是担忧,迫切想要与美国加强联系,以获得安全保障。而美国也想以此巩固与亚洲盟友的关系。
另一方在经济上的,对于美国科技公司来说,在海外建厂,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带来经济效益,对于这些东南亚国家来说,美国工厂的进入,可以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代工业务越做越大,直到今天。
芯片产业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全球化的特性,彼此依赖,合作共赢,相互成就。闭门造车,自绝于外部世界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当今的科技竞争也绝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在你中有我共同合作的大框架之下,各自扮演的角色之争。
到了80年代,日本从合作者成为了竞争者,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向美国发起了挑战,曾一度把美国人都给打崩溃了,不少美国人都认为我们将从此失去世界第一科技大国的地位。
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接着聊。
日本击溃美国
“美国已经不行了,各行各业都在衰退,从钢铁到汽车再到高科技行业,引领未来的,将会是某个亚洲大国!”
这套嗑我们是不是听起来相当的耳熟,但这句话可不是最近说的,而是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某个亚洲大国说的也不是我们,而是日本。
二战之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日本制造”,人们想到的就是粗制廉价。但是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的出现,让日本产品完全摆脱了廉价的标签。日本公司推出的晶体管收音机,手持式计算器等消费品都大受欢迎,但这些产品毕竟还是美国公司的创意。
盛田昭夫知道:复制只能获得二等的地位和二等的利润,想要获得更多,就必须创造出全新的产品。
1979年,索尼推出随身听,彻底改变了音乐行业,人们可以直接把自己最喜欢的音乐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的收听。在全球卖出了3.85亿台,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消费品之一,其中就集成了5块日本制造的尖端芯片,纯粹的日本创新产品。
还有,70年代初英特尔公司率先推出了内存芯片,因为有先发优势,市场几乎全部都是美国公司的。可后来,日本公司冲了进来,也开始生产内存芯片,直接和美国公司展开竞争。
到了80年代,美国公司就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不是日本公司的对手了,性能指标相同,价格相近,美国芯片的故障率却是日本芯片的十倍!那消费者为什么还要买美国芯片呢?
率先推出内存芯片的英特尔公司,十年后全球市场占有率只剩下可怜的1.7%,英特尔公司差一点就此完蛋。
看着日本芯片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而自己逐年下降,硅谷近乎绝望地意识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急剧发展已经不可阻挡。
再有,由于芯片产业的崛起,制造芯片的光刻技术也就跟着成了一门大生意。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GCA公司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日本在该领域的崛起,GCA开始失势。
一方面是它自己的问题,成本失控,管理不善。公司管理混乱到什么程度?
书中提到一些细节:
说一名员工竟然在衣柜里偶然发现了公司价值100万的精密镜片。还有公司的高管们直接用公司的信用卡买豪华超跑。GCA的创始人自己都承认,公司花钱简直就像是一个喝醉了的水手……
同时不知道GCA怎么想的,对客户的态度越来越傲慢,给客户的感觉就是“买我们的东西就行了,买完之后就不要再来烦我。”这谁能受得了?一听就知道管理上出现了重大问题。
而另一方面呢,日本尼康公司快速崛起。原本尼康公司是光刻机中的重要部件高精度透镜的生产商,是为GCA供货的,但看到自己的老东家是这副德行,干脆自己制造光刻机,没过几年就超越了GCA。
等到80年代末,日本不但在芯片生产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还提供了全球70%的光刻设备。
为什么日本企业可以在电子消费品,内存芯片制造和光刻机,对美国企业实现全面的超越呢?
一方面当然是最为称道的日本企业的高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核心在于严格控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跟美国GCA那种醉酒水手般的放任式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日本产品才能做到价格低而质量高。
这还不仅限于半导体行业,包括日本的钢铁,汽车企业也是如此,良好的管理制度降本增效,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竞争力。
美国人当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所以当时美国公司也大量派人去日本公司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后来市面上出版了许多专门讲解日式管理的书籍,我们的企业同样也在向日本学习。
而另一方面是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是被美国公司指责为不公平竞争的地方。
1976年,日本启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包括补贴,免税,贷款等政策支持。重点在于政府牵头,将NEC、东芝、富士通、日立、松下这些半导体公司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避免各个公司重复投资资源的浪费,加速技术向前突破。
再有,像是垄断了日本国家电信业的NTT,这一类政府掌控的“大型国企”就全部都从日本半导体公司采购芯片。
这些操作我们应该都很熟悉吧。
作者米勒特别提到了一点:日本半导体公司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利息只有6%,而同时期,美联储为了对抗通货膨胀,美国公司的贷款利率高达18%,有时候甚至是21.5%,资本成本就高了3倍都不止。
到了1985年的时候,日本公司在半导体上的投资占全球投资总数的46%,而美国已经落后很多了是35%。
为什么日本银行的利息这么低?
因为人口结构,从战后的婴儿潮迅速转变成独生子女家庭,再加上当时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迫使大量的中年人都要储蓄防老。
如果你问为什么今天中国人这么爱存钱,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问题就是答案。
综上所述,日本企业是抱团在一块,拿着海量的银行资金,在跟美国展开竞争,结果日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
日本可以说不
硅谷坐不住了,英特尔的创始人诺伊斯,AMD的创始人杰瑞·桑德斯,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总裁查理·斯波克等等一众硅谷大佬,组团游说美国政府动用行政力量来支持半导体行业。
美国政府也确实挺重视的,将芯片上升到战略高度,开始减免自己人的税收,并以加征关税要挟日本,限制进口日本内存芯片的数量。
紧接着,你们不是抱怨日本政府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协调研发吗?行,我们也搞,行业内芯片公司和美国国防部,一边出一半的钱,联合成立了一个财团。聘请在行业内最有资历,最具影响力的诺伊斯出任领导,以挽救美国的半导体行业。
但最终这一切的努力全部都失败了,完全没有阻挡日本公司增长的势头,而被诺伊斯大量注资,希望能重新夺回在光刻机制造领先地位的GCA公司,最终也关门大吉,加入了一长串被日本竞争对手击败而消失的名单之中。
此时的日本志得意满。
1989年,一本名叫《日本可以说不》的书出版了,书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现在日本已经不需要再服从美国,反而应该约束美国,因为美国需要依赖日本的芯片。如果日本向苏联提供先进的芯片,完全可以打破冷战的军事平衡!
这些话出自第一作者石原慎太郎之口一点都不奇怪,他本身就是个极右翼的政治家,一直都在呼吁日本要在国际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想要修改二战之后美国主导制定的日本宪法,让日本建立起强大的军队。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本书的第二作者竟然是盛田昭夫。作为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他是美国技术转让和市场开放的最大受益者,而盛田昭夫却说:在军事上,日本永远无法打败美国,但是在经济上,日本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第一。
盛田昭夫常年以来一直扮演着非正式大使的角色,起到两国经济交往润滑剂的关键作用。他长袖善舞,跟大多美国政界,商界名流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但就连这样一个人,现在都质疑美国的主导作用。
在美国,这本书引发了愤怒。甚至有位议员,将整本书放进了《国会记录》,让大家都看看,在我们的帮助下崛起复兴的日本,现在对我们是这样一种态度,甚至不惜以支持苏联相要挟。
盛田昭夫也意识到这本书的影响太坏,他公开表示非常后悔牵涉其中,并想办法让英文版的作者栏上,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但也并没能成功。
这本书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不是因为其中的观点,而是因为事实。美国确实落后了,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式,似乎没有办法与日本这种政府推动,投资拉动的模式相竞争。
颠覆式创新
那后来,美国芯片产业又是如何再度崛起的呢?
我们翻开底牌看到的,其实和当年美国在芯片产业拔得头筹是一样的,那就是持续的创新。
我们确实在内存芯片领域竞争不过日本模式,但没关系,只要我们能继续往前走,创新会开辟出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创新,就算没有人能永葆青春,就算没有公司能永远站在科技舞台的中央,但没关系,因为总有人正年轻,舞台上也总会有新的公司出现。
重新回到舞台中心的看上去是一家老公司——英特尔,但它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安迪·格鲁夫用一场颠覆式创新,让英特尔再度变得崭新。
安迪·格鲁是出生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当年为了逃避纳粹迫害流亡到美国,靠着打工和亲戚的接济艰难度日。在加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仙童公司。1968年,跟诺伊斯,戈登·摩尔一起创建英特尔。10年之后,1979年,诺伊斯退休,安迪·格鲁夫成为英特尔总裁。
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难民变身为科技大亨,安迪是当年美国梦的一个典型代表。
从他的那本畅销书的书名《偏执狂才能生存》中,我们就能看出安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安迪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危机感,他说:“对竞争、犯错与失败的恐惧,为自己提供着强大的动力。”
安迪的领导风格也是相当的强硬甚至是冷酷严苛,极其重视细节,要求高标准,推崇快速决策和执行力。他的助手打趣地说:“你的管理技巧就是揪住某个人的脖子,然后抡起大锤狠狠地砸他的头。”
其实你会发现,许多的商业大佬,都有类似的偏执狂性格,像是乔布斯,埃隆马斯克都是如此。
安迪·格鲁夫的性格与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完全不同。
诺伊斯手上的英特尔是靠率先推出新的设计开辟蓝海赚钱,而不是靠大规模量产在红海竞争中取胜。诺伊斯自己也承认,他一直专注于尖端技术。他和摩尔都觉得“冒险”比“控制”更有趣。
但是安迪对控制的热爱胜过一切。在那种挥之不去的恐惧的驱使下,他永远都沉浸在优化公司管理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而这也是为什么诺伊斯最终把英特尔交给了安迪,而不是摩尔。
在安迪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他裁掉了25%的员工,直接关闭了公司的多处工厂。这种破釜沉舟的果断与冷酷,是诺伊斯和摩尔永远都做不到的。
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了,英特尔已经在死亡的边缘,尽管它首发了内存芯片,但在过去10年被日本公司打得稀碎,市场占有率只剩下可怜的1.7%。
英特尔重生的关键是有一天,安迪问想要继续生产内存的摩尔:“如果我们两个被董事会赶下台,新上来一个CEO,你觉得他会怎么做?”摩尔也不得不承认:“他会放弃内存业务。”“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就这么做呢?”
于是,英特尔决定将内存芯片市场拱手让给日本公司,全面专注于个人电脑微处理器芯片的研发,也就是CPU。
要知道当时的CPU市场是很小的,这就是一场压上所有身家没有退路的豪赌,而结果我们都知道,英特尔赌赢了。
1980年,英特尔与计算机巨头IBM签订了合同,为个人电脑生产全新的CPU芯片,与此同时,IBM和一个年轻的程序员也签了合同,让他为个人电脑编写软件,这个年轻人叫做比尔·盖茨。
几年之后,PC时代来临,个人电脑销售量井喷式增长,而所有的电脑里都有微软的操作系统,和一枚小小的英特尔CPU芯片。
之后,英特尔以每年一迭代的速度发布更加强悍的芯片,让所有竞争对手望尘莫及,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绝对的垄断地位,安迪以“颠覆式创新”彻底拯救并重塑了英特尔。
当然,美国芯片产业的再度崛起,不仅仅有英特尔的故事。
在内存领域,美国芯片公司全部都被日本企业给打败。但很意外,爱达华州冒出了一个土豪,本来他是给麦当劳供应炸薯条用的土豆的,是一个做农产品生意的。
他竟然杀了进来,投资了美光科技公司,逆流而上要做内存芯片。在挤满了高学历人才的芯片行业,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土豪可以说对技术一窍不通,但是他有极强的商业认知和强悍企业管理能力。
你们日本公司不是以高效的管理著称吗?我能做到比你们更高效,更变态。美光科技的杀手锏就是疯狂的控制成本。甚至为了节省电费,调暗了公司走廊里的灯光,这种细节都死扣,那其他的生产环节就可想而知。
就凭借这个杀手锏,美光科技竟然在所有美国公司都被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的内存芯片领域,顽强地活了下来。不但从日本人手里抢回了部分的市场份额,还持续的做强做大。
还有,直到70年代后期,哪怕最先进的芯片,也都是用直尺和彩色铅笔在纸上画出来的,再用小刀将画好的图案刻在红膜上,再投影,光刻。你说用铅笔画几千个晶体管努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可如果是100万个你怎么画?
两位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一套专门用于芯片设计的软件,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资助扶持之下,芯片设计软件迅速成长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设计软件的发明被称之为芯片领域的“古腾堡时刻”。而一直到今天,美国都在该领域保持绝对的领先。
从1985年开始,日元不断升值,美国利率不断下降,这样意味着日本产品的价格变高,而美国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两国的国运开始此消彼长,到了1990年,局面彻底反转。
大家都知道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楼市股市双双暴跌。此前我们专门做过三期节目“日本真的失去了30年吗?”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来听一听。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经济危机就是美国人搞的鬼,但真相根本就不是如此。美日经济摩擦和《广场协议》只不过是一个诱因罢了。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日本企业拿着低成本的银行资金进行疯狂扩张,只注重市场占有率,高负债低利润,大而不强。
而且,日本企业在内存芯片优势让它产生了路径依赖,朝着这个方向疯狂地向前奔跑,而忽略了其他的岔路口。当时闪存技术就是日本企业发明的,但竟然看不上,反倒是被英特尔捡了起来,推向市场。
到了1993年,美国芯片的出货量重新超越了日本,这场芯片战争的结局已定。
盛田昭夫也在这一年中风,并引发了严重的健康问题,随后便淡出公众视野,在夏威夷安享晚年,1999年一代传奇落幕。
1994年,石原慎太郎又出了一本书叫做《亚洲可以说不》,后来又写了一本书叫《日本还是能说不》。这样一再的老调重弹,已经没有人再理会他了。倒是2年之后,我们这边有人写了本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真是令人唏嘘,叫人哭笑不得。
伟大的创新不能被计划
聊完了美国与苏联、日本芯片战争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一家公司,一个国家的某项产业,想要在国际竞争当中保持领先,最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会有太大的争议,那就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与进步。
但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层,到底什么能带来真正的创新呢?
去年有本书叫做《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是OpenAI的两位人工智能科学家。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它的书名,那就是“伟大的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
我们往往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遵循着一种线性逻辑,首先确定一个战略研发方向,然后调集该领域的专家,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地试错,一点点地向目标挺进,最终排除万难,获得胜利。
但是,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
在现代科技领域,真正伟大的创新突破,都不是事先精心计划的结果。因为你根本就不可能在事先就预见到,创新突破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就更不可能有清晰的路线图。
真正的创新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寻宝,目标未知,方向不明,寻宝者的任务就是不停地扩大自己的搜索范围,不断地在迷雾中发现搜集,而且寻宝者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突然变得价值连城。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英伟达这家公司,同学们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吧?他应该算是近几年最耀眼的一家科技公司了。
2018年的时候,英伟达的市值才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6年后的今天,它的市值翻了30多倍,达到了3.36万亿。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仅次于苹果的3.53万亿。
要知道英伟达一直都只是游戏显卡也就是GPU生产商,但非常意外地踩中了近几年最热的科技风口——人工智能。
所有的AI模型训练都要用到英伟达生产的高性能显卡,英伟达的掌舵人黄仁勋就说:“我们就是AI世界的引擎。”这句话虽然一点都不谦虚,但说得确实没错。一家公司持有多少张最先进的英伟达显卡,都成了衡量这家公司算力的标准。
那为什么不能是英特尔,高通或者是苹果的CPU芯片呢?
因为CPU芯片是由少数几个高性能的核心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串行任务。而GPU芯片是由数千个小的核心构成,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任务,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正是这样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
谁能在10年前想得到,游戏产业所带动的硬件发展,竟然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就是绝对不可能提前预见,提前布局的!
伟大创新的发生,一定是自下而上的。
是市场上的公司向各个方向上去自由的探索,哪里有发现,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源聚集,然后继续向前突破,开辟出一个全新的产业。
当然市场也有误判,使得这个领域快速的泡沫化,比如近几年的区块链,元宇宙,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但这并没有关系,有盈利的希望,自然也有亏损的风险,市场始终都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引领未来的创新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探索与挫败中突然金光乍现。
伟大创新的发生,一定不是自上而下的。
如果凡事都依靠政府明确方向,那就不可能有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颠覆,不会有数码相机对胶卷的革命。再精明的政府官员,听到20年前的马斯克大放厥词说他要自己发射火箭,说他要帮人类殖民火星,只会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就不会有今天能用“筷子夹火箭”的spaceX。
任何能够明确目标,以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进行单点突破的创新都不能称之为伟大的创新。
是的,你可以在已有的,可见的领域快速追赶,完成超越,甚至成为当下的全球第一,就像是当年日本在内存芯片领域所做到的一样。
但是,当伟大的创新再次出现,你依然只能是跟随者,而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开创未来的新时代引领者。
好了,这期节目,我们就聊这么多了。我是晓书童,我在晓书童频道与您,不见不散。
来源:晓书童频道